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459143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竞赛综合练习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颜色词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_。_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水护田将_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桔绿时。A .红 白 绿 黄B .红 白 碧 黄C .白 红 绿 黄D .黄 白 绿 黄2. 修改段中的毛病。 学习了伟大的军神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刘伯承不但失去了右眼,而且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恼,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工勋。刘伯承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3.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葬身异国:_

2、不同的;分开;另外的;特别的;奇怪。2.颇负盛名:_背;担任;遭受;具有;违背;跟“胜”相反。3.夜深千帐灯:_跟“浅”相反;颜色重;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4.故园无此声:_意外的事情;原因;老,旧,过去的;原来的;存心。4. 查字典写词语。“盈”用部首查字法,应直部首_,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_。这个字第二画的名称是_。在“喜气盈门”中,“盈”应理解为_。5. 我会组词。咆_ 狞_ 瞪_ 馋_袍_ 柠_ 澄_ 搀_6. 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B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C .实现

3、四化 ,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D .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7. 本学期,我市启动了以“好习惯益终生”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结合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语以营造气氛。8.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 .聒噪 急噪 撤消 销声匿迹B .专研 专心 闲暇 应接不暇C .慷慨 气概 重叠 险像环生D .船舶 停泊 弊端 乌云蔽日9. 写词语。 得意扬扬(ABCC式):_ _ _ 左顾右盼(含反义词):_ _ _ 一条条(ABB式):_ _ _ 10. “谙”字的读音是_,“谙”字的笔画共_画,我可以用“谙”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_、_。我可以给“谙”字去

4、掉“_”偏旁,变成“_”字,组词_。11.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A .莎士比亚B .雨果C .笛福D .雪莱二、阅读理解(30分)12. 填空“庭”字的读音是_,“庭”字的笔画共_画,我可以用“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潭”字的读音是_,“潭”字的笔画共_画,我可以用“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父亲的打与不打 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

5、数目。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

6、弟。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通过央视节目组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失散26年的弟弟。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主持人问他的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父亲说:“弟弟

7、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到哥哥身上。” 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父亲的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1. (1)文章是按_顺序来叙述的。( ) A .空间B .时间C .事情发展2. (2)文章围绕父亲的“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是( ) A .正反对比B .前后对比C .前后照应3. (3)简要概括文章所叙述的父亲“打”与“不打”的三件事。4. (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一件事?为什么?5. (5)文章刻画父亲主要运用的是_和_描

8、写,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_的人。而第4自然段则主要运用的是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宁涛是一个_的人。6. (6)读了这篇文章,对照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想对你的家长说些什么?14. 根据下列作品,写出作者。聊斋志异_忆读者_红楼梦_回乡偶书_三、写作(30分)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爱掩藏 女儿细心地为母亲梳理着头发,_(竟然猛然 果然)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一星闪亮的白。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一阵伤感。 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这时,母亲回转身子,在前方伸开手臂笑着:“来,到妈妈这儿来。”于是,她咯咯地笑着,迈开小步子向妈妈温暖的怀抱跑

9、去。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一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对一切,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怪邻居阿姨总羡慕地说:“你妈妈呀,好像永远不会老。”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会老,可眼前那星白分外刺眼。女儿拔下那根白发,悄悄地藏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妈,您的头发多好啊,您永远那么年轻。”母亲笑了,女儿的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妈妈的眼呢?多年来,从“哇哇”啼哭的娃娃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这孩子,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么大了,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妈妈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从你在作文中写下“青春无悔”的字样,妈妈就知道你长大了。你就是妈妈的延续,妈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母亲没有说,她_(安慰 抚慰 欣慰)地看着镜子里的女儿:“有女儿给妈梳头,真舒服!”镜子里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原来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就藏在彼此的掩饰中。1. (1)在文中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_(竟然 猛然 果然)发现_(安慰抚慰 欣慰)地看着2. (2)女儿伤感的是_。邻居阿姨羡慕的是_,产生这种羡慕的原因是_。3. (3)女儿藏白发体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母亲对此不露声色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文中揭示这一中心的句子是_。4. (4)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第 页码 页 / 共 总页数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