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长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成为了家长、教师、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新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从长期与中小学生、家长的接触和各类报刊杂志以及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受市场经济及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我国当代中小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自尊心,较强的竞争意识以及高远的志向。但同时,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独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这也是当今中小学生的普遍心态。加之学生本人主观愿望常会与来自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现实的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还有来自诸如学习、考试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压力,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
2、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感到心理紧张,抑郁导致他们心理障碍、心理失常及其它心理疾患,学生厌学、逃学、缀学甚至于犯罪等现象也将在所难免。年龄较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伴随着身体的急剧发育成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如性成熟,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分析水平的提高,情绪不稳定易于兴奋和消沉,他们渴望交友,渴望独立,而现实却往往不尽人意,由此会引起心理适应不良、性意识混乱、自我意识发展超前等,这里即有朝气蓬勃令人可喜的一面,又有易闯祸使家长担心的一面。难怪有人把中学时期称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医治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开展心理治疗很有必要。那么,怎样才能搞
3、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家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教育方法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态度等等,无一不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水平。一、 帮助孩子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心理障碍易造成心理危机和心理上的崩溃,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很难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因此,要教育孩子自觉主动地明确学习目的,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努力悦纳自己、他人及社会现实。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时常会遇到烦恼,要帮助他
4、们从不愉快中找寻和感受可悦纳的因素,并与他们一起去努力改变那些不良因素,尽力站在客观及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待自己、看待现实。三、 帮助孩子学习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孩子的情绪波动大,这就需要家长引导他们冷静分析,想方设法寻找解决的办法,逐渐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不感情用事。四、 帮助孩子逐步与他人友好相处。 他们与别人相处时,容易走极端,他们有时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的估计别人,容易孤僻不合群。因而会感到不顺心、不如意,常会为嫉妒而烦恼。家长就必须注意教育帮助孩子,对人要以诚相待,不卑不亢,要善于理解和帮助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解人意、受人欢迎的人。五、 教育孩子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学生。 有的家长认为,保持心理健康就是给孩子自由,就是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实是对心理健康的误解。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而不是不要法纪法规的约束。因此,家长一定要教育子女在严格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从事各项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是一个新的课题、新内容。因此,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从而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共同教育网络。特别是学生家长,应根据孩子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想尽办法对症下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心理环境,真正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