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34859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三)一、选择: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蜡烛燃烧 . 水结成冰 . 铁矿石炼成铁 . 生石灰变熟石灰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空气 . 食盐水 . 氧化镁 . 石油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 氮气. 水 . 铝. 二氧化碳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氯酸钾 ( KClO3 ) . 五氧化二磷 ( P2O5 ) . 氧气 ( O2 ) . 氢氧化钙 Ca(OH)2 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没有空隙 .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

2、能直接构成物质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6.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锰 . 液态氧 . 高锰酸钾8.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 ) . 中子数 . 核电荷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原子量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 木炭. 硫 . 红磷. 铝10.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 . 氧气不易溶于水 . 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11. 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装药品 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停止加热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 . . 12. 酒精灯的酒精洒到桌面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的原因是( ) . 降低温度 . 隔绝空气 . 既降低温度又隔绝空气 . 改变了酒精的着火点13.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的是( ) . NO2 . KNO3 . N2 . NO1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氧化镁 (MgO2) . 氢氧化钙 (Ca(OH

4、)2) . 氯化钠 (ClNa) . 氯化铁 (FeCl2)15.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 反应都很剧烈 . 反应都需要加热 . 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 . 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16.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 试管 蒸发皿 量筒 集气瓶 燃烧匙 烧杯 . . . . 17. 氢气具有比同体积的空气轻的性质,所以可用于( ) . 充灌探空气球 . 做还原剂 . 做燃料 . 合成盐酸18. 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主要利用了氢气的( ) . 氧化性. 可燃性 . 还原性 . 稳定性19.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2H2+O2 2H2O

5、. Fe+H2SO4 = FeSO4+H2 . 2KMnO4 K2MnO4+MnO2+O2 . Na2CO3+2HCl=2NaCl+H2O+CO220. 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是因为( ) .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21. 化学方程式, C+O2 CO2 表示( ) .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 碳与氧气混合后生成二氧化碳 .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 在点燃条件下 12 份质量碳与 16 份质量氧气生成 28 份质量二氧化碳22. 下列实验操作

6、正确的是( )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 欲停止加热,用嘴吹灭酒精灯 . 用镊子夹住锌粒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 将导管插入单孔橡皮塞时,先用水湿润导管口23.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 . 加热-通氢气-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 通氢气-加热-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 通氢气后立即点燃酒精灯加热 . 停止加热后立即停止通氢气24.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氮气. 氧气 . 二氧化碳. 甲烷25. 工业酒精不能饮用,因含有一种有毒的物质,饮用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该物质是( ) . 乙酸. 甲醇 . 乙醇. 白酒26

7、. 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不装烟囱或虽装烟囱而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是( )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它能跟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 它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O-16,Mg-24,S-32,C-12)27. 下列化学式量正确的是( ) . 2H2O 2+12+16=20 . Mg(OH)2 24+16+12=42 . 3SO2 3(32+162)=192 . CO2 12162=38428. 某元素 R 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m 千克,某碳原子(核有6个质子和

8、6个中子)的质量为 1.99310 千克,则 R 元素的原子量是( ) . m 千克. . . 29. 在一定温度下,往 100 克硝酸钾的溶液中,加入 10 克硝酸钾晶体,则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会( ) . 不变. 变大 . 变小 . 无法确定(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Al-27,Fe-56,S-32,H-1,O-16)30. 今用一小块铝和一块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氢气恰好相等,则铝和铁的质量比为( ) . 1:1 . 3:2 . 27:28 . 9:28二、填空与判断:1. 判断: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2

9、. 判断: 氢氧化钠又叫苛性钠,这是因为它有强烈的挥发性.( )3. 判断: 在 10 时 w 克某物质完全溶于水后,形成 v 毫升密度为 克厘米 的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 10 时的溶解度是 ,此饱和溶液中该物质的质量分数是 ( )4. 填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该元素的名称叫( )。5. 填空: 在甲烷、纯碱、氢气、干冰、盐酸、熟石灰六种物质中,用于充灌探空气 球的是( ),可用于致冷剂的是(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的是( ),用于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6. 填空: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N+1 ,它的式量为 m . 则

10、 R 的 化合价为( ), R 元素的原子量为( )。三、多项选择:1. 下列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 稀硫酸 . 稀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硫酸钠溶液2.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 冰、干冰 . 煤气、沼气 . 石灰石、生石灰 . 乙醇、酒精3. 在CuCl2 和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铜. 锌 . 镁和铜 . 锌和铜4.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 . 碳和一氧化碳 . 氢气和一氧化碳 . 甲烷和氢气 . 甲烷和酒精5. 将足量氢气通过 a 克灼热固体

11、氧化物 MO , MO 还原为 M 。当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重,得 M 质量为 b 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O 为还原剂. 生成水的质量是(a-b)克. M 的原子量是 . M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四、实验题:1. 在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可用(一种)试剂除去碳酸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2. 在进行粗盐的提纯时,需要进行的主要基本操作是; 使用的主要仪器有。 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Zn-65,H-1,Cl-35.5)五. 计算题:1. 用 32.5 克的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Na-23,S-32,O-16,Ba-137,C

12、l-35.5)2. 已知Na2SO4 样品中混有少量 NaCl 杂质.今取该样品 7.5 克溶于水,然后逐滴加入BaCl2 溶液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沉淀物 11.65 克,求该样品中Na2SO4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Na-23,C-12,O-16,H-1,Cl-35.5)3. 20时,向 61.1 克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 73 克 10 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 2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 (2) 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 考 答 案一、1. B 2. C 3. A 4. B 5. D 6. B 7. C 8. B 9. C 10. D11. D 12. C 13. B 14. B 15. D 16. B 17. A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