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实验小学杨丽英教材简析: 《桂林山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教学设计: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3.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1.小结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3.朗读比赛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3.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音乐伴奏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六、作业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 )、(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 )、( )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方法 把( )比作了( )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 甲天下 / \ 水:静 清 绿 山:奇 秀 险 \ / 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