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33643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名师反思自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名师课堂 反思自我教学 听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随感靖边一小 张小平 我校教务处在上周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我一边听,一边记,一边也在享受王崧舟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课文内容的巧妙处理,都令人敬仰,使我陶醉。听课之后,我觉得更值得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语文老师反思。去年的树是日本已故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名作。作家在极为精短的篇幅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凄楚动人的故事。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冬去春来,一只鸟儿从南方飞回,找她的好朋友一棵树,但树不见了。原来,树被砍伐运到工厂,又被做成火柴,火柴又点燃了火鸟儿曾答应树,回来后再唱歌给他听的

2、,没想到只看见留在那里的树根。鸟儿一次次打听她的好朋友的下落,一次次去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深情地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然后才飞走了。 去年的树!王崧舟老师首先创设语言运用情境:“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浅而短的一句话,却为课堂注入新的活水,森林中有千万棵树,这棵树长什么样?森林中有千万只鸟,这只鸟长什么样?由单一到千万,更深刻理解好朋友的感情!那种友情的唯一性,特别性不讲不解,轻轻一句,四两拨千金! 只是一棵树,一只鸟,这幅图片反复出现,随着王老师的充满诗意的描述,简单的句子,简单的画面便活过来了。我眼前那树,那鸟便充满灵性

3、的立在眼前。当太阳爬上山头的时候,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整堂课的教学,通过最简单的一句,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通过王老师的演驿,入情入景。 树与鸟的约定! 鸟对树的寻找! 鸟与树最终的告别! 那点点滴滴的追问,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习语言和内容相结合,听课的老师被王老师诗意的语言,独特的情感而吸引!沉浸课中,不能自拔!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呼吁:引领学生的整体感悟,摈弃肢解文本进行臃肿的繁琐分析。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感到无所适从。王崧舟老师用自己的践行给予正处在困惑中的语文教师以鲜明信号。 1感悟全文,让艺术

4、完好无损 文本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整体。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精致在于其部件之间的有效融合,而将目光集中或者锁定在某一环节必定破坏了其整体的美感。王崧舟在初读课文感知过程中,以粗之线条将整篇文本分为开头、过程、结尾三个版块。每个版块的感悟都将其纳入整体筹划中,不抽茧剥丝般提炼所谓的关键词、不引导众说纷纭所谓的百花齐放。王崧舟老师始终坚信,文本的语言总能给予学生生命心灵世界中有力的一击。这首次的一击,即是学生运用自身生命与文本语言碰撞的有效回响。所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其根源即在于此。 2感悟表达,让工具物尽其用 语文的本质属性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任何文本的教学绝不仅仅是知道接

5、受文本内容所传递的信息,而是在渗透文本语言表达的密码之后,加以匹配文字历练的过程。这一节课中,王崧舟老师前后设置了三个环节的练笔。纵观这三次练笔,绝非随心所欲的设计。 首先,这三次练笔该出手时才出手。首次练笔,在学生初识文本,两个主人公作为朋友首度亮相,学生对于文本世界的好奇必定促发他们的思维的飞扬。此处的练笔,却好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让学生在思绪涌动之际,情动而辞发;第二次练笔则在故事情节推动中,填写提示语。王老师结合浅近语言没有太多赘述语言的特点,让学生结合对话填写提示语。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让学生以沉潜之心浸润在文本故事情境中,更让学生在文本的语言丛林中感悟品析。既训练了语言,又增强了

6、文本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最后,王老师紧扣文本的细节小鸟的两次看,看着同伴的渐渐消失的生命,看烛光的无情摇曳,看的眼神流淌着内心淡淡的忧伤。故事已经结束,但余音绕梁,情感的涟漪依旧荡漾在学生心波中,许久都难以抚平,蓄积在心头涌动着。此时,情感的水闸一旦开启,学生的语言飞扬而出。 其次,这三次练笔未成曲调先有情。语言文字的历练,并非空穴来风的机械操作。王崧舟在课后感言说: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必须依托浓浓的情境,否则,将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种戕害。所以,王老师的三次练笔都没有脱离的故事本身的意境而单独存在,而是将其裹挟在故事本身所营造的浓郁的情愫之中。在文本故事的浸润下,在情节散发的意蕴中,在语言风格的光照中,学生的练笔才有表达的冲动和欲望。 那时,孩子的每一次朗读都是天籁之音,孩子的每一句话语都是肺腑真言。孩子笔下流泻而出的是学生自我生命底处与文本语言、文本人物最真诚的对话。 听完课,一份浅浅的忧伤,一种暖暖的情意在心中起伏。教育界有千万位师,那是一位怎样的师?教学中有千万种教法,那是一种怎样的教法?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不断地反思自我,我自己这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多少成功,有过多少失败,我投入了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