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3215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敏敏(第四阶段自评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报告表参考模板选择自己一节常态课,从如何关注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等进行自评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引导式教 师范敏敏单 位哑柏初中课题名称“乐学”情感价值导向评析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否设法使抱有“抵触、被动”的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变1. 是否设法使只喜欢课,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喜欢老师1. 是否设法使学生投入、入迷、(主动、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学内容: 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的自读课文。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写的一篇儿童小说。它通过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故事,表达了众多孩子的心声:呼唤教师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渴望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故

2、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含蓄深刻、令人深思。由于本文篇幅较长,课前应让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上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良好品质。 学生分析: 这篇小说的内容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家庭不和谐,教育教学中只搞精英教育、弄虚作假的现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唤起学生感情与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作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应该能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并进一步倾吐自己的“心声”。 “会学”过程导向评析要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1. 是否指导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所教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的指导)

3、2. 是否指导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系统小结、课外复习等)3. 是否进行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归纳、演绎、推理、形象化等)精读课文,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明确“心声”内涵 分析讨论以下问题:(出示问题后一一解答,学生可讨论,可独立解决,老师重在引导。) 1、综观情节发展的全过程,你找到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了吗? 提示:本文主要的矛盾冲突是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读。 2、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 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李京京为什么渴望有机会朗读这篇课文?程老师为什么不同

4、意李京京读课文?(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将你的依据提供给大家。) 课文为什么被命名为“心声”? 学生精读文中,描绘李京京的文字(如: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活动),划出令人感触最深的语言,有感情地诵读,并将他的心里话说出来. 李京京想读课文.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李京京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呀!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要唱歌的嗓子吗? 李京京想念爷爷,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京京叹了一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他也有一个

5、乡下的爷爷。小时候,他是在爷爷那儿长大的 李京京思念妮儿,渴望得到友谊.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住在爷爷家对门。 李京京渴望宣泄内心情感: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祯会不会嘲笑他呢?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点拨:李京京的“心声”(心里话)是:执着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认可、尊重;渴望亲情、友情,家庭能和睦,想念爷爷和儿时的伙伴;渴望感情的倾诉、宣泄。总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

6、生活的追求 (五)、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多媒体分步出示讨论题) 结合下列讨论题,快速探讨小说主题:1、认为李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刻画的?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归纳分析。 【教师点拨】李京京是一个沉郁、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的儿童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举例略。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请同学们找出认真体悟,分析它的作用。(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如: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他真想站

7、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理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教师点拨: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上面1-3句及“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有间接的心理描写,如4-6句中希望自己得到朗读机会。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 2、

8、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从李京京的身上学点什么? 学生小组探讨,积极发言,教师小结:通过写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倾诉思念之情,却遭拒绝,最后勇于争取、表达心声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并真诚呼唤教师对普通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关注少年身心健康发展。3、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作出点评。小组讨论并归纳: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

9、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重视优秀学生,忽视一般学生,打击了差生。不过,在公开课上,她表现出了随机应变、果断处事、用于改正错误的良好个性。4、从程老师的身上你看到了教育的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六)、拓展延伸、诉说心声请结合课文,发挥想像,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用一句精练的话回答: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七)讲述故事,互诉心声 教师导言:同学们,成长的路上有

10、阳光,就会有风雨;有关爱,就会有孤独。生活中,被老师误解、被同学误会、与家人隔膜、与集体对立曾经我们困惑、苦闷、彷徨、甚至逃避今天李京京给了我们人生的启示,他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美丽。此时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再次向生活敞开自己的心声吧!请讲述你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表达你的心声。(学生诉说心声,师生随机点评。) 教师诉说心声,并作总结: 沟通从“心”开始,倾听了同学们的心声,我深受感动和激励。作为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与每位同学平等交流,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 “学会”认知导向评析要点:了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知识:是否帮助学生了解(知道)

11、、识记(再认、再现)、理解(含义、实质、本质特征)事物、概念、原理等技能:2. 是否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使学生会操作、会制作、会应用等改进措施新课标下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之一便在师生互动上。而这篇课文为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篇课文可谓真正触及到了学生的心声,怎样能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我觉得首先营造一个真正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有安全感,放下心里包袱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真正对起话来。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通过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倾听心声、解读心声、感悟心声、倾诉心声。并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尤其让我感触较多的是想:当我与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时,我感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倾听到了学生的心声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师评议: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