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43063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板.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1 总则1.1 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医院系统安全监管工作, 切实做好医院的安全管理、 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确保在重大事故发生后, 各级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人员应急处理工作迅速、 高效、 有序地进行,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指导意见, 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全国救灾防病预案、

2、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的规定, 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院的医疗安全管理、 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重大事故按成因主要有火灾、 地震、 治安、 长时间停水、 停电、 水污染、 集体食物中毒、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和放射事件( 意外照射、 放射源污染和放射源丢失) 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等。医院灾害事故定性为突发公共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分别按照国家、 省的有关应急预案进行分级和应急处理。1.3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的方针, 贯彻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 整体联动, 信息畅通、 反应及时, 措施果断、 加强协作的工作原则, 保证在重大事故发生或者可

3、能发生时, 各部门能及时、 准确、 有效地实施预防、 控制和救治措施, 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和蔓延,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财产安全。2 组织体系各科室要在院部的统一领导下, 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 开展医院重大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工作。医院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指挥组织体系包括: 各部门和科室成立的灾害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专家组、 现场应急处理领导组以及后勤保障等。2.1 医院灾害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 组织、 协调、 控制和指挥工作, 各部门和科室无条件服从。2.2 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专家组负责提出救治方案、 咨询建议、

4、技术指导和事件评估工作。2.3 院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灾害事故现场设立应急处理指挥员。由现场行政领导任总指挥, 统一指挥、 协调灾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工作。2.4 各科室既要负责本科室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又要在其它科室发生灾害事故时, 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 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起相关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发生灾害事故的医疗科室负责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 人员疏散、 转移、 救治、 配合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救护车驾驶员和担架队负责现场伤病员转送。各级临床科室承担伤病员的救治任务, 必要时在院部的统一指挥下, 派出医疗队参加院前救治,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拒绝救治和收治伤病员。检验科

5、承担伤病员救治所需血液的供应工作。3 灾害事故防范措施灾害事故防范坚持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负责本单位灾害事故的防范工作, 具体工作包括: 3.1 建立组织。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成立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灾害事故的安全防范工作, 检查、 指导灾害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组织网络体系。3.2 制定预案。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分别研究制定应对火灾、 地震、 治安、 集体食物中毒、 水污染、 长时间停水、 停电和

6、放射事件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应对方案; 分别研究制定灾害事故时门急诊、 病区人员的疏散、 转移和救治等方案。3.3 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消防安全制度、 治安防范制度、 灾害事故报告制度、 污水处理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病区防火制度、 水、 电管理制度、 考核奖惩制度等, 并落到实处, 常抓不懈。健全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安全管理机构、 应急处理组织、 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3.4 完善规范。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程序, 明确人员疏散、 报警、 指挥程序以及现场抢险等程序, 做到分工细致、 责任到人。3.5 组建队伍。建立

7、若干个医疗队和抢险队伍, 医疗队负责本单位医疗救治和参与其它灾害事故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抢险队伍负责本单位灾害事故抢险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均应主动及时到达现场, 投入救灾抢险和医疗救护工作。3.6 培训人员。安排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参加各种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培训, 定期组织本单位安全组织网络人员和全体人员进行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知识、 技能培训, 并定期组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3.7 设施完备。新建、 扩建及装修改造时, 其基础设施及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的防火规范及其它有关防火设计要求, 并报当地公安消防机关审批后方可施工, 施工期间, 必须

8、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消防工作要求, 工程竣工后, 必须经公安消防机关验收合格, 方可投入使用。要按规定和规范配备消防安全设施, 并定期更换, 确保有效。在公共场所等处设置消防安全、 转移疏散有关标志标识和应急设备, 确保要害部门、 部位消防安全标识、 设备设施的齐备和完好, 确保紧急疏散通道畅通。在病区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护面罩、 应急照明设备和辅助逃生设施。3.8 加强督导。将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作为督导检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经常组织督导检查, 定期组织自查自纠, 并主动邀请安全生产监管、 消防、 劳动保护、 电力、 供气和供水等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指导。3.9 抓好宣教

9、。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宣传灾害事故防范和疏散、 转移、 逃生途径和方法, 并向门急诊、 住院患者发放消防安全知识、 应急疏散路线图, 使每一个就医患者和陪护人员掌握预防、 疏散、 转移和防护知识。3.10 划分区域。根据不同部位的灾害事故划分危险区域、 救治区域和安置区域。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区, 病房、 门诊等火灾危险性大、 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 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极限的防火分隔, 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备。4 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报告4.1 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各级医学学术团体和其它有关单位。4.2 责任报告人各级卫

10、生行政部门、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 包括临时工、 合同工) 、 就诊或住院的病人和病人陪护人员。4.3 报告程序灾害事故发生后, 责任报告人应立即向总值班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 也可按照单位规定的报告途径和受理机构进行报告。发生灾害事故的医疗卫生机构经核实后迅速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火灾、 治安、 刑事等案件时应同时向”119”、 ”110”和”120”报告。当灾害事故定性为突发公共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分别按照国家、 省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5 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措施当发生人员伤亡的灾害事故或灾害事故严重威协生命安全、 严重危害公众

11、身体健康时, 应采取以下应急响应措施。5.1 人员疏散、 转移病区医务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应急预案和病区人员疏散、 转移方案, 组织患者和现场人员疏散和转移。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 要求按确定的路线疏散、 转移, 必要时还要帮助其它患者的疏散、 转移。对于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 分别按本单位应急预案和病区人员疏散、 转移方案规定要求, 由医务人员和抢险突击队的人员负责疏散、 转移。在疏散、 转移时, 应采取必要的防护、 救护措施。人员疏散、 转移至安全区域。5.2 抢救医务人员应立即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 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5.3 抢险医疗卫生机构抢

12、险突击队, 以及病区医务人员都有抢险的责任和义务, 在专业抢险队伍和人员未到之前, 在疏散、 转移人员、 抢救伤病员的同时, 组织人员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控制险情。5.4 区域划分医疗卫生机构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划分危险区域、 安全区域和抢救区域, 发生灾害事故后应立即划分区域, 将疏散、 转移出的患者安置在抢救区域, 其它人员安置在安全区域。5.5 检伤分类急救人员对抢救区域的伤病员立即组织抢救, 并安排专业人员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 即按轻、 重、 危重、 死亡分类, 分别以”蓝、 黄、 红、 黑”的伤病员卡( 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 作出标志, 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

13、部位, 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5.6 救治与病员安置急救人员、 发生灾害事故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队以及其它医疗救治力量, 对检伤分类的伤病员立即进行后续救治工作。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应立即确定病员安置医疗机构或安置区域, 以便及时分流病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有义务接收转送的伤病员, 并承担救治责任。5.7 设立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应急预案规定, 设立灾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 统一指挥、 协调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和其它应急处理工作。5.8 专家组活动根据灾害事故的类别和特点, 立即组建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专家组并开展活动, 确定救治方案, 负责咨询建议、 技术指导和事件评

14、估工作。5.9 病人转送负责伤病员的转送工作, 按指挥部确定的病人分流方案将伤病员转送至指定的医疗机构, 途中继续进行抢救和治疗, 送达指定医疗机构后办理交接手续。5.10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根据灾害事故性质, 必要时现场指挥部应立即安排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 分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评估, 进行样品检测, 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5.11 血液供应采供血机构应按指令和医疗机构需求, 及时提供血液及制品。5.12 组织安抚发生灾害事故的医疗卫生机构应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安抚工作, 明确伤病员家属安抚地点, 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5.13 信息收集、 反馈和发布必须在开展救援工作

15、的同时, 立即将人员伤亡、 抢救以及参加救援力量等情况报告现场指挥部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现场指挥部、 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机构每日要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 医疗救治进展等, 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和医疗卫生机构需求, 卫生行政部门和现场指挥部应将伤病员数量、 分流情况、 救治情况、 危害因素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并答复请求报告的事项。信息发布由当地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均无权发布。5.14 应急响应终止灾害事故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 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 危害因素得到控制或消除, 无续发或二代病人发生, 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 或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领导小组可宣布灾害事故应急响应终止, 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5.15善后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及时组织善后处理工作, 其主要工作包括: 组织后期评估, 进行表彰奖励, 依法责任追究, 发放抚恤和补助, 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救济物资的处理, 申请保险理赔。6 保障措施6.1 组织保障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健全管理网络, 制定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