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从适导适宜.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46034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从适导适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适从适导适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适从适导适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适从适导适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适从适导适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从适导适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从适导适宜.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科研成果评奖 适从 适导 适宜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刘莹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此,我校依据多年的办学传承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了“为灵动生命的自主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从“尊重每一个、发现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角度实施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十二五”期间,我校参与了武汉市有效德育建设的工程。根据工程要求及江汉区本色德育实施意见,落实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

2、”)的思想,开展了有效德育的一系列研讨和实践:学校适从 :遵循规律 寻求本质德育工作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应该尊重学生天真自然的品质,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世界的美好和谐,强化善良与博爱之心,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力,在成长中形成自然而然的自我纠正。为了实现我们的育人思想,学校召开各级各类人员的座谈会,多方听取意见,兼容并蓄,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把培养“求真、尚雅、灵动、至善”的小公民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由于学生年龄不同,认识能力也不同。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学校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认知特点,出台了滑坡路小学行规养成年段教育目标、滑坡路小学主题实践

3、活动年段目标。老师可以依据活动目标自主选择活动地点、细化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完善活动评价,最终形成适合自己并彰显个性的学生实践活动手册。这样的活动,由于关注到学生年龄的差异,遵循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完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适导:言传身教 回归本真德育应该是真实而自然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其核心是以“真”育“善”。正如老子所说:大道无形。而本色德育更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影响,是一份精心孕育的心灵滋养。回归德育的本真,会让我们发现,德育最需要的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源自于校园中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源自于讲求细节的教育品质。所以,提

4、高全体教师的素养、提升教师的育人智慧尤为重要。用书香浸润心灵 在构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打造一支儒雅型的师资队伍,提倡教师人人诵读经典,力图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国学经典及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学生逐步达成”言谈举止皆文雅,坐立行走尽风范”的目标。为了促使阅读经典活动的扎实推进,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证,每年为每位教师订阅了一本教育期刊;为教师购置了全套国学经典读本;订购了“百家讲坛”所有教授、学者关于国学讲座的书籍。近两年,学校用于教师读书活动的经费就有5万余元。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倾听名家的报告,先后聆听了陶继新的报告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徐宜汉老师的报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台湾

5、学者蒋勋的生命的善与美。用团队提升实力 为了提升学校教师整体育人素养,学校还借用了团队的力量,使大家的学习、工作齐头并进。学校先后构建了以班子成员为主体的“特色理论学习研讨团队”;以党员教师为主体的“国学经典学习研讨团队”;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家教育学习研讨团队”;以一线教师为主体的“教改学习研讨团队”。用蓝本启迪智慧 除了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外,我们还创新了教师队伍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队伍发展机制,随时关注每位教师的发展状况,给予教师适时的激励与引领,通过专家指导、同伴互助、团队共进不断满足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

6、教师的职业价值与幸福指数。尽管如此,由于每位班主任的发展起点不一样,发展潜力不一样的,因此,班级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强班更强、弱班更弱,如何让学校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都走向规范、走向成熟、走向个性飞扬呢?学校德育处组织学校骨干班主任教师编写了以我们为名的班主任工作指南,让不同年龄的教师、不同情况下接班的班主任老师都能明白自己在各种情境下工作的流程和工作艺术,指导老师有计划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自我发展,使班主任的自我发展目标与学校对班主任个体发展期望有机融合,较好地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德育工作整体上台阶。如:班主任指南中有开学前、开学第一周、常规工作每一天等序列工作要求,

7、在具体的工作序列中又有不同情况下工作的指南,如:家长会指南有常规家长会指南、新接班班主任家长会指南、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指南。我们还通过小贴士的方式,让教师独特的工作经验得到广泛的传播,使更多的教师在借鉴的基础上得以创新。如:(举例)可以说,这个指南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蓝本。此外,学校还编印了教师国学经典学习笔记寻根、国学经典字帖,从多方面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学生适宜:尊重体验 回归主体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尊重每一个、发现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指导思想,因材施教,追求多样化的体验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学会自我发展,在不露痕迹的熏陶、感染中使学生的品行自然内化。

8、一、 德育课程校本化学校不仅鼓励教师读书,更注重营造“书香校园”的育人环境。为此,学校开发了三期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把读书活动引入课堂,迈出了“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第一步。 依据年段特点,开发启迪心智的国学课程。 余秋雨先生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学校依据年段特点设计校本内容 :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笠翁对韵、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大学。诵读三字经,学做知理好学之人。我们打破封闭的教室,在操场上,在大自然中,孩子们通过大声的诵读,从经典中知理明理,培养良好的习惯。诵读论语,做知书达理之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每天集体诵读几句论语中的

9、句子,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诵读大学,做志存高远之人。 每天早读,高年级的学生与老师一起读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学生在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修养,并外化成儒雅高洁的行为。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完成了校本教材的三期开发,开发的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共六册,分别适合低、中、高段学生使用。 依据学生兴趣需要,开发各类传统文化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中学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学习方式。玩中其实挺有学

10、问的。就拿下围棋来说,围棋中蕴涵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优势占尽而举棋不定会满盘皆输;四面楚歌逞匹夫之勇必然打败;大功将成时得意忘形会招致祸害;步步进逼不知适时进退最终会溃败;处处不给对手生路,最终自己也无生路。在教授下棋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领会这些哲理,对他们学会独立地处理事务,学会与伙伴相处,学会正确地看待得失,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都大有教益。学校广泛收集学生喜闻乐好的校园活动,充分挖掘活动的教育内涵,开发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德育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化已经成为学校鲜明的特色。学校还开设了国画培训班,学生不单是学习国画的技法,更是在画中领悟到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境界的别样感受。我们学校丰富多彩的兴趣校队活

11、动都纳入了课程管理,所有授课教师都有详细的授课计划,主题开发计划、德育渗透计划,这些课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其乐无穷,意义深远。二、体验感悟个性化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力、自控力都比较弱,“说教”在他们身上很难奏效。但如果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体验,他们的情感就会被触发,心灵就会被唤醒,认知的种子就会根植于心灵,精神就会得到成长。近年来,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将德育目标寓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亲历、体验、感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培养行规,不断增强自主发展意识,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1)开辟活动项目:高度关注日常校园活动、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精心组织主题展

12、示活动、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活动。(2)创新体验途径:德育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我校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一是关注学生日常校园活动:学校在大课间时,为学生提供长短绳、毽子、羽毛球、板球、乒乓球、篮球、空轴、皮筋、垫子等活动器材,确保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有效、安全开展好各种体育锻炼。这看似平常的安排中,蕴含了多种自主教育的因素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孩子每天都在解答,每天都在习得,每天都在发展。二是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只有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搭建舞台,最大限度的完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活动之前,学校德育工作

13、领导小组都会围绕主题活动的要求和各年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最终确定活动方案。例如“文明环保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就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内容:低年级开展“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磨山低碳环保行;中年级开展“重走长征路”的龟山体验行;高年级开展“木兰草原民族情”的自主教育活动。教师们全体行动起来,对各自负责班级活动内容进行了规划与设计,从活动前的动员准备,到活动中的实践指导,再到活动后的评价反思,每位老师都是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为了保证安全快乐的活动环境,老师们坚持在阳光下、奔走在队伍中、穿梭在小组间,引导孩子们充分参与、体验、感悟,并及时发现活动

14、细节中的“教育元素”,适时点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们在活动中,拉近了与“低碳”的距离,对于环保生活有了许多自己的体悟。活动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孩子们变了同学之间、班级之间相互礼让;参观过程中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放在自备的垃圾袋里,既方便自己、服务他人,也让文明的种子在自己的心里生根;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一个接一个孩子们感受着着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变化,并为这种变化感动。活动结束后,学校评选出了“团结互助好少年”和“环保好少年”140多人,收集优秀学生征文、绘画、摄影作品共90多件。活动过去很长时间,孩子们还在回味,并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永远的保留下来。真正适合学生的社会实

15、践活动,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全程参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体现教育的魅力,富含教育的价值。三是积极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我们开展了“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文明伴我行实践活动”、“外出交流、践行礼仪的汇香江交流活动”、“琴棋书画、陶冶性情的社团活动”、“翰墨书香、浸润心灵的语文节活动”。四是聚焦学校传统文化活动:我校的学生一年要过“四个节”,即上半年的科技节和读书节,下半年的体育节和艺术节,我们十分注重在传统校园节日中锻炼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如去年学校组织的“玩中求知,乐中交友”艺术节活动中,我校德育工作小组要求低年段学生和家长、老师共同设计“低碳环保”的

16、游戏,体育组和音美组的教师代表组成评审团,对所有的游戏方案进行评选,选出适合的方案并提出活动建议;班主任根据评审团的意见修改、调整游戏方案;学校选取一些适合的游戏方案,把它们整理、设计成一本游戏手册,发放给低年级的每个学生,便于他们了解开展的所有游戏的名称、规则,玩得更舒畅。学校开展的活动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玩玩,而是要在活动中,给孩子们最自然、真实的教益,这就是“化有形于无形”的本色育人。近年来,学校立足“每一个”的发展需求,适时加以引导,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促进师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探寻教育本质,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内涵发展,取到了累累硕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适合教育”的办学特色刚刚形成,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