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程敏定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45554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小程敏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一小程敏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一小程敏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一小程敏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一小程敏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小程敏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小程敏定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学论文评选 亲历体验 主动构建 植树问题的课例研究报告程 敏 (宿州市第十一小学 ) 摘 要:本文以植树问题为例,通过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经过初次试教、发现问题、集体研讨、修改设计、再次试教等活动,介绍了如何让学生有效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进行了相应地思考。关键词:课例研究 亲历体验 体验式学习 主动构建 做数学 引 言: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体验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由于一线教师的自身理论素养不够高,对教材挖掘不够深,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把引领学生“做数学”

2、演变成了“做数学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课例为研究载体,对“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体验式学习”及“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作以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一、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活动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但是,在具体一节课中如何让学生亲历“体验式学习”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前不久,我校受山东省巨野县实验小学之邀,参加该校的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内容:人教版四下植树问题)。为了体现新的课改理念,我们以这节课为载体,开展了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式学习过程”为主题的课例研

3、究活动。就“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数学模型”、“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研讨。第一次试讲由本人自主备课并进行执教,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二、 情境与描述第一次执教片段(出示情境图:育红小学在一段长500米的河堤旁栽植小树,每隔4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小树?)师:这道题你们能解决吗?(生:能!)请你们拿出练习本,在上面解答出来。(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解答,教师巡视。让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汇报。)生1: 5004=125(棵)生2:5004=125(棵)125+1=126(棵) 生3: 5004+1=125+1=126(棵) 师:上面这三位同学做的

4、对吗?现在我们就从简单的例子开始研究。猜一猜: 4米长的一段路,每隔2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需几棵? 6米长的一段路,每隔2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需几棵?学生演示(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表格上的问题)观察表格,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师生归纳得出: 棵树比间隔数多1 棵树=间隔数+1 间隔数=棵树-1 间隔数=总长度间隔长师生一起订正例题的板演。2、教学效果检测及分析授课结束后,我们立即对教学效果做了课堂检测(四(7)班全体学生共计62名,独立完成,计时30分钟. ),反馈情况如下:检测内容: 在一条长25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两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有12名学生站在一排,要求在每

5、两名学生中间放2盆花,需要放几盆? 一个鱼塘的周长是1200米,沿池塘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树,需要栽多少棵? 某小区在一块正方形草坪周围植树,每边都栽了5棵,间隔都是5米。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检测效果: 检测分析: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课堂上学生虽然归纳出“两端都栽”情况下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出的公式),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早已忘记了所谓的“公式”,以至于第1题的正确率仅为30.6%。而第3题是学生要在下节课才能学习到的内容(只栽一端),正确率却高达59.7%,这不意味着学生理解了其中的算理,而是依靠着思维定势恰巧做对罢了(这在与学生访谈中,绝大多数学生说不明白算理得到佐证)。2、 从

6、表2中能够反映出本节课的教学效益是较低的。“全部做对”仅为8%,“做对1题”的学生达到3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获取知识是被动的,不是其主动建构的,更没有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至于12.9%的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知道到从何下手!三、问题与研讨1、执教者的困惑 降低了难度,为何不能掌握?因为用的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对学情比较了解,所以在教学内容上降低了难度,把原本例1、例2一起上的内容分开了上,仅仅上了例1,即便是这样为啥学生还不能够掌握住?探究出规律,为何不会运用?学生从最简单的4米、6米问题开始研究,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规律,总结出计算的方法,为什么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不会运用了呢? 2、参与者

7、的看法教学情境的呈现没有激起学生的需求。学生表现的很淡漠,没有积极性。教师频频插话太多,总想急于得出结论。那些规律是教师“逼”出来的,不是学生自主发现的。所以学生记不住,不会用。没有体现出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节课应该体会出“一一对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整节课的感觉是学生在“做数学题”而不是在“做数学”。研讨的氛围不浓,学生没有呈现出“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集体研讨,我认识到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不能上成“计算课”和“应用题课”。重点放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上,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 研讨解决方案 找到了问题的

8、症结,教研组成员针对如何改进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研讨,力争将“有效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落到实处。 1、设置怎样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需要?内容的呈现要有开放性。“植树”的现象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只不过他们往往是“熟视无睹”,不会主动地思考其中的规律。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形式更加开放,把原题中的“两端都栽”去掉,把学生的思维放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造成学生日常经验与已有知识发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进入一种“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形成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在研讨过程中,对“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引起了大家的争议。有的老师说尽管学生能够口算出结果是“20棵”或

9、者“21棵”,但是并不清楚自己做的对不对,所以老师可以提问“他们谁说的对,怎样验证?”,引领学生就此展开探究。有的老师认为这个问题有点过大,学生摸不着头脑。通过辩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此处的提问设计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成为探究知识的催化剂。 2、如何搭建探究的平台,体验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研讨,我们达成共识:可以设置一个问题:“100米长度除以5米的间隔结果应该是多少段,也就是100里面有多少个5。怎么会变成棵数了呢?”这个问题的指向不在于结果本身,而在于发现结果的推导过程和思考方法上。引导发现。通过几组数据的对比,让学生发现“棵数”和“间隔数”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一棵树“对应着”一个间隔

10、,这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探求转化。当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时,要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以激励学生再创新的活动:结果得到的还是“间隔数”啊?怎么会变成了“棵数”了呢?这样“逼着”学生要把“间隔数”转化成“棵数” ,也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4、重新设计教学 问题引领思考,争论迸发智慧。在集体研讨中,我对本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学进行了如下改进: 激趣引题自主探究。这一环节是教学的基础。直接出示改编后的主题图(将“两端都栽”),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此乃“授之以欲”!解疑导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是

11、教学的关键。设计的“探究问题单”以学生自主提出的设想为基础,先自行举例观察,再以小组为单位(4人)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只需在关键处指点或导拨,要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让学生在对话、答辩、争论中体悟出其中的规律。此乃“授之以鱼”!体验方法引深探究。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汇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实物操作:画线段,摆“小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小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对应关系,并理解将“间隔数”转化成“棵数”的数学方法。然后简要小结,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一端栽树和两端不栽)。这一步骤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

12、生学会方法,发展能力。此乃是“授之以渔”激励评价实践探究。这一环节是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分析是“如何发现规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数学方法”等等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这一步是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此乃“授之于乐”!【改进后执教片段节选】1、激趣引入阶段:师:植树活动的场景大家都熟悉。看,这是我班今年植树节中栽树的照片。(出示照片)画外音:老师,学校让我们班级在一条长100米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咱们要带多少棵树苗啊?师:这是我班学习委员问我的问题。孩子们,你们能解

13、答她这个问题吗?生1:我知道!带20棵小树就够了。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生1:用1005=20(棵),这样就知道了。生2:我认为要带21棵小树。1005=20(棵)20+1=21(棵)生3:我认为带19棵树苗就足够了!1005=20(棵)20-1=19(棵)师:其他同学能听懂他们的意思吗?(大部分学生都应声到“听懂了”,而一小部分学生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师:看你的样子好像没有听懂,是吧?(教师询问一女生,该女生怯怯点点头。)师:没有听懂没有关系啊。我也没有听懂!(学生笑了起来。)师:你们都是用100米除以5米等于20棵小树。(学生点头)可是我感觉这里面有问题哦。100米除以5米得到的应

14、该是20段,也就是100里面有多少个5。怎么会变成了多少棵树了呢?(学生此时急欲表达,但是又说不清楚。)师:那你们能不能用一个简洁明了的方法,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们都能够看得明白呢?生4:可以啊。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那你打算画多长的小路?画100米啊?生5:可以画10米,用10厘米表示出来。生6:可以画20米,用20厘米表示出来。生7:还可以画40米。师:咱们的学生就是聪明啊。古代的圣人老子就说过“天下难事始于易”!就是说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来研究,看看其中有没有隐藏着什么规律。那下面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指导。)2、 汇报交流阶段。(教师指名3位学生在黑板上把自己不同的摆法和算式表示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