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394423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要点.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领点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看法考点: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达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门路。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术,影响人们思想看法的活动,都拥有教育作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必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经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学校教育制度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必定的制度。b。制度化教育选

2、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成立近代学校系统。名词解说: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拥有层次结构的按年纪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长到大学,并且除了一般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含合适于整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很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种学校。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盛行的标记是:清代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所尊崇的理想是:教育不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以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

3、的趋向二战此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1.增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连接2.增强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浸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种类日趋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益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社会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早期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到西周成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系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四书被作为教课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照,明

4、朝此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向来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命令废科举开学堂。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系统: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有文化涵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着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巧。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忠于统治阶级刁悍的军人,重申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注,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2.文艺中兴3.近代教育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达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盛行,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供给了物质基础。/变化表此刻:1.国家增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涉,公立教育兴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广泛实行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

5、法,以法治教世纪此后的教育考点:二战此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生化b。教育的群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e。教育的现代化(简答)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选择,填空)考点:孔子主张“性邻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战事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课

6、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稀有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课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完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严实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迪式教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等”,即顺序渐进。(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嘲讽,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应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二、教育学的成立与改革(一)教育学的成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课论(1

7、632)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重申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峙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尔(1762),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以为人的心灵好像白板,看法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二)规范教育学的成立考点:规范教课的成立往常是以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为标记。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解说,最早始于康德。1835年,赫尔巴特第一版了教育学解说纲要,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以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把教课理论成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成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能够说是确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课上形成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

8、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重申少儿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环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课,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三、今世教育学的发展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要影响。第二章小学教育第一节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往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少儿。小学教育是基础教

9、育,是对全体公民实行的基本的一般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育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初步。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1840年此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1.逐渐明确了小学教育为一般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余国家凑近,采纳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3.逐渐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育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三)建国此

10、后的小学教育建国以后,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建国以来,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课改革的试验。教课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课方法,提升讲堂教课质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二、义务教育1、看法: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纳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少儿,少年一定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一定予以保证的带有强迫性的公民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行的基本的一般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育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2.义务教育的意义第一义务教育标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停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二义务教育表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升第三义务教育既能够保障公民基本

11、权益,又能够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行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985年5月,*中央公布了*中央对于教育系统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拟订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经过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课、实行、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作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1992年4月,国务院又赞同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细则,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更为详细,更为规范,也更趋于完美与成熟。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主旨表此刻三个方面:第一发展基础教育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义务

12、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行义务教育法共十八条,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实行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系统、办学条件、各方应执行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1.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一定贯彻国家的教育目标,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使少儿、少年在道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升全民族的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确定基础。2.义务教育的实行对象及年限凡年满6周岁少儿,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少儿的入学年纪可推延到7周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3.义务教育的学制义务教育能够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

13、年限往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向制。4.义务教育的管理系统我国义务教育推行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系统。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此刻一下三个方面:1、普及性2、基础性3、强迫性第二节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照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定义: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民对受教育者的希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如何的结果。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育什么样的人材的总要求。2、小学教育目的的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串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小学教育目的拥有导向作用拥有激励作用拥有评论作用3、拟订小学教育目的的依照A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一样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一样的教育目的。不一样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一样的教育目的。不一样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育的人各具特点。B 少年少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拟订小学教育目的,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要注意小学生年纪发展的阶段特点,尊敬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在考虑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