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37036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使用(1-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 皲裂(jn) 叱(ch)咄 骈死(bng)B.吝情(ln ) 缥(pio)碧 辄(zh)尽C.沃灌(w) 衔觞(shng) 戾(h)天D.媵人(tng) 箪(dn)瓢 寥落(li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 清冽 嗜酒 折戟 阴晴圆缺 B. 凄清 泠泠 绮绣 环堵潇然C. 干戈祗辱 踌躇 不求胜解 D. 短褐 嘤嘤 轩邈 衔觞赋诗3.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搭配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吴均北魏B.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C.马说韩愈唐代D.水

2、调歌头苏轼宋朝4.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马说一文全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难遇明君,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不能知人善任的统治者实行有力地嘲讽和鞭挞。B.过零丁洋一诗通过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C.五柳先生传中写了先生的性格、志趣、生活等各方面,最能体现先生性格的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颔联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下列句子中语言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B.

3、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C.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即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 6.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但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B.当前,很多群众的法制观点比较薄弱,确实需要大大提升。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水平。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 D.食不饱,力不足。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浮生若茶茶叶因沸水

4、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的对释圆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释圆入定般坐着,静静地听着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什么也不说,仅仅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上来。”小和尚诺诺着去了。少顷,小和尚送来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年轻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见杯子里微微的冒出几缕水汽,那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释圆:“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释圆微笑不语,仅仅示意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吧

5、。”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呷了两口。释圆说:“请问施主,这茶可香?”年轻人又喝了两口,细细品了品摇了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闽浙的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年轻人听说是上乘的铁观音,又忙端起杯子吹开浮着的茶叶呷两口,又再三细细品味,还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说:“真是没有一丝茶香。”释圆微微一笑,吩咐门外的小和尚说:“再去膳房烧一壶沸水过来。”小和尚又诺诺着去了。少顷,便提来一壶吱吱吐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轻人俯首去看杯子里的茶,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随

6、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子里袅袅地溢出来。嗅着那清清的茶香,年轻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释圆说:“施主少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只见那茶叶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杂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升腾出来,在禅房里轻轻地弥漫着。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琥珀般的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到:“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的茶,茶叶就轻轻地浮在水面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的茶,冲沏了一

7、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叶就释出了它春雨的,夏阳的,秋风的,冬霜的。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就像温水沏的淡茶平静地悬浮着,弥漫不出它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脉脉人生的幽香!8.依次填入文中四处空格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清冽、炽热、醇厚、清幽B.清幽、醇厚、炽烈、清

8、冽C.清幽、炽烈、醇厚、清冽D.清冽、醇厚、炽烈、清幽9.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寻到释圆的真正目的是( )A.到普济寺求神保佑自己无灾难。 B.向释圆寻求解脱痛苦的办法。 C.到普济寺喝茶。D.来诉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不如死了一了白了。10.短文通过比喻,向“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讲述了一个道理是( )A.茶叶在沸水中浮沉释放幽香,喝了会提神。B.泡茶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C. 我学会泡茶了。D.茶叶在沸水中浮沉释放幽香,人生在坎坷中绽放花朵积累与运用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默写与运用(12分)11.按原文或提示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苏轼水调头但愿人长久

9、,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天涯若比邻。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 ,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戚戚于贫贱, 。(陱渊明五柳先生传)千里马常有, 。(韩愈马说)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12.仿照所给例句写两个句子(2分)例: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仿写:生活是什么? , 。三、阅读理解(30分)(一)与朱元思书吴均(14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10、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水皆缥碧( ) (2)横柯上蔽( )14.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水皆缥

11、碧,千丈见底。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17.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4分)18.作者在欣赏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用原文回答)(2分)(二)送东阳马生序(14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12、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6分) 无从致书以观 ( ) 媵人持汤沃灌 ( ) 烨然若神人 ( )色愈恭,礼愈至 ( ) 援疑质理 (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1.文章从哪几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22.你从读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四、写作(50分)23、请以“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作为开头,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字数不少于150字。(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