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31984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中生活中的标志“学习、生活、实践” 三合一新课标针对以往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性的缺乏”这一突出问题,强调教师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寓教育德,它要求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以达到“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如品德与生活中生活中的标志.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发儿童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新课标针对以往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性的缺乏”这一突出问题,强调教师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有机整合各种学习方式,

2、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真实、生动地学习;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完整、鲜活地学习;在心与心的对话交流中愉快、美妙地学习;在变化多端的网络中灵动、高效地学习。 一、 在发现问题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就是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如品德与生活课程

3、中我从哪里来,教者引导学生说出猪、鸽子、老鼠、小鸡这几种动物是怎样出生的,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我从哪里来”?这简单而又神秘的问题。教者相机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胎儿在母体中生长的过程,解开儿童脑中的疑问,揭示生命的由来,让学生体会到妈妈生出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啊,让学生学会感激父母,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思维情感,在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内化、升华。 二、在实践活动中升值。 古罗马有一则谚语:所见所闻虽好,但我仍按坏样子做。我们现在有的学生懂得是非善恶,许多事情在课堂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课后的行为上却存在很大的反差,造成种种“言行脱节”的现状,主要原

4、因是儿童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没有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发展的基础。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以达到“学习、生活、实践”三合一。如品德与生活中生活中的标志这一课设计时遵循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由带领儿童在校园内寻标志认知,到说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的标志,再延伸到记公园旅游景点的标志,最后玩同桌猜标志的游戏。学生通过“找说记玩”的过程,在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认知实践中“找标志”;在处理自身日常事物的生活实践中“说标志、记标志”;在处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

5、中“玩标志”,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生活中情感得到熏陶,价值判断得到培养,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同样,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的核心,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可见,在品德与社会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实现课堂与社会的“链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积极实践学习做人。如平安回家这一课,教者设计学生在玩交通安全游戏棋、说交通规则的基础上看学校门口道路的交通实况并设计切实可行的交通安全图,最后在模拟实践活动中遵守交通规则,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自己的实践中自主能力得到真实的生成。 三、在对话交流中交心 教育是一种对话

6、,有师生间的对话,也有学生间的对话,有知识交流,也有情感交流。因此教师要营造主体间平等、宽容、和谐的对话氛围,面对面的舒适的交流环境,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你”式的平等交往的“生活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彼此对话,才会促进彼此心灵深处的沟通与交流,也才会引发对方自由的交往与碰撞。如教学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时,整堂课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一起说爸爸妈妈,感受养育之恩;一同谈体会,感激养育之情;一块儿写心里话,表达感激之情。课堂上,教师远离了“权威”,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说心里话谈体会写心里话”这样民主、和谐、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中,教师以充满情感的语言,引发学

7、生真情的流露,从而走近了学生,伴着学生走进了教材,从中悟出“父母平时是多么的不易”这个道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又如:国旗国旗我爱你这一课教学时,教者设计了生与生之间的“三说”:一让学生看看、亲亲、摸摸国旗后说感受;二让学生参加升国旗的实践活动后说体验;三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小国旗后说打算。学生在练、说、做、摸的过程中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切实提高了品德教育的实效。 四、在网络学习中提高 随着网络的普及,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涉猎更为广泛,眼界更为开阔。跨越课堂的界限,借助网络的功能将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学习资源的合理整

8、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欢乐的国庆节教学时,教者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1949年10月1日及1999年10月1日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作认知铺垫,其次借组织学生观看网上电影董存瑞、开国大典了解国庆节的由来而明理,最后用电脑自由绘画庆祝国庆而导行,形成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品德内化的系统过程,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看电影,对国庆节有了更深的了解,既拓展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真可谓一举多得。当然,上网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网络知识,规范上网行为,增强抵制“网毒”的免疫力,让学生成为网络学习的真正主人。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说过,只有充分

9、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品德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学生。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教师应该跳出学科的束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向善、求真与至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指导学生理解课堂教学所讲的道理的过程中,指引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节约用水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地球上都哪里有水,讲了水的重要性之后,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