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39573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7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doc(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 医 诊 断 学 146/146第一章 绪论1.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2.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辨病)和病案书写等内容。(一)诊法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

2、状、病形、病候者。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诊病(辨病)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三)辨证“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

3、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证候”严格地说,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

4、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四)病案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如实的记录。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从外知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5、(二)见微知著“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灵枢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素问“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难经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6、。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三)以常衡变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素问“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 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别的。这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4.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

7、在周礼便有:“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的记载。公元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到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难经则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神圣工巧的技能,并特别重视脉诊,其所提出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历史上最早的病历。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以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总

8、结了汉以前有关诊疗的经验,将病、证、症及治疗结合,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被公认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他通过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伤寒杂病论在疾病的分类上基本作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水平,至今仍沿用其整体模式。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的诊病学术思想,记载于中藏经中,其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为精当。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代的有关医籍中,对于传染病、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已有比较翔实、具体的记载,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

9、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肘后备急方还记载有“初唯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人内。”这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可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

10、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如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滑寿的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刘防著幼幼新书,论述望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金元四大家在诊疗上各有特点,刘河间诊病,重视辨识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诊病,主张“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

11、,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顺逆,不可得也。”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明清。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清代李延罡的脉诀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

12、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149幅。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清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清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等,也都有一定成就。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清陈士铎辨证录分叙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

13、七百于证,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清喻嘉言寓意草提出了极其具体的议病格式,喻氏的议病格式,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值得参考。提倡先议病后用药,但更重要的是所谓议病用药,实质就是在诊察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清程国彭医学心语认为对疾病的诊察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辨证的切脉不真,浮沉迟数不分清的缘故。明张景岳指出,诊病有其总要,即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八字而已。明清时期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立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并重视察舌、验齿等诊法在辨证上的意思。薛生白的湿热条辨、余师愚的疫

14、疹一得、吴鞠通的温病条辨选用叶天士经验,创温病的三焦辨证法则。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对于热病之辨证颜舌,经验可贵。以上记载了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明清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出现了不少对于传染病诊疗的专著。如明卢之颐的痎疟论疏,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专论白喉的著作有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等;麻科活人全书郁谢麻科合璧麻证新书麻症集成等,均为论述麻疹的专著;王孟英的霍乱论、罗芝园的鼠疫约编,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辨证,均有较详论述。近百年来,编撰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专著,如有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是集历代医家论舌于一书。上考灵枢素问,尽探各家,并附彩图122舌,墨图6舌,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陈泽霖的舌诊研究、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尤其是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撰,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5.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具有整体性的变化。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和谐协调,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否则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