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区文化建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44391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区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监区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监区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监区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监区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区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区文化建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扬国学教育之风帆 结文化建设之硕果-三监区文化建设经验介绍从2006年以来,太原第一监狱党委提出了坚持“三大理念”、构建“五型监狱”的总体工作思路,教育改造罪犯的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开展以弟子规为核心的国学教育和以地域文明为中心的三晋文化教育,引导服刑人员重塑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把弟子规作为太原一监服刑人员第一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监区秉承监狱党委的宗旨,在“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求真务实,理性思考,拓展并引申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比如:健康理念、快乐理念、人文理念、安全理念等等,创造性地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 “国学文化”、“特色文化”、“人

2、文理性文化”,致力于打造建设特色文化监区,用先进文化引导人、以规范管理塑造人,营造了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监管改造环境,监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你走进三监区,你会感觉到迎面扑来的文化春风:监舍内传来弟子规的朗朗诵读声、走廊里悬挂着24孝图、活动室中摆放着各类乐器、书架上布满各种书刊、国学创作作品琳琅满目,歌声、笑声、欢快声、处处体现了服刑人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和爱戴,也看出了他们改造快乐的喜悦心情。 一、牢牢把握“科学改造”理念,逐步形成独特的“国学文化”教育模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训导作用,使服刑人员的文化素养发生了显著变化。1、研习弟子规,让服刑人员修身养性,脱胎换骨。“科学改造”理

3、念,指导我们科学分析,罪犯的犯罪成因是因为缺孝道、缺诚信、缺仁爱、缺礼仪,要想真正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实现“首要标准”目标,关键在于解决罪犯的思想和修养问题,弥补他们道德的缺失。为此,监狱党委决定在服刑人员中大力开展“四德”教育,从根本上抑制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态势。弟子规是最好的教材和范本,监狱领导把弟子规作为太原一监服刑人员第一规。我们三监区率先打破服刑人员坐冷板凳的陈旧习俗,确立以弟子规的学习为切入点,搭建多元化文化活动平台,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升档次,从管理、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国学教育,努力让优秀文化、传统道德走进每名服刑人员的心中。在国学教育中,首先是民警重视,能够以身

4、作则。要求服刑人员学习的,民警首先要学习,而且有高度,能够释词解义;要求服刑人员背诵的,民警首先要背诵,更要用高善的人格品行去影响服刑人员。学习弟子规,我们要求服刑人员从抄、念、记、写心得体会四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在抄写国学经典时要求服刑人员有诚心,要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去写,以此培养服刑人员心静如水的品性,能让他们静下来,坐下来;要求服刑人员要用心念,象佛教徒念经一样,在唱颂弟子规前要凝神静坐,收敛杂念,达到出神入化,进入一种向善的境界;要求服刑人员用心记,主动记,让服刑人员明白学上几年,记上几年,若干年后,自己的形象与气质定会发生质的变化;要求服刑人员带着问题学,边

5、学边反思,对照弟子规,查找犯罪根源,写心得体会。到如今,开展国学教育已经五个年头,教育改造成果初见成效。各分监区活动室摆放的400多本服刑人员国学学习作业本,字迹工整,规范有序;他们撰写的心得体会真真切切,感人肺腑;服刑人员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违纪率明显降低。2009年6月我们举办的“亲人在召唤”帮教演讲会上,服刑人员杨某讲到:弟子规里面的一句话“德有伤,贻亲羞”,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我原来没有体会到因为我的犯罪丑恶而使家人蒙受耻辱是大不孝,现在才懂得母亲不愿待在家里是因为不能忍受街邻的流言蜚语,是我让母亲蒙羞,我愧对父母啊!讲到痛处,声泪俱下。从此以后,杨某的改造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一

6、个放诞不羁的反改造转变为劝人善行的学国学标兵。通过监区民警的精心培育,率先垂范,把学国学、用国学活动做深、做细,教育改造效果十分显著。2、利用影视资料,搭建文化平台,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教育效果。监区把服刑人员研学弟子规比作是下“硬功夫”,把引入影视资料开展电教活动称作是提供“软环境”。监区先后组织服刑人员观看了“百家讲坛”传统文化讲座100余次,如北师大于丹教授的论语、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弟子规、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的周易八卦、山东电视台的天下父母等名家讲座,使服刑人员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对照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更加悔愧,由对弟子规的学习走向了践行阶段,重心放在了对

7、改造生活的励志和对未来生活的设计,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成为大家的追求。九分监区服刑人员刘绪明就是国学教育的成功典范,以前的刘绪明是恶迹斑斑、人见人烦的“问题”罪犯,分监区多次帮助教育,收效甚微。开展国学教育以后,使弟子规让刘绪明有了转机。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弟子规开启了我的心灵,古人都遵循“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的美德,而我自己是父亲去世都不能为他送葬,我是痛心疾首,愧为人子啊“!从此以后,他开始苦心修炼,研读弟子规,两年内,他撰写了心得体会5万多字,向育新之声、山西青年报投稿 40余篇,在2009年山西青年报举办的“学习弟子规,走完美人生路”征文大

8、赛中荣获特等奖。他成了监狱学习弟子规的明星,成为服刑人员学习弟子规的榜样。由于刘旭明的积极改造,被判刑期15年的他共获得5年4个月的减刑奖励,改造取得了成功。2010年11月3日,是刘绪明出监的日子,也是刘绪明人生命运转折的日子,由于他在学习、体会弟子规方面的优势,出监当天就被山西青年报社录用。如今,他已是山西青年报社中华优秀文化讲师二团的一名讲师,成为山西青年报社宣传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榜样。3、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发挥文化主流作用。为了将国学教育学习进一步推向深入,充分发挥国学教育的文化主流作用,监区成立了“国学兴趣小组”,以点带面,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初,“国学兴趣小组”才只有6名成员,他

9、们在监区民警的指导和关怀下,利用工余时间,阅读大量国学书刊,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体会文章,在监狱育新之声、山西法制报、山西青年报等刊物登载优秀作品38篇;山西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青年报等新闻媒体还专程前来采访兴趣小组,并报道了服刑人员学国学、讲国学、用国学的情况;监狱各级领导对兴趣小组给予了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使得国学兴趣小组日益成熟。目前,监区所属四个分监区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国学兴趣小组,服刑人员纷纷申请加入,小组成员由原来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余人。兴趣小组在分监区民警的指导下,用传统的儒家文化带动全体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弟子规的

10、诚信礼仪,教化作用得到了延伸。服刑人员李小浍是国学兴趣小组的骨干成员,是学习的带头人,通过学习弟子规,他明白了做人必须诚信的道理,也下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为自己赎罪。2010年初,他在电视中得知,我国西南五省遭遇特大干旱,许多灾民急需帮助,他便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拿出了180元捐给了灾区,实践了自己行善事、做好人的诺言。监区还结合实际情况,将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运用到生产一线,在井下开展学国学、重礼仪、讲文明、懂礼貌活动,将精心选择的文明礼貌用语写在板报上、将温馨提示写在明显处,让服刑人员随时感受到温暖和阳光;各分监区还以互监组的形式编制成学用弟子规小组,组员之间运用弟子规相互监督各

11、自的行为表现;监区还规定了有违纪行为或有“三违”行为的服刑人员对照弟子规写心得体会,发挥了弟子规的训诫作用。监区还对每月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给予文明之星、规范之星等称号,并制作光荣榜,号召服刑人员向先进学习、向明星看齐,受到广大服刑人员的欢迎,他们自觉开展了比学赶帮超活动,形成了人人争先进、人人守规范的良好风气,监区的文明环境成为服刑人员的精神家园。二、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树立健康、快乐理念,创造性地建立了监区特色文化载体“三队一组”,形成“特色文化”。要想改造好,首先身体好。这是三监区对罪犯改造的评判和定位,服刑人员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会顾及改造;没有快乐的心态,就不会积极改造。所以三监区

12、把健康理念、快乐理念贯穿于罪犯改造的全过程,与之相适应创造性地建立了监区特色文化载体“三队一组”。即“乒乓球队、篮球队、文艺表演队”和“绘画写作小组”。1、健康的理念配生健康的文化。开展全员体育运动,增强服刑人员身体素质。从2008年起,监区选派有责任心、有体育特长的民警担任教练员,组建了“乒乓球队”和“篮球队”。监区统一购置了体育器材和运动服装,为球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教练认真备课,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和组织措施,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组织队员进行训练,服刑人员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目前,监区成立的篮球队已经初具规模,人气极旺,激活了众多服刑人员的兴趣和喜爱。监区所属的四个分监区都有自己的

13、乒乓球队,各分监区经常组织巡回比赛,既达到了竞技健体的目的,又展现了团队与协作精神,形成了监区特有的文化建设内容。2010年监区乒乓球队在监狱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服刑人员高立飞、李小会两名队员选入监狱代表队,获得省局第三届“时光杯”第五名的好成绩。服刑人员高立飞有他自己的深刻感悟:“弟子规中的身有伤,贻亲忧的内涵改变了我的改造心态,监区领导鼓励服刑人员树立健康快乐的理念化作了我的改造动力,井指导员手把手的教我,使我的乒乓球技能有了提高,乒乓球运动给了我健康,实现了我的价值。当母亲在接见室看到我粗壮结实的模样,知道我获得乒乓球比赛的优秀成绩后,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引入大众广播韵律体操,组织开展服刑

14、人员运动会,是三监区拓展健康文化内容的重要标志。2011年开始,九分监区率先在服刑人员中推行大众广播韵律体操,韵律体操简单易行,不受场地、人数、道具的制约,很快就赢得了广大服刑人员的喜爱,既健康又健美,很快就在监区其他三个分监区推广开来,如今三监区形成了做体操、健身体、促改造的热潮,服刑人员做韵律体操就像小学生那样欢快奔放,洋溢着快乐与喜悦。每年四、五月份,各分监区都要组织进行服刑人员全员运动会,有田径、球类、棋类等项目的比赛,赛场上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赛出了成绩,建立了友谊,丰富了服刑人员的体育文化生活,改变了服刑人员的精神状态。2、快乐的理念伴生快乐的文化。组建文艺表演队。监区把有一定文艺

15、特长的服刑人员组织起来组成“文艺表演队”,由有文艺专长的民警担任指导老师,定期组织演练,曲目形式多样,有小品、歌曲、快板、舞蹈、器乐合奏等等。经过认真而系统的训练,服刑人员的表演水平大大提高,很多从未上过台的服刑人员现在都能上台表演,表演队伍逐渐壮大。在每年的春节和消夏文艺晚会中,他们都要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当你从三监区监舍楼前走过时,你经常会聆听到欢快的歌声和美妙动听的音乐,既有红歌合唱,又有卡拉Ok联唱,你会感受到在这里服刑改造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011年春节,三监区“正月正红火表演队”,至今让人耳目一新,服刑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自创、自编、自演了精彩的红火节目,上百人

16、的红火队伍行进在狱园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促进了“三晋文化”在狱内的传承,开创了狱园红火的先例,展现了三监区的精神风貌。建立绘画写作小组。为了给服刑人员创造施展才华、挖掘潜力的机会,监区还建立了绘画写作小组,发挥有特长、有创意的服刑人员的积极性,他们经过潜心创作,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有素描、国画等手工艺术品,有多名成员创作的绘画、书法、及手工艺品在监狱举办的才艺作品大赛中获奖,有的学员的文学作品在育新之声、山西青年报上发表。绘画写作小组是监区文化素养的浓缩和结晶,是三监区文化主流的一面旗帜,它把服刑人员引入了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境地。制作生日祝福牌,情挚谊切。过生日是每个人的快乐体验,由于服刑人员身处特殊的环境,难以感受生日的祝福与快乐,监区特别规定了给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