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460832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2. 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3. 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教学内容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教学难点1、拓展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课型与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媒体及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资源的利用 集体备课独立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 2.齐读课题。

2、 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 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1. 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 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1.我能给带点字注音。希望()抓痒()鳄鱼()陈醋()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的感受,表现了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的温馨和美好。三、合作探究,

3、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展示生字词情况。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3.看拼音写词语。xnzhunhli()()jxmm()()qiokl()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4、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二、精读感悟。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 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

5、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1.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2.用“”在文中画出“我”变成的树的样子。3.感受“我”变成的树的神奇之处,以及“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4.重点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妈妈的爱心。5.联系全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5.仿写拟声词。咕噜噜_哗啦哗啦_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_7.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妈妈早就知道那棵树是“我”变的?_三、

6、总结写法,拓展想象1.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2.假如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四、拓展提升。1.联系课前的想象,说说如果你变成 了其他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或画一画。1.交流自己变成其他事物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板书设计17.我变成了一颗树痒冒变树各种形状弯“咕噜噜”趣事口水作业设计 课堂反思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是本文寓意深远。课文以小树为线索,实质是写残疾男孩。小男孩成全了一棵树,母亲成全了小男孩。两条线索交织着讲述着同一个故事:成全一个生命。读完课文,你的灵魂会感到震撼:为那棵差点被夺去生存资格儿最终高大挺拔的

7、树苗的坚韧,为那位终于成功了的残疾男孩的自信和阳光,更为那位成全了一棵树和一个孩子的伟大母亲。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立了三个目标。一是在阅读中感受孩子的坚强和乐观,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体会自信、乐观的心理情绪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培养健康心理。二是在读书中感受作品语言的质朴与含义的深刻,把握文章结构线索上明暗两条线交织着讲述着同一个内容的特点。三是从语言文字中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借助想像填补文章空白,抓住细节描写感受不同语言环境中细节描写的不同作用。感悟孩子的坚强执着和乐观,体会母爱的伟大。抓住题目理解课文 在教学本课的开始,先抓住题目理解课文。让学生理解了“成全”的意思,通过课题,知道了一个

8、小孩救活了一棵险些被丢弃的小树苗,使之成长为一棵大树。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孩子成全一棵树的同时,也是在通过自己的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全着自己。 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母亲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联系全文,让学生弄懂促使母亲作出这项重大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什么,明白孩子成全一棵树的同时也在成全着自己,同时感受母爱的伟大。 让学生理解“一拐一拐”在文中多次出现的用意:第一次是交代孩子是个残疾人,后几次是为了表现孩子取得成功是比常人付出了更大的努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了思维训练,在思维深刻性,广阔性上进行了尝试,尤其是两次想象环节的设计更突出体现了这点。在具体想象情节环节设计中,我有意给了

9、孩子们一些必要的支撑,如“让我们走进孩子挖树坑这个画面:看,孩子吃力地挥动着铁锹,当他碰到一块很大的石头,他(动作);当他细细的小手被磨出水泡时,他(神态),当母亲唤他休息时,他说(语言),此时此刻,他想(心理)”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忽视了环节的整合过程,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割裂开来,缺乏一个整合的完整过程,使想象空间不够宽广,这是最令我遗憾的一点。 全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为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自信健康的心理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会自信面对生活。这是将语言训练与心理教育巧妙结合的训练点。语文课上要学习语言表达,进行思维训练,并在情感熏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启迪情智。学科渗透不是改变学科教学的根本特点,而是借助于学科本身特点,在语言文字品评过程中渗透相关心理教育,这里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节课在这点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不够成熟但有所收获。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常常是注重的情感忽视了内容,重视了文字忽略了内涵,侧重了朗读轻视了思维,在遗憾中尝试,又在尝试中反思。课堂永远是新鲜的,学生永远是鲜活的,动态的课堂,随机生成的教育契机,需要我们不断是思索和尝试。我深知道路漫长,但我已起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