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44205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教学论文语文科谈词语的积累途径和方法作家冰心说得好:“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块就可以搭个过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出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它形象地道出了积累词语的重要性。叶圣陶也曾有言:“厚积言有物。”对此,我想就词语的积累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词语积累的途径1.以课本为主众所周知,语文课本具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词汇准确等特点,同时,又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主要工具。因此,立足课本,从课本中学习语言,积累词汇,应当是最直接、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所以,阅读中同学们应时时将自己需要(指第一次遇见,或曾经见过,但没有掌握)的词画出来,

2、以充实自己存储词语的仓库。2.以报刊杂志,影视生活为辅课本尽管内容丰富,但却不能包纳方方面面的知识,更何况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语言又是如此的灵活多变。因此,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还需不断积累来自报刊杂志,影视生活的词语。有人说:“语文来自生活。”其中便道出了语文课本之外,即课本外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丰富的词汇。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留下的“随身笔记”,犹太作家肖洛母阿来母的后母娘的词汇便有力地证明了这个道理。二、词语积累的方法1.建立有序的词汇储存系统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以课文为中心,词汇的出现受到课本的限制;影视作品、报刊杂志中词汇是因自己需要而侧重记忆。因此,输送同学们头脑中的词语往往是杂乱

3、无章的。如果我们只重记忆,自然难免遗忘,同时也不利于表达时呼之欲出。为此,我们应在大脑中建立有效的词汇存储系统。具体方法是:当新学到一个词语后,把这个词的同义词,反义词以及相关的词都列出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例如学到了新词“悽惋”后,可列出“悽恻”、“悽凉”、“凄清”、凄楚、凄怆、凄切、凄然、凄惨、悲哀、悲愁、悲怆、悲苦、悲凉、悲戚、悲切、悲伤、悲郁等意义相近的词和“喜悦”、喜幸等意义相反的词,这样,经过大的加工,实际上就把一个新词编入了一个组织系统,使它不再是散兵游卒,也有效地抵制了遗忘。这种存储系统主要的特点是按词的类似性和相关性排列,目的是拓宽词汇量,加强记忆。再如“叫”这一动作,与此相

4、关的有吠、嗥、吼、嘶、啸、啼、鸣、嗓等,更具体一点则有狗吠、狼嗥、狮吼、马嘶、虎啸、猿啼、鸡鸣、鹊嗓等。因此,通过如此归类整理后,在使用词语时,一个词的出现,往往可以引出一串词的活跃,为写作提供了更宽广,更准确的选择机会。2.在反复运用中巩固积累词语只是手段,运用才是目的。如果只一味地积累词语,但却不能通过写作加以运用,那么,不仅所积累的词语容易遗忘,而且写作能力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提高。那么具体运用的方法是怎样呢?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以事证词法。即当你想去游历某个地方或塑造某种形象时,你首先读读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文章,对其中一些恰如其分的词语留心理解并识记。然后当你身临其境时,尽可能回想你预告储备

5、的一些词语来描绘所见之景。如此反复,便能达到熟记和运用的目的。以词寻事法。即当你学到新词时,刻意在记忆中搜寻一些能与该词相吻合的情景、事物,包括文学作品,并随手写下这些词语,进行片断练习,使所学词语形象化,具体化,并以此加强记忆。三、积累词语三忌1.忌死记硬背学习语文,积累词语需要强化记忆,但这种记忆却不是指孤立地、机械地死记硬背。否则,死记的却是什么也没有记住,尤其是单个的词语。因此,“理解+记忆”才是上策。2.忌“有头无尾”所谓“有头无尾”即没有恒心,不能坚持。有了开头,但却不能善始善终。而同学们却又常常犯这样的毛病。以致半途而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集腋成裘,非一日之功”。

6、尤其是积累词语,那的确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只有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恒和韧的精神,才能在写作中运用出鲜活、准确、生动的词汇。3.忌不关注生活丰富的词汇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不关注生活,仅关注语言,实属舍本逐末之举。一切准确、精炼、严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汇皆源于丰富的生活。孔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的“名”与生活中的“物”是统一的,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提到许多实物:菜畦、石井栏、皂杂树、桑椹、蝉、黄蜂、菜花、叫天子、油蛉、蟋蟀、昊蚣、斑蟊、何首乌、木莲等等,如果不是作者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无论如何也叫不出这么多事物的名称,绘不出“如斑蟊会啪的一声,从后窃喷出一阵烟雾”的神态,尤其是“啪”、“喷”两词的运用,更是形象至极。所以只有关注生活,丰富词汇,才能写出各种事物的差别,各类事物的特点。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以上仅为个人实践所得的体会。固然不算是绝妙的方法,如能给同学们一些启示,自然不胜欣慰。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千姿百态的,真正的学习方法应是“勤+恒+巧”。总之一句,天道酬勤!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