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42554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7.琵琶行(并序)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剖析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职到九江郡当司马。左迁,贬官、降职。九江郡,隋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唐时常以谪官充之,有职无权。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别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铿铿是京都流行的乐音。明年,第二年。湓浦口,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面。湓浦,又叫湓江,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省瑞昌县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湓,pn。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问

2、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本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嫁给一个商人当老婆。倡女,歌女。善才,当时对琵琶乐师的通称。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贾人,商人。贾,g。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命酒,吩咐摆酒。快弹,痛痛快快地弹。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自己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间辗转流离!悯然,忧愁的样子。漂沦,漂泊沦落。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我从京城贬职出来,已有两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听了她的话,深有感触,这天

3、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酸苦。出官,京官外调出任地方官吏。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恬,tin。迁谪,左迁贬谪。谪,zh,降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因而撰写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因为,于是写。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歌,作歌。凡,共。言,字。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琵琶女其人以及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我们学习时要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跟诗一一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三、五句(“问其人委身为贾人妇”“曲罢悯然

4、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三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目的是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十分必要。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夜我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瑟瑟抖动。浔阳江,长江流经浔阳郡境内的一段。荻,多年生水边植物,形状像芦苇,秋天开草黄色花。瑟瑟,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设宴饯别,拿起酒想要喝,却没有音乐助兴。“主人下马客在船”用了互文。主人,白居易自指。管弦,借代音乐。管,笛、箫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酒喝得不痛快,凄凄惨

5、惨地将要分别,茫茫的江水里倒映着一轮明月。 诗首段六句交代了时间,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也就是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人物和事件,诗人给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伤感,何况又是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夜。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琵琶女的突然出现创设了恰当的氛围。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

6、,“主人忘归客不发”由此想见乐音的美妙。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循着声音悄悄地询问什么人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没有出声。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不知道声音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前后照应,表明这位演奏者也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

7、挑灯,重新摆起酒宴。回灯,重新掌灯。意即使灯芯加长,灯光更亮。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再三呼唤,她才羞答答走出船舱,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本段以上八句描写琵琶女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留下悬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感情。转轴拨弦,正式演奏前调弦校音的动作。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每弹一弦都在叹息,每发一声都露悲伤,好像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掩抑,低沉抑郁。思,悲、伤。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低着头随着手连续不断地弹啊弹,仿佛在尽情诉说心中那无限的伤心。

8、低眉,低头。信手,随手。续续,连续。“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出弹奏技巧的熟练。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幺。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这四者都是弹奏琵琶的指法,前二者用左手,后二者用右手。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白居易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的描写。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幺,yo。以上八句概写琵琶女自由弹奏的乐曲,最后一句引出下面重点描写的乐曲霓裳六幺,让读者粗略体会琵琶女演技

9、的高超。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紧扣了一个”情”字,写曲调的悲怆,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恢宏粗重,嘈嘈之声,好像是急风骤雨,小弦和缓悠细,切切之音,好像是情人夜半私语。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小弦指细弦。嘈嘈,轻轻告诉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形容声音浊杂粗重。切切,形容声音轻细且急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的声音,错杂成一片,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大珠小珠落玉盘”分别比喻乐声的浊重和清脆。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会儿间间关关,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欢快地婉转鸣唱

10、;一会儿幽幽咽咽,艰涩就像清泉在冰底下时断时续地流淌。间关,鸟鸣声。滑,形容乐声宛转流畅。幽咽,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暂,突然、一下子。下面“耳暂明”中的“暂”同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骤然间仿佛杀出一队铁骑,喊声震天,刀枪轰鸣。银瓶,汲水器。乍,突然。迸,溅射。铁骑,带甲的骑

11、兵。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终了,琵琶女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一下,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拨,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舫,fng,船。以上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

12、、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这是课文第二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琵琶女出场,第二层概写琵琶女演技,第三层是课文重点,具体描写琵琶女演奏霓裳羽衣曲六幺。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用文字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形象化表达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这首诗最成功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诗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迅速进入乐曲中的境界。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开始演奏的大概是她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因为诗人从那“掩抑”的琴声中听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诉说。接

13、着细致具体地写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这原是一件难事,但诗人写得很巧妙:他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像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第二乐段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第三乐段“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就在你心悸魄动之际,演奏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这段绘声绘色的音乐描写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逼真地描述琵琶女的

14、身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铺垫和渲染。真正是千古绝唱。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放在琴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收敛起面部怨恨的表情。沉吟,默默深思的样子。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敛,lin。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女子,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虾蟆,h m。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

15、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教坊、右教坊。第一部,意思是最优秀的一队。歌舞队、乐队古代都称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每弹罢一曲,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梳妆打扮完毕,标致的容貌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弹完一曲收到的红绡不知其数。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人舞女的丝织品。红绡,红色绫缎。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打拍子敲碎钿头银篦,吃美酒泼脏红色罗裙,一点

16、也不可惜。钿头银篦,上端镶着金花的银质发篦。钿,din,金花。篦,b,梳发用具。击节,按照乐曲节拍敲打,即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银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节,节拍。翻酒污,泼翻了酒被玷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等闲,随随便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姨,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颜色,这里是容貌的意思。故,陈旧、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门前冷冷清清,来往的车马越来越稀少,年纪大了,只好嫁个商人做他的老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商人只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