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34302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 黄翰额南宁市邕宁区朝阳中学 胡英红 【内容提要】 “课堂动态生成教学”不仅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编写教案、依据教案、组织教学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师生生命活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来推进教学过程。以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与教学资源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及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决定教学过程。本文从精心预设,积蓄生成;创设情境,诱发生成;质疑探究,推动生成;巧对突发,把握生成;捕捉细节,有效生成等五个方面探索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的方法。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美”起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使语文课堂

2、教学充满生机。【关键词】 动态生成 语文教学绽放异彩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封闭、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成为教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所谓动态生成,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那么,如何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

3、探索,冀望同仁赐教。一、精心预设,积蓄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预”即事先考虑、计划、设计。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一堂课要解决什么主要问题,达到怎样的目的和效果,学生是否感兴趣,会提出哪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理解会出现什么偏差,教师又应怎样正确引导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形成“弹性化”方案,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遇变不乱,才能使高效的课堂教学最大化。 一次,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本想引导学

4、生总结出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可是这时有位学生却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应该懂事了,有主见了,可以学习了,可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他应该对自己负全责。 面对学生这样有理有据的回答,我静心细想,联系上下文,向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方仲永满足于自己先天的才能,没有继续后天的学习,使自己最终“泯然众人矣”,他自己应该负责任。方仲永的父亲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整天带着他四处拜访,而不让他接受后天的教育,使仲永“泯然众人”,因此其父应负主要责任。邑人得知方仲永年幼能作诗后

5、,以好奇的心态邀请他的父亲带他参加宴会,花钱请他作诗,使其父想到利用他的才能生财,因此邑人也应负一定的责任。 这样,学生的提问受到了尊重,老师的回答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整个课堂动态十足,洋溢着和谐的气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诱发生成 课堂中注重情境的创设,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教学不是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与悬念的行程,而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宜的情境,如通过实物展示、音乐、图画、影视录像等手段

6、来创设,让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学会体验,学会思考,学会想象,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张扬。 我在教学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课时,课前播放视频,展示一组母亲与自己的小孩的生活照片,让学生自由欣赏。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出亲情、母爱的话题。接着出示泰戈尔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走近泰戈尔,认识泰戈尔。还播放了课文的配乐朗读视频,引情入境,陶冶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下课时,还用多媒体播放美妙动听的音乐感恩的心的视频,并让学生们跟着视频音乐一起歌唱,让他们都学会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做一个对社

7、会有益的人。 这样的情境创设,引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共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了课堂资源的有效生成。三、质疑探究,推动生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质疑探究,真正建立一种平等对话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灵活自由的、动态开放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才会被激活,课堂才会不断衍生出丰富、鲜活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教学孔乙己,在投影出示孔乙己的图像,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孔乙己究竟叫什么名字呢?”其他同学

8、笑了,并不假思索地说:“叫孔乙己。”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好,就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反问道:“孔乙己真的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给他取的绰号。”我紧接着问:“他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会没有名字呢?”学生面对这种反常的情况沉思起来。我说:“孔乙己姓孔,但是孔乙己只是他的绰号,他实际上有姓无名,说明他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同时这个绰号也是对孔乙己迂腐可笑的嘲弄,对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学生们都在静静的思考琢磨。又有一学生问:“既然孔乙己穷困潦倒,那么,身材高大的他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呢?”我提示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了什

9、么?”其他学生说:“说明孔乙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站着喝酒,说明他生活贫困,经济拮据,地位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说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恐失去读书人的身份。”我接着问:“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有怎样的思想性格?”学生回答:“贫困而又懒得出奇,四体不勤,好逸恶劳,爱面子,总想摆读书人的臭架子。”我总结说:“在孔乙己看来,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是卖弄学问,炫耀读书人身份的资本,所以非穿不可。他的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他骨子里总是鄙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认为自己再穷,也总比干体力劳动的强,因此才不肯去找工作谋生。封建教育已把他培养

10、成四体不勤,懒惰成性的人了,这正是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在质疑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作多元的理解,让学生带着一种求知的热情与兴奋,投身于更为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激励,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意义。四、巧对突发,把握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它们就很可能生成有效地教学资源,使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次我正在讲有关对联的知识,一只小鸟没头没脑的误飞进教室来,惊慌中四处逃生,有时撞在半闭着的玻璃窗上,有时撞在窗柱上、墙壁上,还时不时跌落在课桌上、地上

11、刚才还精神不振的学生突然来了精神,正常的教学秩序立即被打断。有的喊:“开窗!开窗!让它飞出去!”有的喊:“不要抓它!不要踩着它!保护好小鸟!”有的喊:“大家不要骚动,否则它会更害怕的。”有的喊:“小鸟好像受伤了,怎么办呢?”两三分钟后,小鸟飞走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我抓住刚才的突发事件,请同学们拟一副对联,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致:“没头没脑一只鸟,有情有义一群人。”“小鸟偶闯入,师生皆关注。”“小鸟东西南北逃生,学生前后左右放行。”“关爱小鸟,彰显大义。”“患难见真情,呵护表爱心” 由于我灵活地处理了突发事件,适时地调整了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完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了更加丰富、更加灵动的

12、教学资源。捕捉“意外”,点石成金。课堂动态生成是无处不在的,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善于捕捉生成点,多创设一些生成的空间,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这样的课堂,才能呈现出勃勃的生命活力,绽放出奇异的光彩。五、捕捉细节,有效生成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只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在与努力促进学生的智慧、品质、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生成。每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教师对细节的成功处理。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关注课堂细节,敏锐地发现课堂教学的细节,

13、恰如其分地处理课堂细节,才能使课堂变得魅力无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并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我正和学生一起欣赏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然发现有一位学生不听课,背靠椅子,正低着头专心看什么,手不停地动着,不知在干什么。我想他肯定在开小差,搞小动作,便生气地走下去,站到他身边,可他却丝毫没发现。这时,映入我眼帘的赫然是一副简笔画: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天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简约的线条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雄浑寥

14、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画他所感悟到的画面。我很高兴,表扬了他,并把他画的画展示给同学们看,夸他会学习,把“诗”变成“画”,王维是“诗中有画”,他是“画中有诗”,希望同学们都能向他学习,边学边想诗词曲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当同学们都以惊羡的眼光望着他时,他也欣喜地笑了。这时我更明白了教师、教学、生命、生成的深刻意义。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是一切教学的要义。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点而进行的大胆尝试。让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美”起来,才能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让语文教学绽放异彩,使自己的工作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参考文献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复兴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2、吴永军:再论新课程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3、朱 荣: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 湖南师范大学,2007版4、郑金洲:生成教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版 5、杨彦利:中学语文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版6、陈秀玲: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兼机智和特点分析 教育科学2003版 7、范永红: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 山东师范大学2007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