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影后胡蝶.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33478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代影后胡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代影后胡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代影后胡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代影后胡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代影后胡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代影后胡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代影后胡蝶.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代影后蝴蝶1908年2月21日,一个乳名为宝娟的小女孩诞生在上海提篮桥辅庆里第一弄第三家,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她理所当然地享受了父母所有的疼爱,只是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个乖巧的孩子日后竟成为风华绝代的电影皇后。如今的辅庆里,对于这个长大后改名为“胡蝶”的女孩,已渐渐陌生,然而在二三十年代风雨飘摇的旧上海,她的名字却是家喻户晓,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在先后主演的百余部影片中,她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和艺术成就构成了中国电影历史重要而独特的篇章。上海,造就了她的辉煌,记录了她的情感,在这个出生和成名的地方,她以自己对生

2、活的理解,深情演绎了一幕幕人生的悲欢离合。(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个“新奇的玩意”传入中国,给长期处于封建束缚下的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这种从未见过的“奇妙幻化”的西洋“玩意”,很快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欢迎,也引起了中国电影前驱者制造民族电影的欲望。素有“都市巴黎”之称的上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背景不容置疑地迅速成为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中心。1924年初,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在上海公演,这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牌式的作品以其曲折动人的故事,鲜明的民族特点,真切感人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观众,这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胡蝶。这时的胡蝶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聪慧

3、贻丽,父母盼望她能求学深造,她却受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吸引,投考了由顾肯夫等创办的我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成为首届训练班学员。考入影校后,胡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方面的课程,她尤其喜欢表演课程,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去钻研表演,在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一批电影名家的指导下,很快便显露出超常的才华。翌年,即应邀参加了徐欣夫导演,张织云、王元龙主演的战功一片的拍摄,随即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生涯。这段专业学习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却注定了胡蝶与电影一生的不解情结,也拉开了她一生悲喜交融的序幕。正如胡蝶后来回忆时所说:“在中华电影学校的时期虽然很短,却是我从事电影事业工作

4、的开始。从这里我走向了这个万花筒式的银色世界,在舞台上也开始在人世上历尽酸甜苦辣,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时竟也在感情上将人生与舞台合而为一了。”继战功之后,她又相继在“天一”、“友联”等公司主演了秋扇怨、梁祝痛史等20余部古装片。她甜美的面貌,挺秀的身材,端庄的气质,大方的仪态,再加上聪明灵巧、勤奋好学的性格,很快就在中国影坛走红了。在拍摄秋扇怨时,胡蝶和该片的男主演林雪怀由相识而相恋,遂于1927年3月22日在上海北四川路上新落成的月宫舞场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然而随着胡蝶演艺事业的辉煌,这段甜蜜的初恋很快就变了质。影坛的受挫和经商的失败使林雪怀最后沉迷于醉生梦死的放荡生活中,失望的胡蝶不得

5、不一纸诉状递到上海地方法院,解除了两人的婚约。1928年,胡蝶正式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了她艺术事业的辉煌时期。由于该公司郑正秋、张石川赏识她的素质和才华,认为她具有电影名星的潜质,于是花了很多力气培养她,不仅重用她主演公司着力推出的电影,甚至还请人专为她写剧本,后来的事实证明胡蝶也确实没有辜负公司的厚望。在张石川的新片白云塔里,胡蝶首次与阮玲玉这位后来也成为中国影坛的巨星合作,这也是阮玲玉生前二人惟一的一次合作。影片公映后,胡蝶受到了观众的一致称赞。最使胡蝶声名鹊起的是由她主演的火烧红莲寺,她清雅不俗的表演,大方开朗的性情随着侠女红姑潇洒飘逸的身影,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了观众深深喜爱的

6、名星。尽管此片开了影坛武打片之泛滥的先河,受到舆论的指责,但是“胡蝶”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却是改变不了事实。1930年,由胡蝶担纲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开拍,并于第二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映。因为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不仅引起了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轰动,而且招来南洋片商竞购拷贝。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胡蝶又相继主演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等片。其中姊妹花堪称其电影表演代表作。她以娴熟的演技将两个经历性格完全不同的双胞胎姐妹演得各具光彩,影片上映后,接连公映两个月不衰,盛况空前。正当胡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伴随着战争而来的

7、是她和张学良的“跳舞事件”。当时胡蝶正随剧组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骛和啼笑因缘的外景。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这一不抵抗将军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上海时事新报还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这首诗很快不迳而飞,一时之间胡蝶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尽管事后胡蝶在报上辟谣,不少人仍将信将疑,这件事成为伴随胡蝶一生的阴影,她终生耿耿于怀,后来在她晚年的回忆录中,还发出这样的感叹:“该结束这段莫须有的公案了吧?”。尽管发生了无法澄清的“跳舞事件”,胡蝶在观众心中的影响力并没

8、有因此而减弱。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场评选电影皇后活动。由于事属创举,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参加投票的观众不是太多。半个月以后,明星日报逐日将选票数字刊登在报上,将选举期限定为一个月,并准备在电影皇后诞生后,举行一次盛大的加冕典礼。后来因天气太冷,选举期限又延长了一个月。在选举过程中,三位著名电影女明星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天一公司的陈玉梅的票数非常接近。竞争越来越激烈,声势也越造越大。投票一直延续到2月28日晚上10时。当天晚上,明星日报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莱社举行了盛大的选举影后揭晓仪式,到会的上海各界名流和闻讯

9、赶来的影迷们把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主持人先将选举经过和加冕典礼的筹备情况向来宾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在律师监督下验票。结果胡蝶得21334票,陈玉梅得10020票,阮玲玉得7290票,笑靥如花的明星电影公司当家花旦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选举揭晓后,原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不喜张扬,一再推辞,只好将加冕典礼取消,后来决定将这一庆祝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大会于3月28日下午2时在静安寺路大沪跳舞场举行。下午5时当神采奕奕的胡蝶出现在会场上时,现场上立即出现了一个高潮。几位社会名流致贺词之后,即将“电影皇后”证书当场授予胡蝶。“电影皇

10、后证书”全文如下:“盖闻彩凤衔来,云里颁蕊珠之榜;丹虬献出,河中呈镂玉之图。胜事既成,良辰斯遇,不有佳证,何伸雅怀?电影选举,久畅行于列邦;此次提倡,实中国之嚆矢。而女士名标螭首,身占鳌头,倏如上界之仙,合受人间之颂;声华熠尔,舆诵翕然,足征殊艺冠群,有水到渠成之妙。灵心绝世,是花开见佛之才,今日者裙展联翩,香云馥郁,莫不欢从掌起,喜共眉舒。盖无皇后不能树银幕之先声,非女士不克居金屏之独座也。且秦暴方强,鲁难未已,飞机救国,日相喧呼,积款乘时,借资号召。蒙女士现毫端之艳彩,色相示人,舒口角之春风,歌音餍众。玲珑肝胆,与朱家郭解相期;旖施光辉,岂小玉双成可比。红尘推戴,岂徒然哉!绣闼尊荣,从兹始

11、矣。允垂嘉话,播世界于三千;竞仰芳姿,抚栏于兮十二。缅想昭阳昼永,日影方中;顿教歇浦名高,花枝常好。此呈首届电影皇后胡蝶女士。影星的人气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上海的广告商也不甘落后,借此风势,英商中国肥皂公司也发起了一次“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结果胡蝶又名列第一。翌年,在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胡蝶再次当选。由于胡蝶在两年之内“三连冠”,此后人们即以“老牌影后”称之。然而最让胡蝶感到高兴事是由她主演的影片自由之花被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评为优秀影片;同年又被送往意大利万国电影赛会参赛获奖。对于自己当选影后之事,半个世纪之后,胡蝶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1933年另一件

12、有趣的事是选举电影皇后,这是因美国电影女明星玛丽皮克福特得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后,就有电影皇后之誉。玛丽皮克福特来沪访问后,明星日报也在每日报端附印选举票,把收到的选票放入特制的选举箱,并且郑重其事,当众开票,由于我的票数最多,就得了这个称号。几十年来这个像游戏之举的称号一直跟着我,这是观众对我的爱护,我却不敢妄自尊大。”1935年初,苏联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影展,中国电影界首次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电影节,由于胡蝶是中国参展四部影片中的姊妹花和渔光曲的女主演,因而成为代表团中惟一的演员代表。作为中国影坛上第一位正式出国访问的女演员,胡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使尚不知晓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电影的欧

13、洲人通过中国的电影,感悟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的传统文化。影展结束,胡蝶又赴柏林、巴黎、伦敦、罗马等地考察。她回国后,还应良友出版公司之约,撰写了一本欧游杂记。就在胡蝶还沉浸在影后的桂冠和欧洲之行的荣誉里时,传来了父亲胡少贡得癌症的消息,为使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亲无遗憾地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胡蝶决定与已热恋了四年的潘有声结婚。经商出身的潘有声闯入胡蝶的情感世界是在“雪蝶解约案”中,那时的胡蝶被林雪怀近乎无赖的行经折磨得心力交瘁,潘有声的宽容,体贴,沉稳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渴望温暖与安全的胡蝶重新撑起了一片晴空。他们清澈如水的爱情,让她感到一份温馨和宁静,四年中她已习惯于将潘有声当作精神生活的支柱,高

14、兴的时候和他在一起分享喜悦,悲伤的时候向他诉说委屈。这份宁谧的恋情受到了胡潘两家的极力赞成,1935年年底两家在上海九江路的圣三一教堂里,为她的潘有声举办了轰动一时的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婚后的胡蝶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选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渐渐萌生了息影的念头,决定激流勇退,淡出影坛。此后的一年内,胡蝶只拍了两部影片。(二)1937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此时,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暂时还不存在战争的直接威胁,

15、胡蝶和潘有声度过了一段堪称幸福的生活。当时潘有声在洋行工作,收入颇丰,工作之余喜欢跑马,也喜欢买马。他终日沉溺于马经,乐此不疲。胡蝶有些嫉妒地说:“你爱马胜过爱你的妻子,对马比妻子还好。”潘有声搂住她,笑着说:“在我心里,你永远是第一位的。”可惜,这种平静生活没能持续多久。1941年12月25日,港九殖民当局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日寇铁骑蹂躏的恐怖,随着漆黑的夜幕一起降临,在港岛居留的胡蝶在极度惊恐中度过了“黑色的圣诞”。这以后,每天都有侵略者纵暴淫掠的血腥消息传进这幢曾经是安乐窝的小洋楼里。影界姊妹的悲惨遭遇尤其让胡蝶心悸:以驸马艳史出名的红影星梅琦小姐,偏巧选在英国人投降那天与“华南影帝”张瑛举行婚礼,就在新郎面前被残暴的日军扒下了洁白的婚纱这段令她夜夜心悸的日子,常常使她想起沦陷在日本人手中的上海,想起那飘扬在街头的令人憎恨的太阳旗,她的民族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这些可恶的家伙,毁了她的上海,毁了她的事业!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她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日军占据香港后中,为了利用中国名人出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中日亲善”,达到欺骗世界舆论的卑鄙目的,一方面对香港百姓凶残肆虐,一面又对匿居在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施以怀柔政策。他们派了一些谙熟中国文化的“中国通”出面对知名人士拉拢利诱,企图使他们就范。一天,胡蝶一家正在整理房间,日军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