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383442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我见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课外阅读 能力提高 目前,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从而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学校影响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一是图书储备资源不足,来源渠道少。学生能接触到,阅读到的图书量远达不到新课标所要求阅读量。二是学校语文教学缺少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学生阅读习

2、惯较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词汇量少,语言枯燥平淡;语病、错别字、病句多。三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榨得只剩下的那一点可怜的时间,多用于休息和玩耍了。 二、家庭影响 :农村小学不比城里,尤其像我所任教的这所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村小,首先从家庭条件来说,多数父母要养活两到三个孩子,从温饱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已尚属勉力,哪还有余钱来照顾到孩子的精神需要。其次,70%的家长本身学历不高,在他们印象中,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他们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并一再叮嘱他们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就行。看课外书那是浪费时间。 三、自身原因 :在对我班

3、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上发现,认为看优秀作文选就等同于课外书籍的,占到二分之一之多。平时阅读内容是科普类的二人,童话、神话、故事类的六人,其他的四人。学生坦言,对名著,历史类,人物传记和科幻故事,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么是因为看不懂。 综上原因及现状看来,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着实堪忧。就此,我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读书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有利于他们更快地养成阅读的习惯,更快地获得各种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

4、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比如著名作家曹文轩推荐的少年儿童应当阅读的经典:红鞋子、长袜子皮皮、小王子、苏菲的世界、昆虫记,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等。 二、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自觉阅读 毕竟都是小孩子,而身边有充满着各种充满吸引力的事物,所以光有兴趣还是不能让他们静下爱闹的心来阅读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来树立榜样形象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老师自己爱上阅读,这肯定会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薛瑞萍老师就不止一次在她班级日志中提到,因着教师的手不释卷,学生对阅读各类图书也兴趣大增。孩子同时也需要鼓励。当他阅读的内容能够让他到同学中去炫耀,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认可,他自然也就有了主动去读的动力。而他在无形中也成为了其他学生的榜样,带动更多学生去主动阅读。在我带的这个班级里,每天我都会利用早读课余出来的时间让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背诵的古诗,让他给班里学生介绍古诗的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古诗的意思或他读后的理解与感想,如此既积累了知识,也给他们一个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机会。 三、利用身边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基于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方

6、面的不足,教师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读书。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找出三国演义中的原文片段和学生一起欣赏,在对比中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方面也让部分孩子读品读原著起了兴趣。在练习3中的处处留心里,编者又精心安排了一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学生在读后直呼不过瘾,趁此,教师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三国演义原著几本,趁热打铁,不需“推销”,学生一个个争相借阅。再如教学开天辟地和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教师也可见机向学生推荐一下中国的神话传说故事和西方的神话故事。这时,每两周一次的经典阅读课就显得不可缺了。学生读了,没有机会交流,那之前所做的

7、一切就事倍功半了。虽然还是说得磕磕碰碰,但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阅读的热情得到鼓舞。 而作为家长,则可每天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基于学历背景的差异,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可以有选择的和孩子一起看看电视。这里有许多适合小学生观看的节目。学生可以从这里了解到打虎的武松、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闹天宫的孙悟空即便是一则短小的公益广告,也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一次爱与孝的洗礼。只要家长对孩子对孩子看电视引导有方,相信孩子通过电视所增加的阅读内容会更丰富。 作为农村孩子,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身边有最原始的自然乡村风光,但是也正因为“身在此山中”,孩子们反而很少注意到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和物。不管是家长还是

8、教师,都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些有意义的农田活:比如帮着农民伯伯收豆子,种地,拔草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大人们劳作的辛苦,在劳动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在劳动中锻炼他们观察的本领。用眼睛去看万物的色彩,用鼻子去闻万物的气息,用耳朵去听万物的声音,用心去体会万物带给他们的感受,这也是一堂全身心参与的阅读课,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要来得生动的多。 四、教会孩子自己阅读 叶圣陶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阅读也如此。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教师在让孩子阅读的同时,更要教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由于现在可读的课外读物太多,而农村小学生除课内、课外的作业外,还要做部分家务活,时间有

9、限。所以,要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小学生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等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的书可用略读,还可浏览一些报纸、信息资料等。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二者相结合的原则,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这都是在教我们读书的好方法。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要摘抄下来,精彩短小的文章同样也可摘抄下来,便于日后深入体会。读后有所得就更应该把它记下来。 总之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是我们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粮食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重视。而农村孩子起点低、起步晚。我们更应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我们的孩子投入到课外阅读广阔的空间去,去自由的遨游,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