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体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体积.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体积一、重视体积、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不但是学习体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教材用1课时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体积和体积单位建立的过程。如,体积概念的建立。先利用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小实验:把一个土豆、一块小石块(比土豆小一些)放入同样多水的两个杯子中。通过直观的水平上升高度不同的情况,由学生已有的土豆占的地方大的生活经验,发展为:土豆占的空间大。接着让学生描述火柴盒、铅笔盒、鞋盒等非常熟悉的物品,哪个占的空间大,把学生对物品大小的经验和占空间的大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占空间大小的含义。
2、再介绍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再如,认识1厘米3时,找出生活中大约是1厘米3的物品,认识1分米3时,用手比一比、1分米3有多大,认识1米3时,用三根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一个1米3的空间等。这些实验、观察、描述、想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体积、体积单位建立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体积和基本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二、让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自主探索过程。如:探索长方体的体积,首先让学生用40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搭成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搭成的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等,整理在表格中,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探索正方体的体
3、积时,首先让学生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计算长和宽都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然后试着计算长、宽、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在学生计算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知识背景下,学生自己总结出正方体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教材设计和数学学习,不单是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了计算公式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样得出的计算公式,是学生自己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如:计算洗衣机包装箱体积的过程中,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在计算挖地窖要挖出多少立方米土的过程中,了解土石方的知识;在解决木箱能装多少小麦的问题中,认识容积的概念,学习容
4、积的计算;在解决水箱能装多少立方分米水的问题中,认识升和立方分米、毫升和立方厘米的关系。这些内容的设计,既是长方体、正方体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又是新知识的学习、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长方体、正方体计算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有利于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本单元内容安排6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体积和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土石方、容积计算等内容。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包装箱问题的综合应用活动。本单元教育目标是:1、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认识体积的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的
5、实际意义;知道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3、在建立体积概念以及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第1课时,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认识体积,教材设计了四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安排了一个小实验:把一个土豆和一块小石头分别放入两个有一样多水的杯中(石块明显小于土豆),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面的变化。
6、通过放土豆的杯子中水面升的高,说明土豆占的地方大,进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大。二是让学生描述火柴盒、铅笔盒、鞋盒哪个占的空间大,在此基础上,介绍体积的概念。三是让学生观察两个用不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判断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概念,同时,体会到一个物体体积的大小,不能只看宽和高,要看这个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引出体积单位的认识。四是认识、感知、体验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认识1立方厘米。教材直接给出1立方厘米的概念和字母表示,并呈现了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图,接着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结合熟
7、悉的实物进一步体会1立方厘米的大小。第二,认识1立方分米。教材直接给出1立方分米的概念和字母表示,接着通过让学生用手比一比1立方分米有多大,帮助学生认识并体验1立方分米。第三,认识1立方米。同认识1立方分米一样,也直接给出1立方米的概念和字母表示,接着设计了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一搭的活动,看一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教学时可以让几名学生实际钻一钻,看最多能钻几名同学,帮助学生加深对1立方米的体会和认识。问题讨论是关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讨论。设计了下面分别是什么单位?它们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的问题,并呈现了1cm、1cm2和1cm3的三个图形,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面积
8、和体积是三种不同的计量单位,1cm是1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1cm2是边长1cm的正方形的面积,1cm3是棱长1cm的小正方体的体积。第2课时,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及体积计算。教材首先安排了用40个1cm3的正方体搭长方体的活动。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活动安排了三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小组合作,用4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交流各组搭出的长方体。第二,把搭出的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等数据整理在一张表格中。第三,总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字母表示。在这个环节,教材设计了议一议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启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长宽高,
9、总结出计算公式后,介绍公式的字母表示。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搭长方体、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使学生亲身感受所搭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但体积相同。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并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安排了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长方体砖,给出了砖的长、宽、高,提出了先估计一下,再计算的要求。估计的目的,一方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利用一块实物砖,测量再计算。练一练第4题,设计了测量自己家中长方体物品的长、宽、高,并计算它的体积的活动,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3课时
10、,两个内容,一是探索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二是归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一般公式。探索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计算一个长和宽都是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这个内容,既是上一节课的知识的复习,又是正方体体积公式探索的问题情境。第二,计算长、宽、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先讨论:怎样计算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呢?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可以应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来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完成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第三,总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认识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字母表达式和a3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公式,教材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
11、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底面和底面积,然后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使学生了解: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底面两边的积。它们的共同点是底面积高。然后总结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并介绍这个公式的字母表达式,Vsh。第4课时,探索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在探索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时,教材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熟悉的洗衣机包装箱,并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805090的表示方式呈现出洗衣机包装箱的长、宽、高等数据。首先让学生了解包装箱上式子中的数据表示什么,再说说这些数据的单位是什么,最后自主计算。通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算包装箱的
12、体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计算出的两个体积数据是同一个包装箱的体积,所以360000立方厘米与360立方分米是相等的。接着提出想一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或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及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算。第二,通过观察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边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总结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直接让学生讨论推算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结论。第5课时,简单的土石方计算问题。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问题一,选择了李大伯计划挖地窖的事情,给出了地窖的长、宽、高,提出了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13、?的问题。设计目的,一是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挖出土的体积就是长方体地窖的体积;二是学会利用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生活中计量沙、土、石子等体积时,人们常常把立方米简称为方。问题二,选择了某村修一条50米长拦河坝的事情,呈现了标有数据信息的拦河坝示意图,给出了拦河坝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的拦河坝体积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修这个拦河坝一共需要土石多少立方米?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只要理解了题中文字表达的意思后,都可以自主解决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和图示中的数据信息,另外,给学生充分自主解决问题,表达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空间,让学生获得积
14、极的学习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第6课时,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问题一,首先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容积的概念。教材呈现了一个带盖的木箱图及长、宽、高等数据,让学生计算木箱的体积,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接着提出已知木板的厚度是0.025米。如果在里面装满小麦,能装多少立方米小麦?的问题,并呈现了箱子木板有厚度的示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箱子能装小麦的体积不等于箱子的体积。在学生讨论怎样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容积的概念,并鼓励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讨论:计算体积和容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进一步知道,计算体积所用的数据是从外面测量得到的结果,计算容积所用的数
15、据是从里面测量得到的结果。问题二,教材选择了计算水箱容积的事情,给出了从里面测量水箱长、宽、高的数据,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在求出水箱的容积后,说明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介绍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如果这个水箱装3/5的水,水箱中的水有多少升?这个问题直接用升表示计算的结果。练一练只安排2道练习题,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练习题。综合应用设计包装箱,安排1课时。设计包装箱是结合单元内容设计的综合应用内容。教材围绕设计包装箱这件事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发现问题(问题的提出)。教材说明了用纸箱分装牙膏和香皂盒的事情。呈现了已有长方体纸
16、箱和牙膏盒、香皂盒的长、宽、高等数据信息,给出了车间技术员计算出的这个纸箱能装400盒牙膏和这个纸箱能装135盒香皂的过程,另外,还直接给出了车间工人实际装时装不下135盒香皂的问题。这个环节设计目的,一方面减轻学生计算的负担,尽快进入后面的研究活动,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激发探求和寻找问题解决的愿望。活动二,小组合作,找纸箱装不下135盒香皂的原因,这对学生来说是既有兴趣又有挑战性的活动。教材提示学生用画图方法来说明装不下135盒香皂的原因。活动三,每个人设计一个适合装香皂的纸箱,并算出能装多少盒香皂。这即是对已有问题的解决,更是现实生活中用数学进行包装箱设计的摸似实践过程。页码 / 总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