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46059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 万 重 山 漫 想 刘 征一、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不算太好。多数学生认识问题比较浅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此外,多数职高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对问题缺乏探究精神。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挖掘出文章的内蕴。再者,我们的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形成的独特阶段,对他们品德、思想上的培养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散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立意深刻。作者穿行三峡,神思飞越,追根溯源,想到

2、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接着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又想到当前时代需要无数敢于开拓创新的“第一个”。通过漫想,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过万重山漫想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育规划新教材第一册基础模块第三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 第三单元重在选材与剪裁。这一单元中收录的文章,旨在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把这些材料更好地编辑,从而成为一篇主旨集中、引人入胜的佳作。过万重山漫想可以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的。3、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

3、中要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突出重点,不仅如此,还要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词语夔门、欹侧、摧山坼地等。 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能力目标:学会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 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难点:学会寻找关键语句,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5、教材处理本课安排一节课,强调课前预习,包括自学词语、查找长江的相关资料和学唱长江之歌。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三、教法运用1、情境法。运用多媒

4、体, 播放长江三峡的画面,创设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2、导学法。以启发性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学法指导1、质疑研读法。在教学中,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品味探究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分析语句的含义及意图。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三峡风光,配以长江之歌的伴奏音乐,全班同学共同演唱长江之歌,让同学们在歌声和观赏中开始本课的学习。2、分析标题,把握题眼过三峡慢想 过万重山漫想目的:检查预习情况吸引同学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标题 3、导学质疑,理清思路提出问题,导读

5、课文a、找出交代作者行踪的句子。b、找出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景色,并概括它的特点。c、找出作者漫想的内容,看看他们之间的联系。d、作者游完三峡有什么感受,可用书本原句回答。e、思考作者漫想的线索。f、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用意。分组探讨,简单释疑带着问题阅读全文,并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选派代表进行讲解。明确:漫想是从作者面对三峡的“奇景”开始,直到船过三峡才停止。师生交流,解决疑难以第三问为切入点,理清作者漫想的内容。4、品味语言,探究主旨设问导航,帮助学习关键语句,揭示主题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5、 课堂小结,激发热情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各个领域,中华民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依然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这就意味着同样具备开拓进取精神的我们,将会成为使我们祖国变得更加美好、富强的建设者,我们也应当继承先辈们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承担起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6、课堂延伸,学以致用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而且还受到了思想上的感染,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有关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后我会在教学中努力钻研、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争取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