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43503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引论,第一堂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级科学哲学导论、世界科技文化史引论一、尝试给“人”下定义:A,属加种差的定义:人是有理智的动物,etc.B,属加种差的定义适合对“人”的定义吗?与“桌子”等无生命物体相比较:定义、本质、本质先于存在、人的自由意志,基本的行为现象:做选择;C, 对人无法给出“属加种差”的定义,因为人具有自由意志,“本质先于存在”。“人”这一存在者的特点(幻灯片1)二、既然“人”无法在通常意义上下定义,那么,我们对其就只能按照其呈现出来的实际面貌“描写”。所以,给人的定义是“Da-sein”,可翻译成“此在”、“缘在”。三、两种“定义”的区别:A, 属加种差的“科学式”的定义,客观的、与定义者自身无关联的

2、、公共的。B,对既定现象的哲学式(人文式)论说:立足于对鲜活的自身生存体验,并与既定的“言语传统”传统之间的互动,最终获得对自身生存的崭新理解、意义充实“投入、对话、转换”。(例证,读诗的体验。幻灯片2;足球;旅游)四、由此体现出“人文学”与“自然科学”(或者称“客观科学”之间的根本区别)A,“自然科学”追求的是公共性的、操作性的、实用性的“客观真理”:对客观现象的描述、说明B,“人文学”追求的是旨在令“此在”、或者说“人”本身的生存“意义充沛”(实用的、伦理的、审美的总之,选择的“顺畅性”,生存的“安定性”)的“解释学真理”、五、“解释学真理”的构成要件:偏见、解释学视域(Horizon)、

3、视域融合、“效果历史”、解释学循环(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无法脱离)。由此所澄清的在“人文研究”领域中的几个问题:1, 存不存在“本来的孔子”?a,哲学系一同学的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b,越是古老、经典的文本,解读的维度就阅读,应为经过历代的层层解读,文本的内容已自身在成长,意义不断丰富,聆听“大道”,经典的原始的“道出”作用;c,不光经典文本,自然景观亦因观赏者不同而显出不同的风貌,与人相关的自然,只要人投入其中,便与人一同“成长”。2,人文真理是相对的,无法摆脱偏见的吗,并且无法沟通的吗?基于共同生存体验的“可沟通性”、“可理解性”可化解这一点。都是“人”,除了用具有相通达的生存体验

4、来界定同样是人之外,没有其他途径。a,承认人有唯独属于自身的神秘的“生存体验”,人生具有神秘的维度,无法被语言完全的表达。b,但只要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是无法在公共间传递,并且,拥有此“生存体验”者自身因为缺乏将其道说的语言,他对这种“生存体验”也是无法“理解”的,只能够“经受它、相信它、践行它”。“神秘”的保有程度取决于“理性”的探索程度。c,因此,“理性”和“信仰”不可偏废,人的理性程度决定了其探入意识深层的程度。d,“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清晰划分,很重要。公共领域中,要说明白的话。只有在公共领域中人找到了恰当的位置,私人领域才会向人敞开。(文本2,维特根斯坦)3,人文研究应始终立

5、足当下、个人的生存体验及现时代民族、国家、人类总体的生存境遇,即使“历史解读”也不能忘却“现实关怀”。4,尽管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力图达到自然科学的数量化、客观性,但由于其研究对象摆脱不了“解释学循环”的特点,所以,社会学者应具有更多的人文素养。(幸福指数?消费主义,数量经济。)六、哲学探索便是典型的寻求“解释学真理”的过程,寻求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在“空间时间”双维度上的理解,进而“转化”自身,寻找决定意志选择的终极规定性,“意义充实”。A, 哲学,philosophia,“爱”“智慧”;动词,而非名词;是对“意义”的追求,而非科学体系。B,以“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说明哲学这种对“智慧”的爱恋

6、:(文本1)C,电影“楚门的世界”对“洞穴比喻”的映射D,对“洞穴比喻”解读的多重含义1,自由与理智;理智照耀自由;萨特,人即使在被绑缚中都是有自由的,墙,自由是命定的;但自由却有程度之分。2,智慧之爱:每次遇见新的真实,惊奇、畏惧、习惯、爱恋、渡化解释学境域之转化,智慧之爱实乃爱自由、爱自身、爱生命、爱寰宇万有。3,人生有终极,生存有根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追寻,才可获得。(幻灯片6,大学;可结合孔子“一以而贯之”之道,解说文本最后一段,一旦窥见真实,便不愿活在琐碎之中)(哲学王;苏格拉底式哲学家;潜意识;酒神精神)七、科学对现时代人类自身理解的重要性A,人有关世界的观感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的

7、看法强烈地影响着其生存观,旨在揭露客观真实的科学成为人类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1,儒家:生机宇宙观;2,道:“满全自然”观;3,佛:因缘轮回观;4,基督教:上帝创世观;B, 与此紧密相关的,科学的世界观对人类“伦理”观念的冲击(“因果决定论”与“自由意志”;基因伦理学;消费主义);科学、技术的积极与负面效应(历史决定论,乌托邦)C,中国独特的历史境遇,“科学”与“民主”八、因此,要从解释学哲学的视角来对“科学”整体作出审视,将人类追求“客观真理”的过程纳入“解释学理解”式的哲学考察。在这里,不要将科学理解为逻辑系统、知识综合、改造世界的工具,而要理解为人类特殊生存活动,理解为“文化”(有其产生、发展、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考察科学的历史来源、逻辑结构、思维方法、价值蕴含、功能。而这便是科学史、科学哲学课程所要探索的目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