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37643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大赛运动生理学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 三磷酸腺苷能量的间接来源糖、脂肪、蛋白质一、叶绿体和线粒体是高等生物细胞主要的能量转换器 二、ATP与ATP稳态 1.ATP的分解供能及补充 ATP ADP+Pi+E每克分子ATP可释放29.26-50.16KJ(7-12Kcal)的能量。ATP一旦被分解,便迅速补充。这一直接补充过程由肌肉中的另一高能磷酸化合物CP(磷酸肌酸)完成。CP释出能量用以将ADP再合成为ATP。 CP+ADPC+ATPATP 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 ),并释放出能量。A、三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 B、二磷酸腺苷和有机磷酸C、三磷酸

2、腺苷和有机磷酸 D、二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ATP 分解释放的能量被用于( )。A、水的吸收 B、肌肉做机械功C、兴奋的传导 D、细胞膜上各种泵的工作2.ATP稳态的概念机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维持其ATP恒定含量的现象称为ATP稳态。一方面,组织细胞存在高效能的ATP转换机制,即正常组织细胞中ATP浓度较低,但大多数条件下细胞内又能够满足各种生命活动较高浓度ATP的需求。另一方面,ATP稳态被打破,机体会迅速出现疲劳状态。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关键环节是( )。A、糖酵解 B、糖类的有氧氧化C、糖异生 D、ATP的合成与分解三、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一)糖代谢糖代谢-最主要经济快速能源

3、 70%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单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一部分合成肝糖原;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一部分被组织直接氧化利用;另一部分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因而,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每天从糖类获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 ) %。A、50 B、60 C、70 D、80糖的吸收主要是以( )为吸收单位。A、葡萄糖 B、麦芽糖 C、糖原 D、淀粉正常情况下血糖的去路有( )。A、有氧氧化 B、合成糖原C、转变呈非糖类物质 D、随尿排除体外( )是人

4、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 ( )1、糖原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但其含量的差异很大。例如,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克,运动员糖原储量可达400-550克。肌糖原既是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又是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许多研究表明,糖原贮量(特别是肌糖原)的增多,有助于耐力性运动成绩的提高。 糖贮存于( ) 部位最多。A、脑 B、心脏 C、肝脏 D、肌肉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

5、的主要能源。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标志。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运动员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 ),正常人空腹浓度为( )。A、糖元,60mg%120mg% B、血糖,80mg%120mg% C、血糖,60mg%120mg% D、糖元,80mg%120mg%肝糖原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 ( )3、运动与补糖 运动前3-4小时、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一方面,糖从胃排空小肠吸收血液转运刺激胰岛素分泌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6、;另一方面,可引起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运动前( )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 )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A.l2小时,2分钟内 B.34小时,5 分钟内C.12小时,5 分钟内 D.34小时,2分钟内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1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 ( )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35%-40%),服用量40-50克糖。运动中或赛中补糖应采用浓度较低的糖溶液(5%-10%),有规律地间歇补充,每20分钟给15-20克糖。运动前补糖可采用稍(

7、 )浓度糖溶液,运动中可采用稍( )浓度糖溶液进行补充。A、高,高 B、高,低 C、低,低 D、低,高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1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 ( )一般认为,补液中糖的浓度不能超过( ),无机盐浓度不应超过( )。A. 20g/L, 25g/L B.25g/L, 20g/L C. 20g/L, 20g/L D. 25g/L, 30g/L (二)脂肪代谢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女性分别为体重的 ( )。A、6 %14%, 12%14%

8、 B、8%14%, l0%14% C、6%14%, 10%14% D、8%14%, 12%14%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被大量消耗利用。 运动中脂肪代谢与糖代谢的比较:动员慢、耗氧量大、能效率低脂肪在氧化时比同量的糖类( )。A、耗氧量少,能量放出少 B、耗氧量多,能量放出多C、耗氧量少,能量放出多 D、耗氧量多,能量放出少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其特点为( )。A、组织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B、体内各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C、在机体缺氧条件下也可供能 D、氧化时

9、释放的能量较糖类或蛋白质多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占体重的10%20%。 ( )人类合理膳食的总热量有30%40%由脂肪供给。 ( )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能力摄入=能量释放+能量释放+能量储存 (食物)(做功) (产热) (脂肪)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减肥的方式一是参加运动,二是控制食物摄入量。选择较适宜的运动方式,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迪斯科”舞蹈等运动,均可以有效地降低体脂水平。水中运动减肥为近年来提倡的减肥方式。水中运动已发展到在水中行走

10、、跑步、跳跃、踢水、水中球类游戏等多种运动。 减肥运动量的设定 适宜:每周减轻体重0.45公斤(1磅) 上限:每周减轻体重0.9公斤(2磅) 具体措施为:运动频度:每周运动3-5次运动时间:每次持续30-60分钟运动强度:刺激体脂消耗的“阈值” 即50%-85%VO2max或60%-70%最大心率每周减轻体重0.45Kg较适宜,每周减轻体重l.5Kg为可以接受的上限。 ( )有训练者动用的脂肪供能的能力比无训练者强。 ( )从工作中利用的总能量来看,有训练者利用的脂肪供能比例与无训练者相比( )。A、完全相同 B、要大 C、要小 D、明显要高(三)蛋白质代谢 氮平衡食物中的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11、,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可忽略不计。蛋白质的含氮量约为16%,机体摄入氮排出氮量时,人体处于正氮平衡。 儿童、孕妇、恢复期病人以及抗阻训练期间的高蛋白质膳食者。机体摄入氮排出氮量时,人体处于负氮平衡。 超长时间运动、长期饥饿、运动性损伤和消耗性疾病均可造成负氮平衡。这时,氨基酸可在肝脏异生为糖,然后转化为糖原。 当长时间运动或饥饿时,糖的储备迅速减少,脂肪和蛋白质就作为其消耗时的能源。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成人最低生理需要量约为30-45克/天或0.8克/公斤体重。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组织增长及再建的需要,蛋白质的需要量为2.5-3克/公斤体重。运动员的蛋白质供给量比普通人高,目前认为我国运动员为

12、1.2-2克/公斤体重,优秀举重运动员蛋白质补充量每日1.3-1.6克/公斤体重,耐力性运动中,即使糖类足以供应机体运动中所需能量,膳食中蛋白质的补充量也应达到1.5-1.8克/公斤体重。正常生理情况下,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用在于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新修补。 ( )蛋白质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 )糖在氧化时所需要的氧少于脂肪和蛋白质,因而成为人体最经济的能源。 ( )在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可大部分转化为糖原或葡萄糖的器官是( )。A、心肌 B、骨骼肌 C、肝脏 D、肾脏四、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1、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 ATP ADP+

13、Pi+E CP+ADP C+ATP由ATP和CP构成的能量系统,其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ATP和C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特点:无氧代谢,不产生乳酸; 供能速度极快; 能源:CP; ATP生成很少; 肌中贮量少,最大强度运动持续供能时间短6- 8秒; 输出功率最大。意义:磷酸原供能系统是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数秒内要发挥最大能量输出,只能依靠磷酸原系统,如短跑、投掷、举重、足球射门等运动项目。属于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有( )。A、能量输出功率高 B、无氧代谢C、ATp生成少 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2、糖酵解系统:糖酵解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肌糖元+ADP+ Pi 乳酸+ ATP 1mmol葡萄糖共生成2mmolATP特点:无氧代谢,产生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 供能速度快; 能源:肌糖元; ATP生成有限; 用于2-3的最大强度运动 。在糖进行无氧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