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与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37756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与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与反思:幼儿教育过程中的要求与尊重案例:午饭后的时间是孩子们自由的时间,他们会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在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起玩。但柏一航却是个例外。柏一航很珍惜属于自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里,自己不玩时,都会很小心的放进抽屉里。“我的玩具很贵的,别人玩的时候会玩坏的。”不过别人的玩具也是很诱人,于是柏一航就藏好自己的玩具,很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假如别的小朋友要玩自己的玩具而他还没玩够,他是不肯轻易放弃的:“我再玩一会嘛。小朋友不能这样小气的,老师说小朋友要大方。”假如遇上个大方的还好,要是遇上个“小气”的难免是一场纷争。不过时间长了以后,柏一航再去争抢的时候都是自己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

2、在他对手的那一边,并且都说:“柏一航是个小气的人。”柏一航委屈,来告状:“老师他们都不和我玩。”我一点也奇怪,“是嘛,那为什么呢?”柏一航撅着嘴巴不回答。“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办法吧,下次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给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有用的,要记住啊。”柏一航歪着脑袋,似乎明白,似乎又茫然。后来,又几次的观察,柏一航要玩别人的玩具,不在这么理直气壮了。有时候会忍耐着不去动别人的玩具,而是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下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要是不那么爽快的,就要碰钉子,或是讲条件。但至少他不会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共享”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当被全班小朋友当成“公敌”

3、时这感觉不好受。这是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也是个成长的过程。 活中的交往规则,当然也希望幼儿会有一定水准的大方和慷慨的表现。我们又将如何将它们转变为幼儿自己的发展与行为呢? “欲擒故纵”是一个并不恰当但却非常形象的比喻。也就是说,教师想要提出要求,却采取了等待、观察、尊重的方式;不是要让幼儿来达到教师的目的,而是教师来协助幼儿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教师的目的如何表达和落实呢?关键在于,在幼儿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上,渗透着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和影响。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幼儿的信任相信幼儿是个具有理性的、能够根据自己利益采取最有利于自己从而也有利用集体的个体;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幼儿的人格、天性本能的需要、各种天然或许不免幼稚的心灵的尊重;它包含了一种及其可贵的耐心对于幼儿经验、水平的耐心和对自己情绪的耐心。 其结果,在教育过程中造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师幼互动的过程。在这平等上表达出真正的尊重,也就是民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它们的对立面:发展、要求和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