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405330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8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2月目 录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培养模式2(一)基本培养模式2(二)课程设立2(三)培养特色3(四)学生选拔机制4(五)特殊培养机制5(六)勉励机制5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 培养原则6(一)培养目的6(二)培养原则6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培养方案9(一)培养目的9(二)培养规定9(三)专业核心课程9(四)教学特色课程9(五)筹划学制10(六)课程设立与学分分布10(七)重要课程培养矩阵14(八)重要课程专业目的实现矩阵14四、电子信息工

2、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培养平台建设15(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15(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15(三)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6(四)加强校企合伙,共建工程实践教诲中心16(五)加强国际交流为契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17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公司学习阶段培养方案18(一)公司学习目与规定18(二)公司学习培养模式18(三)工程专项讲座23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培养模式依照教诲部“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总体布置,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合培养、追求卓越”教诲理念,电子

3、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将以“重基本、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引思想,以“夯实基本、拓宽口径、注重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的,构筑通识基本教诲、专业工程教诲、综合工程教诲和创新创业教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诲、基本教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备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管理型”卓越工程师。(一)基本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科层次上

4、重要以培养应用设计型工程师为主。本科阶段通过组建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采用“31”本科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合计3年在校学习(含在校参加科研和工程训练),合计1年在公司学习以及做毕业设计,实行高校与公司联合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行学校、公司双导师制指引模式,由校内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导师与公司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人员联合指引。进入卓越工程培养阶段,为学生配备校内和公司双导师,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和公司生产实际需要选定适当课题或方向,指引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规定学生定期提交进展报告,进展报告中要反映学生学术成果,如设计报告、刊登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等。组织学生开展工程

5、学术问题交流,通过科研氛围熏陶,培养学生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摸索精神。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充分发挥校企合伙和双导师优势,指引学生在公司开呈现场实践和课题研究,可以实行设计解决方案并且参加有关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二)课程设立浙江大学对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学生实行分类、分阶段重点培养:对本科一年级学生实行基于大类培养通识教诲,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实行基于“宽、专、交”整合培养专业工程教诲,加强基本,拓宽工程人才培养面向,增强学生跨学科应用和社会适应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筹划从培养工程师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6、、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筑工程师必备知识体系、能力构造和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毕业达到160学分。培养方案中工科大类通识课程47.5学分,其中思政类课程11.5学分、军体类课程5.5学分、外语类课程9学分、通识教诲类课程16.5学分、计算机类课程5学分。在通识教诲类课程中建议学生修读工程训练、工程学、工程管理、工程伦理、工程设计、工程哲学、工程史、工程经济学、科技人才领导力开发、项目管理、创新与创业、团队协作与交流、个人职业规划、谈判技巧、电气工程导论、世界将来科技发展趋势等课程,培养学生关于工程基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实践等方面工程意识

7、。自然科学基本类课程27学分重要涉及卓越工程师所必须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工程技术类大类专业必修课程22.5学分重要是计算机类、机械基本类和电工电子类课程,通过上述工程基本课程群学习,使学生具备夯实理论基本,具备运用数学、物理等科学基本知识解释工程问题、建立工程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求解基本能力。专业课程共64.5学分,其中学科平台课程18.5学分,为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基本课程;模块课程7.5学分,分集成电路与电力电子二个模块方向,学生可依照自己状况选取其中一种模块,模块课中新技术讲座课程将邀请公司技术人员授课;实践类课程38.5学分,实践类课程与公司实习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独立实验课程和课程

8、内实验、课程设计,在校内基本和专业实验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阶段,集中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24周;通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筹划项目等方式,加强学生理解工程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当代工具,通过实验、分析、计算等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选修课程17学分,涉及设计类选修课程及其她选修课程。用“请进来”或“走出去”方式使学生在国内外公司学习这些课程,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先进工程师。(三)培养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具备如下特色:1.学生为主体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当

9、代教学理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在通识教诲基本上,开展电类基本课程整体化教学,将电路理论、模仿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解决等课程理论某些与实验某些进行整合优化,实行实验课程单独开设、单独考核,增长实验学时,综合性、自主性和研究性实验大大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培养五种能力塑造电气工程师,详细为通识课程与大类课程学习能力培养、专业基本课程与主干课程专业能力培养、公司学习阶段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毕业设计与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3.个性化培养在创新意识和自主实验能力培养基本上,实行专业学校与公司双导师制

10、,依照专业特点、学生个性制定每个学生个性化培养筹划,增长某些交叉课程、综合课程学时数,减少某些理论课程学时数,通过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公司生产实践和课题研究,强化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突出综合创新能力培养。4. 电力行业支撑面对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发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科优势与特色,立足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适应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行业需求专业人才,这种国家和行业需求对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也是一种重要支撑。5.社会化与国际化提出“实践教学社会化、国际化”理念,与国外知名公司合伙设立联合实验室,充分运用校友、科研合伙公司等资源,依托电力等行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全方位、多层面地运用社

11、会资源共同办学;与国外有关高校、公司合伙,派遣某些学生去国外进行毕业设计。(四)学生选拔机制申报、选拔时间:大2结束前完毕。选拔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选拔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引性教学筹划上重要课程成绩、实践环节成绩、动手能力状况。选拔环节:学生自愿报名,拟定面试名单,通过面试综合拟定成绩先进、动手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立志献身工程研究和创造创造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班。招生人数:依照“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学校批准人数,拟定招生人数。(五)特殊培养机制电气工程学院将以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为基本,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班,参加“卓

12、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学生在基本课程学习阶段将参加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本、信号分析与解决、微机原理及应用等15门特殊课程学习;同步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筹划,学生依照自己能力和兴趣兴趣,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项目、海外学术实习筹划、国内公司实习筹划;每个专业方向至少开设3门及以上工程类课程,聘请有5年以上在公司工作工程经历教师主讲,或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和本校教师联合授课。“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班特殊课程实行单独开班,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上进行整合与创新,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比例。(六)勉励机制1.为“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学生提供专门创新实验室,

13、并可在学校容许实验室开放时间内任意安排实验时间从事综合实验设计和调试。2.15门教学改革课程重要内容要高于相应普通课程,相应教学手段和办法不同于普通课程。学生完毕所有课程学习并获优良成绩,在科研创新上有成果学生可获得荣誉证书,同步享有电气工程学院免试研究生勉励绩点加分政策。3.完毕“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所有课程学习学生,学院将跟踪该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和参加科学研究、参加学科竞赛、参加公司实习等活动所获得成果,在符合电气学院免试研究生推荐条件前提下,“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具备优先录取权。4.勉励“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筹划项目,在同等条件

14、下,优先推荐。5.“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采用竞争裁减制,达不到最低原则或不适合卓越工程师教诲筹划培养学生将退出“卓越工程师班”,普通班先进学生可以通过选拔递补进“卓越工程师班”。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诲培养筹划” 培养原则(一)培养目的1具备夯实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本和外语综合能力;2. 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集成电路、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辽阔领域工程技术基本和专业知识;3掌握电力电子电路和装置、集成电路设计、运营、管理基本技能,具备在电力电子及其有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

15、术管理和知识创新综合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总之,按照本原则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学士,达到了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能力规定,可获得见习工程师技术资格。(二)培养原则1. 掌握普通性和专门工程技术知识,使用既有技术,理解新兴技术1.1 具备从事工程工作所需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相应国家通用原则1、2)1.1.1 工程科学以数学、自然科学、数学和有关自然科学为基本,掌握电气技术工程数学,如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记录,具备纯熟应用和计算能力。1.1.2工程技术涉及电气工程有关知识,涉及电路原理、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基本知识,侧重于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纯熟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编程,具备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能力。1.1.3 工程制图:熟悉电气工程有关原则,纯熟掌握基本工程制图和一次、二次电气系统表达办法。1.1.4 人文和社会科学:具备较丰富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知识。纯熟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专业技术有关沟通和交流。1.2 掌握夯实工程基本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