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39329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洛杉矶地震记录视频。1994年1月17日,

2、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了,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里。就在这片废墟中,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大声的告诉大家;谁再来深情地读一读;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对创造奇迹的父与子,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读,齐读。解释学生不明白的词语和重点词语。学生回答课文梗概。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一

3、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文中是如何评价的?(了不起的父与子)三、 详读课文,仔细品味1. 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当中,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描写,找出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做上批注。当父亲安置好母亲赶到学校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出示汶川地震图片,让学生对地震之后的一片废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营造出很紧张的氛围。当大家都绝望离开的时候,为什么父亲依旧选择坚持?(他对儿子说: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有很多人来劝父亲,可是父亲依旧坚持挖掘。有哪些人来劝?他们是

4、又是怎么劝的呢?你们能模仿劝阻的人的身份用他们的语气劝劝父亲吗?学生朗读,老师指点。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是如何回应的呢?哪位同学愿意当当这位父亲来回应他们的劝阻?父亲回应的时候,都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吗?(恳求、急切、崩溃)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你理解父亲的这种坚持吗?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

5、是恳求地问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父亲娃了很长时间,文中是怎么体现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谁愿意把这句话读一遍,简简单单只有一句话,却包含着很多的内容,看谁能够读出这些文字背后的深意。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

6、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父亲挖了38个小时,为什么这里要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而不是直接写他挖了38个小时?学生朗读,老师指点。(时间要读的有起伏,抑扬顿挫)父亲挖了这么久,都没有收获,你们想想,越到最后,父亲心中应该是越绝望的,但是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仍旧苦苦挖掘的呢?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哪里有血迹?(身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是)读好这个词这血迹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

7、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让父亲变得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呢?是啊,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谁来说一说?2.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当父亲挖了38个小时后,他终于听到了儿子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文1324自然段。也就是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儿子一直在黑暗中静静地等待着父亲的到来。你们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又是什么支撑年纪小小的儿子在黑暗和恐惧中度过来的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 谁愿意扮演父亲和儿子?故事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爱的奇迹!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给这篇课文换一个题目呢?说说自己的理由。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没错,彼此的信任和爱,才是支持这对父子最后灾后重逢的伟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