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39736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经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经济.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过程 (1)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最初,人类仅仅简单地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比木石工具坚硬、锋利,由于比较贵,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4)

2、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还安装了犁评。(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6)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灌溉工具有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耕作方式: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和灌溉工具:战国 都江堰(四川,成都平原成天府之国)、郑国渠(关中,陕西)汉代:关中井渠法,关中规划合理,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三国:翻车(马钧)唐:设置渠堰使;北方已经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

3、工具。在长江流域,还发明高转筒车。宋: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第一:基本线索: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第二:名称来源: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名。第三:内容: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即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生产方式: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争取他们的劳动。第四: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

4、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赋税制度:(l)编户制度 (2)租调制 (3)租庸调制 初唐:在均田

5、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调法。规定: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帛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叫做“庸”。国家有事增加徭役,加役15天,免去调,30天租调全免。每年额外加役最多不超过30天,遇到灾害。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减免租、庸、调。(4)两税法 (5)方田均税法(6)一条鞭法 (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

6、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祖,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 东汉:九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5三国: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6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7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8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9金:

7、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租税。 10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11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人口:一、古代的人口政策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基本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为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人既是劳动者、生产者,也是封建国家征税和为之服兵役、服徭役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封建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繁殖的政策。不仅如此,封建国家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

8、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家强大的象征。国家鼓励,促进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发展,但长此以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乱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只有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增长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发展都会起延缓作用。二、古代人口流向(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

9、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4)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5)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高潮主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末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至两宋。 靖康之乱后三、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1)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

10、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四、影响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战乱;如唐末安史之乱后的北民南迁;(2)民族迁移(往往受先进生产方式的吸引); (3)政府政策的指导,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接受汉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开垦,生态破坏较严重,诸多北方人民南迁至长江流域。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

11、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落后性、分散性、封闭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私有土地的出现历史作用: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

12、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在我国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的历史趋势。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

13、到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第二次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迁到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南宋人民的斗争,打击了南宋王朝,阻止了金军前进;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南宋时南方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上等田每亩可收五六石,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

14、表明南方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南宋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海外贸易的发达,这些也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东南的转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三是经济中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了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的转移。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

15、流向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少量投放市场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家庭手工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一)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