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435997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数学课堂因学生会说而声情并茂高新区银杏小学 段青艳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让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节,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会听、会看、会想,因此我们在课堂要十分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是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有的不能准确的把自己内心的思想表达出来,有的不能有条理的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完整有序的呈现出来。究其原因我想关键还在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师课堂上让孩子说的机会太少,让孩子讲的时间太少。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学

2、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因此,我觉得对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尤为重要。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的说,我尝试着采用了以下做法:一、让学生养成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过程,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1、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要让学生主动地说,首先要让他们愿意说。数学本来就是一门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学科,如果教师再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数学知识,我想没有学生愿意听,也没有学生愿意说。所以要想让学生张开嘴巴畅所欲言,首先教师要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要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样他

3、们就会一改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样子,立即活跃起来了。2、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训练说学习的思维方法,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 程。所以通过说想法,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3、让学生边操作边叙述。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如:1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1根小棒加上1根是2根小棒,2比1大,2排在1的后面;2根小棒

4、加上1根是3根小棒”这样使学生有话可说,从小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沟通情感,让学生乐于说;打消顾虑,让学生大胆说;酌请提问,让学生踊跃说;当堂记分,让学生争着说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例如:在教学“比大小”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

5、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可能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问:“谁多谁少?”学生可能会说:“一样多”。教师可引导学生:“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从而引导学生回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教师再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可能说:“猴子多,香蕉少。”教师再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可能说:“猴子少,梨多。”教师可以引导:“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

6、怎样说合适?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规范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

7、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从而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们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四、给学困生发言权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好生说,差生听。绝大数学生扮演着观众的角色,这样的学习状态也逐渐使这些学生从心理上给自己进行了角色定位我只要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就行了,至于说,那是老师和好生的事,渐而产生了一种学习上的惰性和依赖性。同时,这样的学习状态,也使学生失去了表达的勇气和信心。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交流讨论又如何能展开呢?学习上的惰性使他们懒得动嘴;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同

8、学,他们心里充满了自卑感,即使有了自己思考判断,他们也不敢表达。面对如此学生,要想让他们说起来,必须解决他们心理上的惰性和自卑。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对学困生的知识现状了如指掌,用尽可能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去提问,让他有机会成功,自信心就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培养起来。课堂上要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课下多和他们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教师没了距离感,自然胆量也大了许多。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抛头露面”,增强表达的勇气和信心。当他们尝到了甜头,有了自信心,说的积极性就高了,也就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这样也可促进中等生,优等生。只有这样,也才能使合作学习“七嘴巴舌”,“各抒己见”。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以言语训练为主线,通过让学生说,说思路,说方法,说小结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并实现了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主发展的主体,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学生的会说而声情并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