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403272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 托物寄情6.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物寄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本课中从植物,动物,静物,人物等多幅作品介绍了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之间的关系,书中例举了较多的图例,附上了文字说明,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从课本中得到教学重点的解答,但是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书中提及并不多,需要课堂教学引导的深入剖析。本课内容较多, 图片选取上,对教材有删减和增加,使欣赏重点突出。对其他作品只简要了解,让学生通过自学等形式去完成。学情分析:高二(3)班的学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且课堂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组织较好。学生会在课前预先做好小组的分配,做好相关内容的准备功课,能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

2、小组内的讨论,并积极回答。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和机制;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2、能力目标:理解个性自我与视觉图式之间的关系;3、情感目标: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经历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家如何借助其他事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学难点: 会体会作品之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了解教材所涉及的美术家的生平,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代表作品。 根据本课教学设计,制

3、作课堂教学用的PPT美术课件。学生课前准备:运用网络搜索课本相关的画家及作品,预习本课内容。讨论时的纸和笔。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葫芦娃,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这个作品对于很多人是动漫的启蒙之作。但是这个貌似很简单的动漫作品,背后可能也隐藏着深刻的寓意,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葫芦娃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正义一方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战胜了邪恶的一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葫芦娃”的故事在暗示中国曾经的抗日战争。七个各显神通的葫芦娃分别代表了当时中国七个不同的地区,让我们来逐一剖析一下,他们分别代表哪些地区?大娃的技能是:力大无穷,而且身体的块头能屈能伸。大家可以

4、讨论一下,他暗示了哪个地区?(提示:第一个被妖精抓住)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第一个葫芦娃指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最早沦陷的东北三省。二娃的技能是:千里眼,顺风耳。他代表的是中国的哪些地区?(提示:在动画片的剧情中,二娃并不是直接被妖精抓住的,而是被妖精毒坏了视力和听力,之后被爷爷医治好了,之后又被妖精抓走。)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二娃指的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通商口岸城市,这些城市是中国最早开始开眼看世界的地区,这些地区就是中国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重点对象。三娃的技能是:铜头铁臂,刀枪不入。他代表的是哪些地区?(提示:他打妖精的时间最长,而且妖精拿他完全没辙。)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三娃

5、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千百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个地方展开了最激烈的争夺。三娃暗示的就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四娃、五娃分别是火娃和水娃。这两个葫芦娃在剧情中一般都是一起出现,一起与妖精战斗,最后一起被妖精捉走。这两个葫芦娃指的是中国最大的两个省份:新疆和西藏。因为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温度最高的地方。西藏是众多大河的发源地。所以对应的是水和火的属性。六娃(隐身娃):隐身的技能其实很强大,他对应的是哪些地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隐身娃,指代的是在历史教科书中较少提及的一些地区,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又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的地区,比如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份。七娃

6、,他有一个宝葫芦,但是这个角色在剧情中很特殊,他一开始以反派角色的身份出场,与另外六个葫芦娃立场不同,并且相互对立。你们觉得这样安排剧情,七娃暗示哪个地区?学生回答:台湾。教师:葫芦娃在剧情的最后,安排了七个葫芦娃兄弟连心,最后合体变成一个葫芦小金刚,最后彻底打败了妖精。这就暗示着一旦“台湾回归,祖国大陆统一”将是一个非常强大巨人,矗立在东方。剧情中还有个老爷爷,他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他是个重要的角色,而且贯穿全剧,最终领导着葫芦娃打败了妖精。你们觉得这个“老爷爷”的形象,在暗示谁?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样一个陪伴着几代国人成长的文学动漫作品,原来里面包含了这么多深刻而有趣的暗喻。由此可见,艺术

7、家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不仅可以直观的表达,也可以通过暗示或者借助其他事物表达的手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托物寄情。2.讲解新课植物的人格化教师提问:母亲节、情人节等节日该送什么花?各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康乃馨,玫瑰花。问题:谁知道为什么要送这个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的花被附属了不同的含义,包含了人的情感在其中,这也就是所谓的“植物人格化”。谁还能举出相关的植物类型?学生回答:莲花,牡丹,还有国画中的传统题材:“四君子”。请学生简述“四君子”分别是哪四种,它们各自有什么秉性和品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梅(傲雪):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

8、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梅花以其“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 兰(高洁):以它那朴素、清香的品格赢得文人对其青睐、更有很多画家通过画兰花表达自己高雅的性情、崇高的志向与骨气。(比喻人品“清高”)。竹(虚心、劲节)(比喻“气节”)竹子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以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另外,竹子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也能给人一种无限舒适和惬意的感受,所以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菊(傲霜)清雅高

9、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风亮节、清雅洁身的象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直是文人雅士所向往的那种无拘无束、不受尘世沾污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梅兰竹菊”四君子,他们有着共同的风流傲骨,或清瘦冷清,或悠然不群,如同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未曾到达,心驰神往。所以我们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应学会去感受作者深深的君子情怀。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动物的人格化教师:除了植物有这样的品格和秉性,那其他的事物可以这样被艺术家所借用吗?出示安晚帖提问:画中的鱼和平时的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请联系作者的生平和当时作者的经历,分析这只鱼所包含的情感。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画中只

10、用水墨表现了一条鱼,这条鱼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白眼向人。八大山人朱耷,明室王孙,自满清立朝,他有一腔国恨家仇,不得不隐姓埋名以避杀身之祸。他画的这幅画,鳜鱼孤寂冷清且有点僵直,停住在深水中,鱼眼向上翻,白多青少;鱼嘴张而不语,一腔痛苦和愤懑可向谁言?!水深鱼寂,亦如他的生存境况。画上题了一首诗:“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用的是世说新语中的典故:谢万途经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滞著,纳而不流(指水只流进去,不流出来)。”朱耷暗示自己如鱼处于一潭死水,复明之希望渺茫,今后只有独善其身,保持崇高的气节。出示二马图 奔马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二马图 奔马,比较分析:动物没有人的情怀

11、,但是人常借动物来隐喻一些自己的情怀。二马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前边绘一匹橙白花斑色肥马,神气十足地迈着轻步;后边画一匹棕褐色瘦马,筋骨可见,垂首,疲惫不堪地跟着。画家通过不同的敷色与细节描写:给肥马饰以满身美丽斑纹,让其缰绳作轻松自如地垂落于地,突出展示肥马颇受主人青睐,随时重用,踌躇满志,;而瘦马轻染单一棕色,其缰绳则作缠绕于脖子上成一圈又一圈状,深情地暗喻着瘦马虽无人问津!这些正是当时元代社会的折射,也是画家思绪情意的深切反映。徐悲鸿的奔马,作于1941年,当时正是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

12、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第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所以便连夜创作了这幅奔马以激起整个民族的抗战之心。画中奔马动感十足,充满着冲击力,似乎正要冲出画面。因为他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也就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所谓“悲鸿奔马,同仇敌忾”!马是徐悲鸿驾轻就熟的题材,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画了不下千幅马速写,并仔细研究马的解剖结构,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细审其动态与神情。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

13、能力,将西画高超的写实技巧与中国画之笔墨结合起来。景物的人格化出示艺术家的卧室提问:它描绘了什么场景?画中的物品跟画家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凡高的艺术家的卧室,教材中已有说明,成对的椅子和枕头暗示他对高更的盼望。创作该作品的这段时期凡高住在法国南部一个叫阿尔的地方,几乎不和外人来往,而高更是他最亲密的朋友。此外,凡高没有按照传统的透视画法来描绘这间卧室,而是采用了平面化的手法,使人感到紧张和焦虑。画家细心地描绘这些物体,是要表现自己特殊的心情。这一点跟前面几幅画是一样的。出示星空作者如何借助这幅作品表达心中的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

14、知识和必要的背景材料说出对作品的理解)3.集体讨论、对比分析:出示怒吼吧,中国(1)这幅作品和前面的画有什么样的区别? 都是人物画,表达比较直接,没有多少拐弯抹角的成分,他们都具有风格简洁明快的特点。这组作品的特点是,a、画面上的形象不太依靠传统的程式或习惯性的符号(第一组作品所涉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其含义是相对固定的),而是美术家自己创造出来的;b、它们不是单纯抒发美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要产生社会效果,打动别人。(2)作者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种主题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必要的背景材料说出对作品的理解)总结:近现代革命性美术作

15、品中的激情渲染。中国近现代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列强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把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人民饱经侵略压迫之苦,而不得不奋起反抗。为了唤起更广大民众的危机感和革命意识,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其中尤其以新兴版画最为突出。30年代新兴版画诞生的时候,也正值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民族危机又一次加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的时候。作者们面对人民的苦难,怀抱深切的同情;对于社会黑暗,他们愤懑痛恨;对于中华民族的命运,他们深感忧患。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激发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起去反抗和战斗。4.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都会把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入进去,而这些又通过作品达到了新的升华,从而成为了全人类可以共享的精神。所以我们要掌握艺术家常用的象征或者隐喻手法,并在欣赏时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去理解作者的情绪或者情感,这样我们就能在既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达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的目的,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从教材中的图例入手,从植物-动物-静物-动画,逐步递进深入,分析解读美术作品和艺术家人生经历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