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409256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_8_3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原告:苗,男,34岁,汉族,公司职员,家住本市四方区花家胡同20号。诉讼代理人:胡,本市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田,男,36岁,汉族,公司职员,家住本市四方区花家胡同21号。请求事项1请求法院依法判处被告赔偿全部医疗费、误工损失费和伤残补助费;2请求法院判处被告拆除影响原告家采光的非法建筑;3请求法院判处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费4万元。事实和理由被告田和原告系前后院邻居。今年3月,被告在房屋改建过程中,不顾邻里关系,新建的房屋后檐离原告家的前窗只有半米,严重影响了原告家房屋的采光。原告多次同被告交涉,被告均置之不理。今年4月1日,原告再次找被告交涉时,被告态度更为恶劣,不但不听原

2、告交涉,反而拿起铁锨铲原告,原告躲闪不及,右脚跟踺被铲断,虽经住院治疗30余天,仍然留下残疾,行走不便,经鉴定为三级伤残。以上事实,有证人的证言,医院的诊断证明书,以及司法鉴定室的鉴定报告为证。被告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给原告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现向贵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处。具状人胡年月日【问题】请根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和基本理论,从对执业律师法律文书规范化的角度,分析本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存在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本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存在下列问题:1基本情况部分存在的问题未写明原告和被告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正确的写法是,在原告的基本

3、情况后面加上“系田某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在被告的基本情况后面加写“系田某故意伤害案的被告人”(1分)。2请求事项部分存在的问题(1)对医疗费、误工损失费和伤残补助费没有写明具体的赔偿数额,因此不符合必须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的法律要求(1分)。(2)房屋采光被挡不是由于被告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1分),应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因此,一并要求法院判处被告拆除挡光建筑的请求不合适(1分)。(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解决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因此,本诉状中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费的请求也是不合适的(1分)。3事实和理由部分存在的问题对于损失的具体数额

4、没有叙述。应当具体写明共花去医疗费多少元,造成误工损失费多少元,后期继续治疗及伤残补助估计多少元(1分)。4结尾部分存在的问题(1)没有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应当写明:“依据刑事诉讼法第条、民法第条、民事诉讼法第条的规定,向贵院”(1分)。(2)没有写明本诉状的致送法院,应当写明“此呈四方区人民法院”(1分)。(3)具状人不应当写诉讼代理人,而应当写原告苗某,因为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代理人应当以原告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1分)。(4)本诉状中没有附注起诉状份数和相关证据目录(1分)。正确的写法是,在具状人之后写明:附:(1)刑事附带民事诉状份(2)证人的证言(3)医院的诊断证明书(4)医院的医药费收

5、据张(5)原告的工资证明一份(6)司法鉴定室的鉴定结论一份(1分,写出两项以上得分,两项以下不得分)【说明】解答此类题目一要熟记司法文书的格式;二要熟悉相关法条。本题涉及的法条有: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

6、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刑 事 附 带 民 事 判 决 书()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羁押处所等)。辩护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人民检察院以检刑诉字第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者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人民检察院指派

7、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人民检察院指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诉称(概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请求和有关证据)。被告人辩称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经审理查明:本院认为:。依照(写明判决的法律依据)的规定,判决如下:写明判决结果。分四种情况:第一,定罪判刑并应当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一、被告人犯罪,判处(写明主刑、附加刑)。二、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受偿人的姓名、赔偿的金额和支付的日期)”。第二,定罪免刑并应当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一、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二

8、、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受偿人的姓名、赔偿的金额和支付的日期)。”第三、宣告无罪但应当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一、被告人无罪;二、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受偿人姓名、赔偿的金额和支付的日期)。”第四,宣告无罪且不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一、被告人无罪;二、被告人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1份,副本份。审判长审判员审判员年月日(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书记员简要说明:1、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详细的核对,本文仅供大学复习参考。2、感谢法法网提供下载支持!3、刑事附带民

9、事判决书的案例中如果出现凶器,例如匕首等,一定要判决中注明没收,并且注明法条依据: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邹建章 2007年9月15日司考名师的两道卷四预测题, 刑事或民事的判决书, 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绿色奥运中体现的法的作用【邹建章】一:行政法:在我上课讲的原则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原则。1、行政公开原则二、刑法:今年注意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本类犯罪的几个共性:(1)本章犯罪容易形成特殊累犯

10、问题;(2)本章犯罪均存在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问题;(3)煽动型犯罪如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虽有教唆性质,但不以教唆犯论处。注意: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2、危害公共安全犯罪(1)本类罪的客体特征;(2)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既遂标准(尤其是放火罪);(3)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3、期待可能性理论。三:法理今年有可能出政治性的论述,类似去年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 三个至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2、 三个统一。(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

11、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法律职业人员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12、民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执法为民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司法、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坚持以维护、实惠、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法律职业人员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法律职业人

13、员要紧紧围绕党、国家、社会的大局开展司法、执法活动,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法律职业人员要自觉地把坚持执政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司法、执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说明:依法治国、公平正义2006年考查过。今年的重点是: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特别是执法为民很重要。和谐社会 “和谐”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指“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

14、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它指政治和谐,一种社会政治安定状态;它指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指社会伦理原则和思想方法。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理性、人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以和谐理念为主导,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内在的高

15、度统一性。和谐社会是社会关系得到全面有效调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关系的建立,是诸种社会规范、手段措施和工作机制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有效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中,法律及其调整机制已经成为社会调整的主要手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无法律则无和谐社会。理性的法律制度,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其次,必须确立实质法治。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的改造和重建,这意味着社会重构、个人重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建。只有依靠理性法律制度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确立实质法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所谓实质法治,是指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