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44612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韩语专业剖析报告一、专业概况(一)专业历史沿革我院应用韩语专业开设于2005年,并于同年首次招生。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应用韩语专业靠基于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的专业定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基础较扎实、实际应用技能较为突出的毕业生。本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从而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1.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应用韩语专业必备的韩语语言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韩语实用基本技能,能在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韩语翻译、经贸业务等工作的

2、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2. 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1)熟练的韩语交际能力,即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能以韩语为工作语言,能够用韩语处理外贸业务;2)掌握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专业知识;3)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韩国的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一定的了解;4)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广度上能满足专业学习和业务拓展的需要;5)熟悉我国的外经外贸政策法规,对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进出口报等涉外工作相关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从事外贸业务及翻译工作的能力;6)掌握常用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掌握韩语输入法。(2)职业素质要求1)爱岗敬业,良好的团队精神

3、和合作意识;2)具备从事应用韩语工作所具有的基本业务素质;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4)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7)具有严谨认真处理相关业务操作的态度;8)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有较强的效率观念、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3)核心能力要求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为用韩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韩语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韩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商务业务能力能够用韩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组织管理能

4、力、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具体结构如下:1)具有良好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2)具有熟练地应用韩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与公关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4)具有一般进出口业务谈判和接待用语以及一般经贸资料的中韩文翻译能力;5)具有较熟练地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表1 应用韩语专业对应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证书名称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颁发单位)1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全国外贸跟单员证书中国国际贸易学会3国际商务单证员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4韩语导游证韩语导游证,国家旅游局颁发(三)

5、专业建设背景1. 区域产业、行业经济背景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作为中国沿海经济、文化大省的山东的威海、烟台、青岛、潍坊距离韩国最近,也是感受韩流最近的地方。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于中国的东北和渤海湾一带。山东是韩国企业家投资中国内地最多的省份。从2000年开始,韩国资本对山东半岛各城市的渗透力悄然增强。2001年、2002年,韩资的数额迅猛增大,其增幅远远大于欧美地区的投资。2002年底,韩国已成为山东第一投资国,仅青岛一个市累计利用韩资就占了韩国在华投资的14。2006年在山东注册的韩资企业已达8586家,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的242%。2005年韩国与山东的贸易额达964亿美元,成为山东省

6、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05年底,韩国在山东的投资达102亿美元。大约有7万韩国人长期在山东生活工作。近年来,鲁韩两地经贸发展日益升温,目前韩国在山东的投资额已达82亿美元,占韩国对华投资的23%,是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多的省份,有5800余家韩国企业在山东发展。2. 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与行业专家座谈、毕业生回访、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到环渤海经济圈每年对懂韩语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万人以上。据国家商务部预测,未来十年仅环渤海经济圈韩资企业对掌握韩语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将增长30倍以上。随着韩资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对韩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3. 省内

7、外该专业建设发展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国已有90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已设立应用韩语专业。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没有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课程结构,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等问题。二、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一)专业定位与建设目标1专业定位随着韩资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产业结构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电子产业向服装产业、服务产业等多元化产业的转变,凸显出韩企对既懂韩语又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本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市场调

8、研,根据对企业的调研、走访,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韩企(中韩)职员、韩语导游、旅游接待等岗位,能在韩资企业、旅游企业、涉外部门领域从事与韩语有关的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建设目标根据社会对韩语人才的实际需求,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切实提升学生的韩语水平和职业技能。继续深化专业特色,开展多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竞争力。(二)人才培养模式1. 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提出依据通过对以

9、韩语为工作语言在韩资企业、涉外行业等工作岗位能力的调研和分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实施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用结合、能力相贯”人才培养模式。2.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学用结合、能力相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学期)是韩语学习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零起点韩语的入门学习,培养学生的初级韩语听力、会话、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形成,学习环境主要在学校进行。第二阶段(3-4学期)是韩语学习的提升阶段,韩语学习进入中级阶段,学生生开始进行专业的学习。第3学期学习进出口业务操作课程;第4学期进行语言+专业的学习,语言课程开设韩语泛读

10、、韩语语法课程,专业课程开设外贸单证实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第4学期结束时,达到韩语能力等级考试中级水平。第三阶段(5-6学期)为应用阶段,开设的韩语翻译、商务韩语听说等语言课程,进一步提高韩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在应用职业领域的有效转化,通过把课堂拓展到企业进行,提高学生的韩语应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在第6学期进入顶岗实习,到韩资企业、涉外酒店和韩国人经营的社会餐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用结合,能力相贯韩语学习基础阶段韩语学习提升阶段韩语应用阶段图1 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用结合、能力相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巩固

11、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以专业职业引导与就业指导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铺设绿色通道。(三)师资队伍教师团队中共有专职教师4人,外教2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知识结构合理。主讲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深厚的中、韩文功底,具备广泛的 多学科知识,丰富的阅读经验以及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1. 课程体系构建构建了“语言+专业”的开放式课程体系。韩语与“专业”结合的开放式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在韩资企业、旅游企业、涉外部门等以韩语为工作语言从事职业实践活动,打破学科体系下语言学习的孤立性束缚。2.尊重

12、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校企合作适时切入。应用韩语专业面向招生对象是零起点的高中毕业生,韩语学习从入门开始,所以从语音语调、词汇、课文、写作基础学习循序渐进,因此校企合作要适时切入,韩语专业在第3学期进行专业方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到第 4 学期进行专业与语言的融合,在校内进行实训,在第5学期继续学习专业语言的基础上,提升专业与语言的进一步融合,第 6 学期进行顶岗实习。3.专业方向课程通过工作岗位任务转化学习任务,并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内容选取。专业方向的课程以岗位群为分析对象,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工作步骤、使用工具、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归纳出职业行动能力,

13、为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提供依据。共同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标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由单项到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实现专业与语言由并行到交融。本专业结合职业岗位(群)的需求领域与语言规律的要求,构建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四类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高专的授课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专业课教学内容。通识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辩证法与人生智慧、管理学原理、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大学英语、体育与健

14、康、计算机文化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专业基础能力课:韩语精读、韩语听力、商务韩语听说、韩语翻译。专业核心能力课:国际贸易实务、文秘韩语、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经贸韩语、韩语写作、旅游韩语。专业拓展课: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进出口业务操作、韩语泛读、韩语语法、韩国概况、基础会计。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毕业实践(实习、设计(论文)知识、素质、能力进阶韩语精读韩语翻译商务韩语听说韩语翻译经贸韩语旅游韩语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韩语写作文秘韩语国际贸易实务基础会计韩语概况韩语语法韩语泛读商务交际韩语进出口业务

15、操作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基础会计图2 应用韩语专业课程体系2. 教学资源建设(1)韩语精读是应用韩语专业的基础能力课程之一。并已开发为网络课程。根据新的高职高专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网站框架结构和网上资源。目前该门课程的第一册和第二册电子教案、在线习题测试部分并已上传至网站。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 (2)制定了科学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涵盖了15门专业课程。(五)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条件(1)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语音室3、4,为全面推广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用韩语专业现有潍坊市银河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潍坊市银河假期大酒店有限公司2个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体系的应用,体现素质教育的特色。以学生就业为目的,确定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