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学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42948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轲刺秦王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荆轲刺秦王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荆轲刺秦王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荆轲刺秦王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辑: 陈玉华审核: 徐玉兰2009年 月 日 周 版高 一 语 文 学 案GAO YI YU WEN XUE AN荆轲刺秦王 【学习目标】:(为重点)1.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2.掌握兵、穷等文言实词。掌握文言虚词:以、乃。掌握通假字:说、反、振、还、卒。3.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4.背诵“易水送别”段落4.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学习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具体研读第一部分;【课文预习】:字音荆轲( ) 拜谒( ) 戮没( ) 濡缕( ) 谬误(

2、 ) 偏袒( ) 扼腕( ) 厄运( ) 怯懦( ) 淬火( ) 猝然( ) 忤逆( ) 铁杵( ) 拊心( ) 创伤( ) 变徵( ) 瞋目( ) 陛下( ) 惊愕( ) 箕踞( ) 目眩( ) 剑鞘( ) 图穷匕现( )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 。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 。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 。4、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 。 5、卒不起意 卒,通 。 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 史书,记载了东周至秦并六国时的史实,作者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汉代 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遂沿用至今。全书共三十三篇,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

3、,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书中所载多为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那一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其文长于说事,善用譬喻,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描写人物形象也极为生动,在我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初读印象1、 朗读课文,注意特殊字音和断句;结合注释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2、 结合课文人物,说一说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梗概。【提问导思】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4太子丹求

4、“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体会本文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学习方法】: 诵读法 、探究合作法 【课堂导学】:、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文言知识课堂训练】:1、找出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现象,指出并归类(1)进兵北略地(2)函封之(3)前为谢曰(4)其人居远(5使使以闻大王(6)太子迟之(7)发尽上指冠(9)群臣怪之(

5、10)乃欲以生劫之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殊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4)燕王拜送于庭(5)秦王购之金千斤(6)取之百金(7)皆为戮没(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9)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0)臣乃得有以报太子3、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 (涕 古义: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 古义: 今义:生活穷困,经济困难) 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 古义: 今义:年长的人) 将军岂有意乎(有意 古义: 今义:有“故意”之意)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偏袒 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终已不顾(不顾 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第三课时【学习

6、目标】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掌握一词多意【课堂导学】: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方法导学】:阅读时,读者可从哪些角度较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1.分析作品对人物本身言行举止的描写;2.关注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性格变化;3.了解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课堂练习 一词多意1穷:图穷而匕首现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穷则独善其身 ( ) 则好游者不能穷也 ( )2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 )顾笑武阳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3见:

7、见陵之耻 ( )图穷而匕首见 (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4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丹不忍以已之私 (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使工以药淬之 (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 )5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 为变徵之声 ( )秦王善为秦声 ( ) 6乃: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聊曰 ( )乃今得闻教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7兵: 不得持尺兵 ( ) 不及召下兵 ( ) 秦兵旦暮渡易水 ( ) 课外延伸: 遥想荆轲我想,两千多年前的易水,一定是清澈浩淼;我想,两千多年前的易水河畔,一定是人迹罕至,荒草离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比现在冷得多的秋日,一群真正的男

8、子汉来到这里,他们将揭开一个震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悲壮故事的序幕。我想,荆轲不一定十分高大,一袭考究的古代礼服,使他应该像个书生。同行的秦舞阳也许显得更为威武,但眉宇间肯定没有荆轲那样的大度与豪气。易水汩汩而流,水边秋风萧瑟。在白衣白冠的送行者们的簇拥下,荆轲,就像是一朵巨大的白花的花蕊。这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必定死去,无论他是失败还是成功。都知道这个书生一样的勇士将要对抗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驾驭那个国家的不可一世的帝王。尊贵的太子丹早已经哭得像个泪人,高渐离的筑声只能是一声声的呜咽。这群白衣白冠的人们在为一个活人送葬,而这个必将死去的人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我不知道此时的荆轲,心中是否存有一丝恐惧

9、。可我听得出他留下的歌声慷慨激越,看得到他远去的背影从容潇洒。不难想象“环柱而走”的秦王是怎样的一种狼狈。手执利刃的荆轲雄姿英发,像是在追杀一个血债累累的逃犯。瞬时间,一个帝王的尊贵与威严被一个平民的勇敢击得粉碎。于是,庞大的王权统治的金字塔,就在一个平民的勇气下瑟瑟颤抖;于是,一个平民的生命与一个帝王的生命,在一对一的角斗中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也许,荆轲更爱读书,而不是击剑;也许,荆轲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武士,而只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也许,仅仅是一种偶然。历史,终于成了我们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的这个样子。王宫大殿的地板上洒满了荆轲的鲜血,他的脸色由于失血过多而显得苍白。

10、但“身披八创”,已经变成一个血人的荆轲依然在“倚柱而笑”。他笑那个不可一世的帝王,笑那些丑态百出的群臣,笑那些杀人工具般的武士,笑那些林立的刀剑!这是一种怎样奇绝的笑容啊!面对着死去的荆轲,秦王“不怡者良久”。我不知道,这位未来的始皇帝此刻在想些什么。但他应该知道,人与人是平等的。一个平民的勇敢,就足以撼动他自以为传之万世的强大帝国。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易水边渐渐远去的荆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的前面是死亡,但那也是生命的辉煌,生命的永恒! 答案:词类活用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5。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11、 6。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7名词作状语,向上 8。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9。形容词作状语,活着特殊句式1。判断句 2。判断句 3。定语后置句 4。介宾结构后置句 5。省略句6省略句 7。被动句 8。被动句 9。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无法)10固定句式(有以,有用来的方法)古今异义 1。眼泪 2。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3。品德高尚的人 4。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 5。袒露一只臂膀 6。不回头一词多意 1 极、尽/ 处境困厄/ 不得志,不显贵/ 穷尽,完结2 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 回头看/ 拜访/ 难道,反而3 被/ 显露 / 接见/ 看见、看到4 介词,因为/ 介词,为了/ 介词,用来,凭借 /介词,用/ 连词,来/ 连词,表修饰关系5 被/ 发出/ 弹奏,演奏6 连词,于是/ 副词,才/ 代词,你的7 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士兵,武士/名词,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