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39905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申报序号 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作者姓名冯 杰电话86910855所属市区 县西安市高陵县手机13772085230工作单位西安市高陵县高家小学单位类型事业单位邮政编码710200稿件标题天天都是助残日学科类别品德与社会使用教材及出版社未来出版社年级三年级第几册第六册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依据:本篇教学设计的题目是天天都是助残日,属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献出我们的爱心主题之一。二、 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

2、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2、教学理念: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寓教育于活动中,将亲身体验、读故事、知识竞赛、看录像等多种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地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感受残疾人的生活的不易,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种种关心,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品质,认识到帮助残疾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3、教材分析:天天都是助残日是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献出我们的爱心主题之一。这一活动主题分为“认识残疾人”、“走近残疾人”、“我们来体验”和“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几个部分。教材

3、意在让学生理解残疾人生活的难处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懂得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学习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4、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情况优越,所以,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思想状态;况且,在生活中对残疾人接触较少,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甚至还有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存在。5、教法学法:借鉴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即掌握学科结构的态度或方法便是“发现”。要求教育对象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价值。根据本课教材内容,我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社会生活为

4、主线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在环境的设计上,以布兰斯福特为代表的“抛锚式教学”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例,他们主张把学生引入模拟的故事情境中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换位体验”这一活动版块。小学生非常愿意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将学生置身于“自己就是残疾人”这一教学情境中通过换位体验游戏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易,激发学生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情感。三、教学目标:爱心的培养,是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儿童的整个发展进程之中。三年级的孩子已知世事,更富同情心,更易于爱心的培养,但现在的学生

5、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情况优越,所以,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思想状态;况且,在生活中对残疾人接触较少,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甚至还有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存在。针对这一现状,对他们进行关爱残疾人的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在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的困苦,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关爱和尊敬,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培养学生的爱心以及社会责任感。(2)在行为习惯方面:让学生对残疾人不歧视、不嘲弄、不欺辱,要体谅残疾人的不便,主动关心

6、帮助残疾人。(3)在知识与技能方面:a、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初步了解我国残疾人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b、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获得信心的能力。(4)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参与换位体验活动,聆听残疾人故事,看一些助残的视频和资料,使学生从多方面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认识给予残疾人关爱和帮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四、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尊重残疾人,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五、教学难点: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心落实到实践中去。六、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1.课前布置学

7、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一些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感人事例,通过问父母或者上网、看报、看电视等途径了解社会关心残疾人的一些知识。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体验参与的真实,参与的辛苦,参与的快乐。2.教师制作课件、收集视频、残奥会的图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师:大家觉得这段舞蹈精彩吗?(学生回答) 师:然而,表演这支舞蹈的却都是聋哑人,大家都知道聋哑就意味着他们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他们却将千手观音演绎的如此精妙绝伦。我建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地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孩子的探究热情,为顺利的创设情境做好铺垫。现在同学们把书翻到56页,今天我

8、们来学习天天都是助残日(二)讲授新课1、走近残疾人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残疾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他们需要人们的理解、关怀和帮助。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残疾人呢?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呢?生:(聋哑人、盲人、智障、肢残等)师: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残疾人的资料?生:回答并齐读课本56页小资料。学习课本57页两个故事,谈谈感受。(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设计意图:给学生了解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对残疾人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起为什么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播放幻灯片配乐(隐形的翅膀):教师独白:在我国,目前有6000多万残疾人,他们有的看不见蔚蓝的天空,有的听不到亲人的呼唤,有的必须

9、借助机械的力量才可以行动,可是他们却是那么勇敢、顽强,忍着伤痛,含着眼泪,微笑着,努力着追求着,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残疾人、认识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2、体验残疾人生活 师:是呀!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勇敢赢得别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生活中看似简单的事情,他们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和艰辛。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残疾人的世界,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活动一:盲人找座位活动二:单手系红领巾(2)体验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残疾人的不便和痛苦,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对残疾人的帮助意识逐步加深 (三)关心残

10、疾人,关爱残疾人师:是啊,几个小小的体验,已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聋哑人、盲人,以及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种种困难,为了使残疾人生活有保障,减少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国家和社会纷纷向残疾人伸出了关爱的手。国家在公共设施和政策方面为残疾人的发展提供方便。你都知道哪些?(学生回答:盲道、纸币上的盲点、残疾人通道、残疾人福利厂等) 教师补充并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让学生知道关爱、关心残疾人是政府的行为、更是社会的行为(四)我们应该怎样做师: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倡导民众去关心、爱护、理解、尊重残疾人。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去做的呢?视频:助残特辑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

11、如果你的身边有残疾人,你怎么做?(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投影:平等、关心、理解、尊重、心灵上的呵护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视频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体验舞台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助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那么,我们国家6000多万残疾人,他们只在这两天需要关爱吗?引导学生回答:让我们伸出温暖的手,献出我们的爱心,把我们最最真挚的情、最温暖的爱送给每一位残疾人,让每一天都变成助残日。板书课题:天天都是助残日(五)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在汶川地震中,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地震的伤害,在一瞬间由一个健全人变成一个残疾人,在世界助残日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让我们用亲手制作的爱心卡,为灾区人们送上

12、祝福。学生制作爱心卡,背景音乐响起。(六)作业1、向身边的残疾人送上节日的祝福。2、给灾区人民寄去爱心卡。(七)板书设计: 天天都是助残日理解 尊重 关心 平等八、教学反思:我在进行本课的设计中,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以此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的艰辛与不易,产生同情之心去帮助、关爱残疾人。这样的设计巧妙地把品德与生活课堂融入了学生生活之中,有效地把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一)始于生活 整合资源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现成的资源,来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展开教学。上课伊始,我就把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

13、蹈节目千手观音“请”进了课堂,学生当得知表演者竟然是一些聋哑演员,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起了儿童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学习本课的兴趣。又如,在教学“我们应该做”一环节时,我引导学生搜集身边一些残疾人事例,让他们设想:当这些残疾人走上马路、进入超市等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一个个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此时,学生的交流是真实的,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残疾人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自然地把课堂引向生活。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联系了实际,课堂成了学生对真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的场所,为学生走向生活开辟了通道。(二)走进生活 快乐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

14、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本课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课程理念。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换位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盲人、手残之人,充分体验盲人走路的艰辛,手残之人料理生活的困难,从而激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之心。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现在全社会都很关心残疾人的生活,但残疾人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生活困难。请同学们设身处地想想,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好点子、好创意帮助他们解除这些困难,同学们纷纷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15、这一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出谋划策之中达成了。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参与活动和文本的学习中享受到了快乐的体验。(三)融入生活 延伸课堂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不易,从而燃起了学生的同情之心,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想法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给灾区人民制作爱心卡,比一比,哪个学生在“关爱残疾人”方面是做得最棒的。巧妙地延伸了课堂,把本课的教学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目标由此实现。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希望同情、关爱、尊重残疾人的情感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纵观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