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_详解.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32060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_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_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_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_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_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_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_详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字词注释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3、雨泽下注:下,往下。 雨泽:雨水。4、顾视:环看四周。 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8、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 9、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1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 11、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 12、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13、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14、迨(di)诸父异爨(cu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

2、,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15、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16、扃(jing)牖(yu):扃,关闭。牖,窗户。17、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18、阖(h):关闭。19、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20、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21、修葺:修缮,修理。文言知识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3、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童)余久卧病无聊(无聊,无所依靠)余稍为修葺 (余,我)二、一词多义 始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 置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

4、,而庭阶寂寂 (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是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代词)为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做,介词) 以以当南日 (用来,介词,表目的)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 (太阳,名词)一日,大母

5、过余曰 (天,一昼夜,名词)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前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从轩前过 (前面,形容词)之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调整音节,助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他日汝当用之 (代象笏,代词)西东犬西吠 (向西边,副词)室西连于中闺 (的西边,形容词)得不能得日 (得到,获得,动词)得不焚 (能,能够,助动词)已日过午已昏 (已经,副词)已为墙 (然后,副词)当以当南日 (挡住,动词)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应该,助动词)然室始洞然 (的样子,词尾)然余居于此 (然而,但是,连词)书借书满架 (书,书

6、籍,名词)或凭几学书 (字,文字,名词)食小鸟时来啄食 (食物,名词)欲食乎 (吃,动词)大先大母婢也 (大母,指祖母)大类女郎也 (很,非常,副词)所某所而母立于兹 (地方,处所,名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由,自,介词)从余问古事 (向学习,动词)自余自束发 (从,由,介词)自语曰:“” (自己,代词)归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动词)吾妻归宁 (回,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会娘家探望)三、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抚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

7、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垣墙周庭:(垣,砌)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前辟四窗 (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又北向 (北,朝北,指坐北朝南)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 数词用作名词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五、句式 1判断句 1)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2) 轩东故尝为厨用“也”表示判断。如: 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

8、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9、(跟以前不同)4。被动句得不焚 意念被动句作品译文项脊轩是以前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能够容一人居住。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雨水常常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室内没有地方可以安置。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透明敞亮起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积累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

10、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到半截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可是我在这里居住,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有很多悲伤的事情。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对着东家叫【注:此处为“互文”用法】,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

11、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在门外一向你母亲作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激动的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身影。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这不是太像个女孩子了吗?”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恐怕可以等待吧!”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牙制的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

12、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忍不住长声号哭啊!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

13、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我已经作了上面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无所依靠,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那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着,枝繁叶茂像车盖一样了。作者简介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

14、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江苏昆山人。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归有光像。卒于宫,卒年六十六岁。文学上,归以散文创作为主,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作品赏析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