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444486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中心学校 闫太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学校来说,必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在这场重组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平时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处于学校管理中心地位的管理者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行为应怎样呢?一、要促使学校从“专门的教育机构”向“富有生命力的专门的教育机构”转变。过去我们常称学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活动的特殊机构”,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往往给人一种无生命力的感觉,这种感觉经常导致对“学校”理解的错位:认为上级领导评价是一所好

2、学校就是一所好学校,从没有想到“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学校”、“学生考试成绩好”或“升学率高”就是一所好学校,却忽视了这种“好”或“高”的背后所付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代价。而新课程理念所倡导是“学校是生命力生成的场所,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乐园”,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应如何适应和面对“学校”的这种变化呢? 1、首先要学会“关注”。人的行为是受他的思想所左右的。校长的办学理念极大的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校长所关注是“个人对学校评价的心理”、“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等,产生的行为必将是“迎合”、“应试”、“独断专行”等;如果校长所关注是“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

3、隐性的学校教育成果”等,产生的行为必将是“民主”、“人性”、“创新”等。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校长应学会新课程环境下要关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校存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切行为都应为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将落角点放在“一切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归宿点上。2、学会创造“生命的乐园”。学校是什么?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幸福的乐园,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理念。既然新课程把学校作为富有生命体的机构,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就应最大限度的富予学校生命的内含:学校生命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核心是学生;生命的内容是教师要学会人道、学会合作、学会促进、学会提高,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生命的质量是教师

4、和学生身心愉悦,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校长应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促进者,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主体服务。 二、要尽可能的实现从控制性管理向教育性管理的转变。传统性的学校管理较多的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采用管制、监控、指示、命令等带有强制性行为倾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被管理者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教育性管理是指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健康、有效发展的管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新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新课程在学校的实施状况,也可以说

5、,学校管理本身就是新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制约着新课程其他因素的实施。所以校长应创造性的实现校本管理,促使所有课程因素和谐、有效的实施。1、必须坚持民主和科学决策的原则。校长在新课程实施活动中,应善于组织学校的其他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学校管理原有一些旧框框,而新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决策行为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于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新课程的作用者学生、同时还受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于学校新课程的管理、实施

6、和开发,从而促进新的教学制度的建立。也只有适合于校本管理的新的教学制度的建立,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个体的个性和创造潜能。 2、全面加强校园管理文化的建设。校园管理文化是一门管理艺术,它喻含着许多学校隐性课程。校长应通过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大学校观的各种因素成为密切协作的团体。学校管理文化建设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要重新审视校长的角色。校长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更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不再是单纯行政级别明显的领导者,更是学校众多生命个体生命质量等级的责任者;不再是单纯的学校中心行政者,更是课程因素的资源者。 (2)要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不

7、再是某种特定意义下的受动管理对象,而是富有灵性和生命创造力的个体。(3)要重新审视学校管理的范畴。随着教育资源的深入,大学校观的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增强,校长进行学校管理的范畴的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4)要重新审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显性课程指的是显在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指的是学校中体现某种价值观的制度和机构即隐蔽结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断向师生传递着的价值观念。例如仅用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状况,那么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必然倾向于应试教育,所以校长要重视隐性课程在创建学校管理文化中的作用。 (5)要

8、重新审视环境和人力资源的作用。新课程将环境因素纳入课程体系,它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门新的管理艺术,在学校管理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校长在加强校园管理文化建设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利用。三、要从宏观调控中做到微观把握。课改对于各校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作为学校课改工作的管理者、决策者、组织者、促进者的校长,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能只限于纸上谈兵,经验管理,因为对学校课改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主要来源于课改工作的实际,所以校长应尽可能的摆脱事务性工作的束缚,专心的深入实际,积极的参与课改第一线的各项活动,了解和把握学校课改各方面的动态,掌握课改有关知识,尽可能多的掌握第

9、一手资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全校的课改工作进行宏观调控。1、要经常性的开展调研工作,这是校长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前提。在日常工作中校长事务性的工作多,深入调查研究的时间少,即使是有一些想法往往也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所干扰或代替,使调研工作仍停留在浅层面或断层面上,这在校长工作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课改工作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工作,如果校长不舍得花时间扎实做好调研工作,落伍的不仅仅是校长个人,而且还会导致学校课改工作整体滞后。2、要善于做好调控、开发和促进工作,这是校长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关键。课改工作既是学校内部的整体性工作,又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性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资源的配置和开发

10、,如何有效的调控、开发好教育资源,促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是校长社会化管理工作一个重要课题。3、建立、完善适合课改工作的工作体系和制度,是校长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保障。科学、合理、有效的课改工作体系和制度,是学校课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所以校长在课改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学校课改工作体系,做到职责、目标明确、责任落实。随着新课程的正式实施,师资培训制度、课改工作评价制度、教师成长评价体系、学生成长评价体系、课程发展和校本开发体系等一系列学校课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建立和完善,都是学校管理者必须探究和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的行为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从强制式管理走向人文式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走向专家型管理、从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型管理。做好教育的“生态园”、管理的“科技园”、人才的“质量园”建设各项工作。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学校教育各项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