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44107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鸟音教学设计(共8篇) 第1篇:鸟音教学设计鸟音教学设计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2、通过批注与交流,体会爷爷的爱鸟之情,并从爷爷的话中感悟出做人的道理。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课件展示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枝头跳跃的情景,并配以优美的音乐。2、看到这些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画面,你最想说的一个词是什么?(自由、幸福、快乐)3、鸟是天地间的精灵,它们的鸣叫千回百啭,它们的舞蹈百态千姿。今天,就让咱们轻轻走近森林,去聆听鸟儿们的歌声,去感受它们的高贵精神吧!悦耳动听的曲子,优美柔和的画面

2、,充满情感的语言,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意在创设宽松的学_环境,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这篇课文有5个生字。经过认真练_,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面向全体学生,还学生自主练_读书的时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练_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注意读准:胡同(tng)、藤蔓(wn )、揣度(chuidu)。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重点指导爷爷的三次讲话。寓检查于指导之中,指导与检查相结合。生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4、默读课文,了解大意,完成下面填空:课文主要写“我”童年时代极其喜欢 ,并逮了许多放在家里喂养,

3、但在一次捕鸟中听了 ,让我懂得 ,并从 悟出做人的道理。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预设问题:鸟专家爷爷听到笼子里的鸟叫,为什么总是面带愠色?“鸟鸣为其心声”是什么意思?“这正是它的高贵之处,这不为求得人们的欣赏和评赞而歌唱,而只为终生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特性而活着。”这句话怎么理解?“不为名利,不为诱惑”是什么意思?)2、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准备在班上提出。让学生在阅读学_中,能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自主阅读。3、小组汇报已解决的问题,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对于质疑,有的可以当时“释疑”,有的可以暂时“存疑”,有的还

4、可以让学生继续“生疑”。疑问是思维的开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四、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酥、酣、愠、赋、禄。2、端正姿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握笔做到“三个一”。3、认真临写:在临写生字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第二课时一、复_检查,直奔重点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我”极喜欢百灵鸟,捉了许多来喂养。爷爷是研究鸟的专家,却不喜欢“我”喂鸟。一次,爷爷带“我”到森林,“我”要爱护鸟类,“我”从中受到做人的启迪。)重点写了什么?在哪些自然段里?(4-18自然段)2、自由读第4-18自然段,谈谈读后收获。二、进入情境,激发情感1、当爷爷把我带到一片遮天蔽日的森

5、林时,我看到怎样的景象?画出文中有关语句并读一读。2、“仿佛是百鸟之神,把天下所有的鸟都集合到这里开演讲会似的。”读这句话,感受到什么?(森林里的鸟多)连接前两句,指名读,读出鸟之多。3、“真是不到鸟林,不知百鸟鸣啭的妙境啊!”不改变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4、让我们走进苗林的早晨,一起来欣赏这样美妙的境界。(课件播放苗岭的早晨)5、如果用文字来描写这段乐曲,正如文中所写:它们忽而不约而同地 ,忽而又 , ;间或还有 。(引读具体描写百鸟鸣转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森林里的鸟音怎么样?三、批注课文,文本对话过渡:此时“我”多想捉几只鸟啊,可爷爷阻止了“我”,只是让“我”听辨,是笼子里的鸟叫得

6、好听,还是树上的鸟叫得好听,读读爷孙俩下面这段精彩对话。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7-17自然段。(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2、这段对话写了什么?指名回答。3、教师小结、过渡:这些对话是爷爷教导“我”的过程,也是“我”逐步明白道理的过程,字里行间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琢磨、品味。如果你有想法就随手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以供交流。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之一。4、课件展示批注示范,让学生自悟方法,教师适时点拨。5、学生边阅读,边动笔批注课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

7、性化的阅读”。三、批注交流,精神互动1、以教材文本为中介,以批注“成果”为话题,学生的在小组内展开对话交流。(教师提醒学生学会倾听、适当评价)2、师生对话,共同成长。此刻,教学没有了预设性,却有了生成性。它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以学而教,顺学而导。 重点交流对爷爷说的话的理解与领悟:(1)“它生来属于大自然,不属于你、我、他。你把它捉住入了笼,便使它失去了原本的天性,成了可怜的玩意儿。”“你、我、他”代表什么?“原本的天性”你认为有哪些? 小动物学家告诉我们,动物和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态环境是相同的,损害动物就是损害人类自己。(2)“鸟鸣为其心声呀!”联系上下文说说爷爷是怎样具体说明这

8、句话的。从中看出爷爷真是鸟的什么?只要我们有一颗真正的爱鸟之心,就也能像爷爷一样成为鸟的知音,读懂鸟儿的悲欢哀乐,并与它们共同奏响生命的乐章。(3)“这正是它的高贵之处,这不为求得人们的欣赏和评赞而歌唱,而只为终身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特性而活着。人要有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就好了,不为名利,不为诱惑。”这两个长句子含义深刻,学生不易读懂,如有批注,首先表扬他会思考、敢挑战学_精神,然后帮助理解: a、反复朗读句子。b、句中的“它”指谁?百灵鸟的本色和特性是什么?人的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表现在哪?c、学生再次谈谈自己的感悟。d、发散思维:古往今来,有些人为功名利禄而身败名裂,但也有许多不为名诱,不为利惑,

9、情节高尚的人。你们会想到谁呢?并能用上“不为,只为”的句式说话吗?(如:郑板桥为官,不为荣华富贵,只为能帮一方百姓排忧解难。)你们说得很好,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努力做一只充满个性、品格高尚的百灵鸟。五、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篇倾听鸟语这一环节意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爱鸟情怀。六、真诚对话,激情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徜徉其间,欣赏了美妙的鸟音,并聆听了爷爷的谆谆教诲,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更加自信,更加有个性。第2篇:鸟音教学设计鸟音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散文,语言朴实,用

10、词生动,道理深刻,发人深思,通过“我”的经历讲述了笼中鸟和林中鸟鸣叫的不同,告诉人们,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应该自由自在飞翔和歌唱的道理。 设计理念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在阅读中充分展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爷爷话语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自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爷爷与“我”的对话,感悟爷爷话语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

11、课时 教学过程一、巧设悬疑,导入新课(课件展示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枝头跳跃的情景,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之下,绿树成荫的林中,常常此起彼伏地演奏着连音符都难以谱成的美妙乐曲,那就是百灵鸟们高唱的情歌,这节课就让我们轻轻走进自然,去聆听那来自天籁的声音。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注意带拼音的字,把句子读通顺。2、指名分段读文,检查读文效果。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说说通过读文知道了什么。 预设:1、“我”小时候非常喜爱鸟,喜欢养鸟。2、“我”喜欢百灵鸟,逮了许多在家里养,邻居们也都爱听百灵鸟歌唱。3、爷爷不喜欢养鸟,也不喜欢“我”养鸟。4、树林中

12、鸟儿的叫声与笼中鸟儿的叫声不一样。5、爷爷带“我”到林中听鸟儿的叫声,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鸟,“我”从中受到启迪。三、直奔重点,交流感悟1、同一种鸟,在笼中的叫声与在林中的叫声有什么不同?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林中鸟儿清脆 甜美 笼中鸟儿哀怜 哭诉 学生总结,教师相机板书。2、作者很快听出了,一样的百灵鸟儿,在笼子里养着的和长在树林里的叫得不一样,但他想不出这是为什么,是通晓天地万物的爷爷的一番教导让他逐步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缘由。爷爷的话字里行间有许多值得我们琢磨、品味的地方,细读爷孙俩这段精彩的对话,数数爷爷说了几次富含哲理的话,认真体会这些话的含义。 师生共同整理: 针对“我”的疑

13、惑,爷爷说了三次教导“我”的话。3、汇报交流对爷爷说的话的理解与感悟。(1)课件出示:“花有花色,鸟有鸟性呀 成了可怜的玩意儿。” 预设:A.鸟儿的翅膀是为了自由自在地飞翔,嗓子是为了自由自在地歌唱,这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所以它属于大自然,应该得到自由,在大自然中生活。 B.鸟儿是大自然的自由使者,应该在大自然里自由的飞行和放歌,把它捉住放在笼子里,多么可怜啊!过渡:爷爷说笼子里的鸟失去了自由,成了可怜的玩意儿,但任性的作者并不认同爷爷的说法。(指名读文中相关内容)(2)课件出示:“是它唱的歌。但那是一支悲歌,一支痛苦的歌 ”“鸟鸣为其心声啊 违背了鸟的天性呀!” 预设:A.人说话有“言为心声”

14、的说法,鸟儿的鸣叫同样表达了它的心声,它的喜怒哀乐。 B.自由自在的鸟儿在树林里放声高歌,歌声清脆婉转;自然的精灵被生生地囚禁在笼中,失去了自由的翅膀和歌喉,它又怎能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声呢?C.为大自然而自由歌唱是鸟儿的天性,关在笼子里为人鸣叫违背了鸟的天性。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林中鸟儿鸣叫的清脆、甜美;读出笼中鸟儿鸣叫的哀怜、哭诉。)过渡:爷爷的这番话让“我”沉思了许久,觉得有道理,可还是不能完全接受,请读出文中相关语句。(3)课件出示:“这正是它的高贵之处 自由地活着。” 预设:A.鸟儿在笼中鸣叫得到人们再多的欣赏和赞美都不会快乐,因为在它们心中自由最重要。B.鸟儿们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活

15、,没有虚荣和矫情,不求人们的欣赏和赞美,这是它们的本色和特性,更是它们高贵之处。4、发散思维训练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功名利禄而身败名裂,又有多少人不为名诱,不为利惑,和鸟儿一样终身保持自己的本色,此刻,你想到了谁?请用“ 不为,只为 。”的句式说说。5、小结:捉鸟未有收获,但却从爷爷的话中得到了比捉鸟更珍贵的东西,爷爷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什么?“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预设:(1)A.爷爷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为大自然歌唱是鸟的天性,把鸟关在笼子里为人鸣叫,是违背它的天性。B.爷爷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鸟儿是大自然的天使,它们活着的理由是自由地飞翔,自由地歌唱。C.爷爷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鸟。 (2)“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疑惑不相信半信半疑明白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我”放飞了所有的鸟儿,可爱鸟儿的心是不会变的,鸟儿在“我”心里依然是最珍贵的,“我”会做些什么呢? 预设:1、“我”会在心中默默为鸟儿祈祷:鸟儿啊!飞得更高更远,唱得更响更甜吧!2、“我” 会一有闲暇时间就到林中去听鸟儿自由的歌唱。3、“我”会像爷爷一样,劝那些养鸟的人还给鸟儿自由。4、“我”会做一名爱鸟宣传员,告诉喜爱鸟的人们给鸟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