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35713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所谓的归纳,是自己对准备内容的梳理,那么怎样提高归纳总 结能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很重要。总结,即在知识体系中划分出重点和要点,通过重点和要点把 知识的主旨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归纳,即是把知识进行归类,在知识间建立各种联系,使整个 知识体系组织得更有条理。知识通过总结归纳之后,无论是记忆、理解还是应用,都要轻 松方便许多。那么,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呢?学习中的总结归纳即是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重新组织并表达出 来,本质上是对大脑中已摄入知识(注意:不是对书中知识)进行再加 工的过程。大脑中积累知识越多,大脑在知识间进行联系和区辨的能力

2、就 越强,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就更轻松。因此,提高总结归纳能力,首先要多阅读,多积累素材,扩大 自己的知识面,见多才能识广。在学习中,如果只学了部分知识,就开始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或者,对知识还相当陌生,就开始总结归纳,此时,总结归纳出来的 知识结构未必对知识有整体性的把握,未必能很好地兼容后续要掌握 的知识。因此,学习的开始阶段,可不急于总结归纳,不急于下判断,作结论,保留部分知识的不确定性,保持对知识的开放状态。当对整个知识的理解更深入,自己站的位置更高以后,总结和 归纳才会更有条理。总结归纳更多是用在复习中对知识的回顾和重组,而不是一边 学习一边就总结归纳。写作的能力是总结归纳能力的

3、基础,因为良好的写作能力,其 背后体现的是良好的思维能力、良好的对思维中素材进行取舍和组织 的能力。当遇到好的文章、好的笔记、好的论述答题、浅显易懂的书籍 时,可对这些范本多观摩多模仿,并选择性地背诵一些,提高自己的 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在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平日里多思考一些这类的问题:一本教材,若自己来编排,该 如何确定目录顺序?若把知识向别人讲解,该从何开始讲起?该先讲A 还是B?当你这样思考时,你已在进行总结和归纳了。也可从模仿老师、他人或网上的笔记,把书上知识用目录树或 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逐渐过度到自己独立地建立出更加完善的笔记 结构。作业和考试中的一些答题,即是从大脑思维中选择和提炼

4、一些 知识,用文字写出来,这也是一个总结归纳的过程。但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并不主动对知识进行回顾重组,而是过 分依赖做题和测试来提高能力和成绩,是其总结归纳能力不高的原因。有时候你觉得看懂了听懂了,知识还未必是你的;正确地把题做出来了,知识也未必是你的;但若你说出来了,并且把他人说懂了,知识就肯定是你的了。经常和好友组队,互相向对方叙述书中的知识,互相检查和指 正。这是很好的学习手段,长期使用也能大幅地提高总结归纳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是比较基础的能力,其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练习了未必会马上看到效果。比较而言:答题或写作的方法更正式,较累,有严谨的评测体 系,若做得不好,容易伤害积极性;而组队互

5、相讲解的方法较随意,更有趣味性,表达得不好也不 会太伤人。而且经常和他人进行相互讲解模拟,不仅能提高总结能力,也 能提高用言语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当辅导学生学习时,不要简单地给对方评价:“你总结归纳能 力太低了。”所有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都可以扣上这样的帽子,但 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并没有什么帮助,也没有指出提高的方法。更具体更有帮助的评价是:“你对这本书上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完整”,或“你还没有区分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或“你在知识间 建立的联系太少太乱,缺乏条理,理解不深”,或“你写的这段话存 在这种那种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更为具体的分析,再提供具体的可行的方法和计 划,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

6、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最后总结归纳一下如何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总结归纳是对知识的再加工和重组; 多阅读,多积累素材; 注意总结的时机,不要在对知识还不熟悉时就开始总结; 多观摩,选择性背一些好的范本,并对其进行模仿; 多练习,既可用笔记和图表,也可口头总结,多和好友互助, 互相讲解; 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要想一蹴而就。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Q/A很喜欢王利芬老师主持的节目,她总能对在场嘉宾的观点用最 恰当的词语作归纳总结,有时连嘉宾都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 候,她总能用一些提示性词语作引导,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 能力?如何培养概括能力呢?谈几个实用心法。一、一句话记得大学

7、打辩论的时候,一直很喜欢“立论”这件事,但是那 时候最常做的就是高大全一二三,总想扯到一些很有学术高度和理论 深度的地方。然而那时候,我的辩论导师说:不行,一句话!最完美的架构,往往只有一句话!每一个交错争锋的战场,击溃对手的只有一句话!要一击必杀!那时候只是觉得,用一句话去击杀对手感觉确实有点酷,但也 是蛮单薄的,毕竟就像在知乎答题,如果不加上一点阐述、故事和条 件,仿佛自己的回答也变得质量没那么高了似的。但是一句话的原因其实是在于受众就是那样。人的注意力只能维持15秒(最新统计95后已经下降到8秒,低 于金鱼9秒),人能够接受的逻辑推演最多三句话,而能够在大众中 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的只有一

8、句话。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要解释三个逻辑和无数推演,而共产党的打 土豪分田地简直不需要解释了。这在商业上也依然成立,一句话概括你的定位,一句话说清楚 你的卖点,一句话讲明白你的商业模式,一句话归结市场痛点,一句 话说清楚你的差异化竞争力。所以首先,遇到任何东西,试着一句话讲清楚,这是一个习惯, 需要你反复练习。二、换位思考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情况是,A在长篇累牍、絮絮叨叨地说一件事情,B不耐烦地打断他,你究竟要告诉我什么!或者干脆一脸懵 逼的样子开始玩手机。这就是因为说的人时常没有弄明白一点:对方究竟需要听什么,我究竟要传递什么关键信息?这就是换位思考,就是同理心,就是在表达中精益求精,时刻 反思我

9、是不是太罗嗦了,是不是真的get到对方的点了?形成这种表达的自觉,是提升概括能力的基本意识。三、总分总中学写议论文的时候,都是要我们总分总。后来到了大学打辩论的时候,我发现总分总是最好的辩词展开 方法。我们的核心观点(底线)是:我们将基于三点展开。第一,论点1。原因是。所以论点1。第二,论点2。原因是。所以论点2。第三,论点3。原因是。所以论点3。所以综合以上三点,我方的核心观点是。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呢,那其实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总想先 听到观点结论,再根据自己对观点结论的感觉决定要不要听下去。而如果你一上来就是分述推演,观众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找 不着北的迷茫状态,或者急着想听结论的状态。同

10、理,你和别人的沟通也是这样,不要先说细节,而是应该先 说观点结论。不要担心细节展不开,如果对方对观点结论有疑问,自然会对 你的观点进行质疑提问,而这就是你展开细节的机会。可如果反过来,你先说细节,等到你说结论的时候,你不仅发 现对方不同意,而且问你的东西都是你已经说过的,只是他从来没听 进去而已。总分总、先抓住对方兴趣和注意力的语言技巧,是不断强化概 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四、沟通从倾听开始那么,如何更好的把握对方的意思呢?其实这里的核心是,不要以为把握对方的意思只是必要阶段, 它几乎就是你沟通的核心了。厉害的沟通者总是从倾听开始,在有效倾听的前提下去表达, 而一般人总是急于倒出观点和表现自我。厉

11、害的说服者首先是厉害的倾听者,能够把握对方的意思实质, 最终说服对方的其实都是对方自己心里的话。那么良好的倾听是怎样的呢?1、首先忘记自己,忘记你的立场、利益、情感、执念。2、认真倾听同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对方。3、不时换着法子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或者稍加提问,使对方更 愿意说下去。4、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判断对方的观点,更理清对方没有说的 东西,这个观点背后的立场、利益、情感、执念。倾听习惯的养成实在太重要了 !五、归结的公式那么该如何归结对方的话语呢?1、判断对方说的东西,是观点,还是论证。因为对方可能并没有学过沟通术,所以会说出一大堆东西,有 些是明确的观点,有些是支持观点的论证。那么这时候

12、你要把握的是,对方真正想向你强调的是什么,他 的结论,还是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关键理由。举例:“很喜欢王利芬老师主持的节目,她总能对在场嘉宾的观点用 最恰当的词语作归纳总结,有时连嘉宾都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时候,她总能用一些提示性词语作引导,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总 结能力?”观点是什么?王利芬老师善于用最恰当的话语总结嘉宾的观点。支持观点的是什么?很喜欢有时候嘉宾也不能2、核心逻辑+关键细节不论是观点,还是论证,到最后都可以这么概括:核心逻辑+ 关键细节。我们来看题主讲的这句话。“很喜欢王利芬老师主持的节目,她总能对在场嘉宾的观点用 最恰当的词语作归纳总结,有时连嘉宾都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

13、点的 时候,她总能用一些提示性词语作引导,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总 结能力?”核心逻辑是什么?王利芬老师的主持能力怎么这么好?关键细节是什么?抓住嘉宾的点、用最关键的词语去总结并引导。核心逻辑往往是大而化之的,是非常笼统的,就是说你大致模 糊地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但是这个意思好像并不“特别”。而关键细节则是这个核心逻辑成立的关键,也是区别于其他观 点的关键,是表达者最想表达的东西。比如这里题主最想表达的是概括的“准确”,最恰当的说法, 嘉宾弄不清时的提示,都是瞄准这个准确。所以你听人说东西时,大概的方法是:他大概想说的意思是?他最想强调的关键细节是?把这两个组合起来,快速地思考,中间有没有裂痕和

14、漏洞?如果 有,是对方逻辑问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自然地忽略了。这个其他原因就是你去深入理解对方或者问下去的关键。六、生活的练习概括能力一定反复不断的练习。下面提供几种办法:1、看中学政治书。也许有人说里面都是扯淡,但别说为了“洗脑”这些书都下了 很大的功夫,里面有很多非常凝练的话语。2、看报纸,各种社论,特别是南方系的社论,在概括和用词准 确说考究很多。3、看各种强队的辩词。4、阅读畅销的实用理论性书籍,注意不是学术型书籍,因为那 些书的作者多半没打算讲清楚,不过你读的时候也可以试着从云山雾 海中归纳总结圣贤先哲究竟想说什么。很多不错的心理学、商科、社论型的书籍,在用语精炼准确上 都非常不错。

15、5、不要光看,要多朗读朗读,形成这个“语感”。6、公文和评论写作。答主曾经在体制内多年从事领导讲话材料、公文、信息等的写 作,这些工作对用词的准确恰当推敲达到了极端的地步,错一个词都 可能带来政治问题。7、多画思维导图。七、王利芬如何做到请记住,王利芬不仅是一个主持人,还是一个知名的财经人和 创业者,她所接触的圈子和信息量是一般主持人不可企及的,很多时 候她的思考深度或认识广度未必弱于场上嘉宾。可是如果现在立刻让她成为法律类节目主持人呢,也能马上就 这样吗?所以你要想在某个领域达到这样的概括能力,先让自己成为这 个领域的专家吧。八、概括的边界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倾听中的概括能力是很重要,但是不要滥 用之。1、倾听应当是真诚有耐心的,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概括,就多重 复对方的话,或者就听不懂的地方多问问。但一次性提太多问题,或者一口气把对方一长段概括成一句(讲 半天,你无非是说),其实都有挑衅或者藐视对方的意味,这个 一定要慎用。2、概括只是为了表达和传播的需要,但是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 时候,并非越简单凝练就越好,很多时候要避免试着用一个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理论去概括,要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