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39733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1 所谓“学科建制”: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3 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著名大学,其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4 高等教育价值的选择历来就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观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5 劳动和专业技能教育既包括:(基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术教育),也包括与专业和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规范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提出的。6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

2、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7 教育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12、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13、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人才性质不同进行的。14、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

3、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者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15、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度性的构成状态和作用方式。又可具体分为较多类型,如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高等学校的运营体制等。17 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19. 高等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制度一般可以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高等

4、学校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一所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高等教育制度是以学术性为本质的高等教育机构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26“ T 型人才”:“ T”上的一条横杠代表知识面,下面的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 T 型人才”也就是知识既博又专的人才。27“ X 型人才”:的第一个含义是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的人才;-第二个含义是其掌握的两门专业知识,必须有明显的主要交叉点、结合部。28、高等教育体制:对高等教育制度而言,高等教育的宏观体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体制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其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规则,也就构成了

5、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9 高教管理体制:指与高教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 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 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它实际上体现了一国在高教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前两者被称为高教的宏观管理体制,后者被称为高教的微观管理体制,即高校的管理体制。30 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31 学位制度: 就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 而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32 招

6、生制度 :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33教师的聘任制度: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教师职务的聘任包括任聘资格的认定,采取何种聘任方式,聘任期间的考核,以及聘满是否续聘、解聘和缓聘等等。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34分权制:一般是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

7、制。35、高等教育学术制度:高等教育制度是以学术性为本质的高等教育机构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36 所谓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就是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它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教育活动组织的权力。37 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主要指由高校内相互联系的不同权力和职责主体所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基本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系。我国高校大多是校系二级结构,部分规模较大的学校是校学院系三级结构。39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40 微观高等教育结构

8、:主要指高等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41 高教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高教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相互关系。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教的构成状态。我国高教授予哲、经济、法、教育、文、历史、管理、理、工、农、医和军事学等12 个学科门类的学位。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教构成状态。能级结构指具有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高校大致分三个能级: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专科院校。地区结构指高教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它的两种模式为:梯度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模式。4

9、2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学位。43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授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和业余高等教育;根据授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44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1 、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 、以本

10、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 、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45地区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而高校在各地的数量分布状况,不同形式的高校分布,不同等级高校的分布,不同专业点的分布等则构成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50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54、高等学校学生:是中国对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的统称。56、学习方法:是指高等学校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方法。57、专业:是高等学校以社会职业分工和学科分类为依据,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专业的形成: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