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33735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篇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1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所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

2、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改革教法,为学生的学习指路导航 、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

3、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时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本期打算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

4、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作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处在和地方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课堂的精讲,势必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我的改革教法的第二步。 、提升课堂。就像作文一样结尾处的升华将会使文章大增色彩,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

5、给孩子增加习题的难度变化题型,提升知识的容量,以增强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举一反三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提升知识容量,达到学一而应千变之效,避免课堂上知识看似学会了,而考试考不了好成绩,总觉的没有学过这类题,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学活、学用。3、激活课堂。课堂要活起来,则要有新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将问题情境化,将规律法则幽默化(搬家交换、四则混和运算),风趣化,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画线段图),将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从直观形象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内涵。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指路引航。 自古以来,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

6、实不全对,数学中也充满着表现的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法上,我本期打算从三个方面去做: 1 、读数学。语文书是读出来,其实数学也是读出来的,首先,读数学书,所有的知识,内涵都包容在数学书里面,可过去我们有谁仔细的去阅读过,去思考过。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编者对知识的重点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点睛之笔。如果孩子仔细去品读,读通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知识点,读清每一个逻辑关系,那么你一定能学会、学好。引导孩子去仔细认真的去读数学书、多读数学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改变,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预习中。其次是读数学题,题读三遍,其义自见,读是思的前提,题都读不懂,头脑中就没有一

7、个清晰的印象,无从下手,所以,读题三遍是我以前的解决问题的要求,今后要扩展范围,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都要多读,要读出重点,读出出题的意图(如:2508这个算式中余数最大为几?),读出答案(25除以5与3的和,商是多少)那么你绝对不会做错。 、做数学。数学知识应用于习题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而好多孩子往往是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而变为习题则不会做了,或做错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做题的能力,做数学题是有技巧的,填空题,找准关键字词。判断题,看重点词是否有,(如: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互相平行),举特殊的例子,举反例。找理由,选择题,推理法,排除法。文字题,分段法。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分

8、析法,画线段图法等,让学生逐渐掌握做题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学生不仅将学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串成线,练成面,拼成体,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3、思数学。理性的思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学习,就得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去发动脑筋,发动思维,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清题中的来龙去脉,为促进孩子思考,本期我将以“讲数学,争当小老师”活动为契机,每天做完作业后,将作业完成好向老师或组长讲解一遍,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巩固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学会。 三、强化习惯,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

9、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另外,培优补差也是一项重点工作,班级中 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对于优等生鼓励去攻克难度更大思维含量更高的习题,对于潜能生则实行优先辅导、优先提问、优先作业批改的三优先政策努力缩小差距,使其迎头赶上,使我们4个孩子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2 执教x年来,最紧张、最忙碌、最辛苦的一届高三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对于高三的生活,我感觉是“怎一个“累”字了得”!期间有太多艰辛!当然也有很多欣喜。结合202X年重庆高考数学试题以及

10、学生反馈回来的成绩,需要我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探索,以希寻觅一条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的成功之路,用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来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 一、重视基础知识横向与纵向的整合,切实夯实基础 从2X年重庆市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今年的数学试卷起点并不高,理科试卷从总体来看,难度均在以往的基础上略有提升。理科虽然也是从考查基础知识入手,却是处处考能力,往往是从基础知识入手,上手较容易,接着会有比较陡的坡度。需要学生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之上,随时具备对每一部分知识的迅速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例如选择题的第1、2、3、4、7题,填空题的1、2、13题,它们都是考的基础,但其中却暗含机关,一

11、不小心就容易出错。如第2题,考的每年必考知识“复数”,但很多同学往往因为轻视这一节知识简单而犯错(总是实部虚部模糊不清),让本应最容易得到的5分失去;第3、7题会因为计算量较大失分。针对高考试题的特点,我想我们应该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夯实基础,而不能操之过急,在复习时候时刻“补疤”。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并同时让同学见识高考题,让学生明白每一章在高考中到底考什么,做到重点知识重点掌握,每章都做到心中有数。在第二轮复习中,重视回扣课本,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为了迎接暑假回来的五区联考,我布置学生暑假期间买好xx年高考真

12、题试卷,并完成几个省市的试题。一进入高三复习,我就进行了每周一次40分钟的“选择填空专项训练”,两周一次的高考题真题训练。一开始学生不敢做,害怕成绩不好,我鼓励他们不要在乎分数,只是见识高考题,见识各章考点而已,慢慢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正常了。到第二轮专题复习时基本上已经将x年高考题全部做完,还做了几个省市的0、x年考题。从一、二诊测试后学生的成绩看,数学成绩较理想,无论是重点上线人数还是不错位个数都居于前茅,还有我校分数在区里排名也较高,三诊高分少了一些。在第一轮复习完解答题前4个大题所考章节(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导数)后,我就开始进行解答题专题训练,专门针对前四题反复练习,特别是针对那

13、些考试在及格边缘的学生,一旦前4个题得分较多,及格就没问题了。这种小测验极大的鼓舞了那些中差生。也给我个别辅导找到了对策,哪些学生前4个大题没做好,就选题练习并进行面批,促使他们进步。其中一个学生就是培优补差的受益者,高考完后很高兴的对我说数学考的好,考了100多分,而平时他总是不及格居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针对我校目前的生源状况,高考复习资料的选择,要真正根据本班级学生实际,精选以基础知识整合为主的资料作为参考;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重点落实基础,而且要常抓不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形成准确的知识体系。在对

14、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教学中,决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灵活,”上下功夫,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综合题和难题才能思路清晰,运算准确。针对不少学生反映选择题花的时间太多,我认为我们应该从高一时就开始训练学生做选择题的技巧。 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能力22X年重庆市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的特点还表现在:在考查主要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进一步深化了能力考查,真正体现了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试题不仅最后一道题能力要求特别大,难度异常高,而且多题把关,在选择、填空题中都设置

15、了把关题。由于试题难度的跨度加大,区分的层次加细,一些特别优秀学生的成绩可能能够保持,一些中上等学生的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中偏下学生的成绩明显较低,拔尖学生和中上等学生的成绩差距就会有所扩大。在202届的高考复习中,我们也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了通性通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第一轮与第二轮复习中,都穿插了能力训练小题,第三轮复习时,进行了能力小题与综合题的专项、限时训练,对压轴题、终点题我们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大胆取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学生反映看,我感觉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例如从高考后的学生的反馈情况我们了解到,不少同学下来第1题较难,其实没灵活运用正弦定理解

16、题。看到角的正弦值之比,就应该想到用正弦定理,当然本题除了会用正弦定理,还要使用双曲线焦半径的范围解题,所以要得分有一定难度。对于第16题与18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二次函数与方程知识,考查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重要数学思想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与函数性质结合,学生就较害怕,并且题目的数字较复杂,计算量较大,因此我想尽管知识较基础,但对于中差生,要得较高分有一定难度。1题概率比较容易,我所教班级应该大部分学生都能得较高分。19题立体几何较去年难度稍加大,用常规做法和向量法都比较简单,所以我认为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空间向量知识的学习还是有必要的。此外今年的数学答卷中一些问题许多考生虽然会做,但因计算错误或时间不够而丢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我班绝大多数学生数学水平、能力处于较低的层次,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与掌握的能力差距很大。教学中难以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