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336334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散文家,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2)文体常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2.文章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显示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3.写作特点(1)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本文

2、介绍核舟,采取了总分结合、依次介绍、逐一描述的写法,有条不紊,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首先,概括介绍,使读者对王叔远技艺的精巧有一个总的印象。其次,先总起一句,指出核舟大小,然后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作详细说明: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结构严谨。最后总述,照应开头而深入一步。三个部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2)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就“核舟”的整体而言,详写船头、船舱两侧、船尾,略写船背;就正面而言,详写“船头”所坐的三人,略写船舱、船尾。之所以这样安排详略,是由“大苏泛赤壁”这一主旨决定的。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诎右

3、臂之船(“诎”通“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2)古今异义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 今义:表示同意。(许)古义:上下 今义:答应,允许 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较量神情与苏、黄不属古义:类似 今义:归属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3)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名词,零数)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

4、者为舱(是) 有: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炉上有壶(表示领有,与“无”相对)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者: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表并列,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连词,表转折,但是) 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然后) 盖: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此中人语云(动词,说)(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原意为高高的帽子,文

5、中指戴着高高的帽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椎髻:原意为椎形发髻,文中指梳着椎形发髻名词作状语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原意为箬叶编的船篷,文中指用箬篷石青糁之石青:原意为一种矿石,文中指用石青(5)重要句子翻译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技艺也真神奇啊!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制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译文:船从头到尾长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译文: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

6、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译文: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呼叫似的。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曾经赠送我一个核舟,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译文:(佛印的)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译文: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清清楚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6)问题探究

7、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试简要说明。答: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介绍核舟,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最后介绍舟的顶部。从全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题目核舟记的“记”是不是“记叙”? 答: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 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作者围绕“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介绍核舟,但对看似 与苏轼游赤壁主题无关的两个舟子却也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是否属详略不当?答:从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来看,

8、作者具体描绘两个舟子并不多余。左右两舟子的闲散、平静的神态正好衬托了苏轼游赤壁时 的怡然自得。正因为舟子闲适,船桨横卧,才说明苏轼等人是泛舟江上, 呈现出漫游赤壁的诗情画意。 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本文介绍核舟在于赞叹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对舟子的细致描绘也反映出雕刻者刀工之神奇。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体现了“技亦灵怪矣哉”。典型题精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9、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10、如 有 所 语 2.解释加下划线的意思(1)其两膝相比者(2)舟尾横卧一楫(3)其船背稍夷(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翻译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结尾“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模拟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

11、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逾:走出。逋:拖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始逾府门(2)至懊恨不胜而去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某 家 以 制 扇 为 业 适 父 死 而 又 自 今 春 以 来 连 雨 天 寒 所 制 不 售 非 故 负 之 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 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参考

12、答案典型题精选1.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象在讲什么话;故断句为: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1)挨着,靠近 (2)船桨 (3)平 (4)通“拣”,挑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1)句意为:他们紧靠着的两膝;比:挨着,靠近。(2)句意为:船尾

13、横放着一支桨;楫:船桨。 (3)句意为:这只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夷:平。 (4)句意为: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简:通假字,通“拣”,挑选。 3.(1)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象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2)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注意“视”,目光;“茶”,煮茶。句意: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象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2)注意“盖”,原是;“简”,通“拣”,挑选。句意: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

14、核雕刻成的。 4.总结全文,照应上文。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雕刻技艺的赞叹。【解析】第一问:本题考查理解段落的作用。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照应上文。第二问: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结合全文内容可知,作者这样写主要是表达了对王叔远精湛雕刻技艺的赞叹。 模拟测试1.(1)刚刚 (2)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1)句意为:刚走出府门。始:刚刚。 (2)句意为:无不懊悔遗憾地离开。离:离开。2.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

15、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我家以制扇为生,正好我父亲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又冷,做好的扇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欠他钱;故断句为: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3.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结合内容,从“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中的得出答案。 4.苏东坡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