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31837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40分)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是无色透明的,它是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人体健康C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同时要防止水源受到污染D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3/4,因此不存在水危机3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现 象 与 操 作分 子 的 性 质A与铁轨中间留有空隙原子间有间隔B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具有一定质量C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3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具有一定

2、的质量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4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核带正电荷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6对下列有关物

3、质性质的叙述,其中属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能在空气燃烧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会潮湿C铁矿石可用来炼铁D氢气是无色气体7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水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氧分子8开采出来的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给石油加热,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出来,蒸汽经过冷凝,即可分离出不同沸点物质,这种操作称为分馏。此法可分馏出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成分。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A单质B纯净物C化合物D混合物9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2,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能是( )A3B6C12D1410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列进行分解:H2O2 H2O+

4、O2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由氧气、氢气组成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它的分子破裂成原子,氧原子、氢原子还可再分D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二、理解与应用1江、河、湖水等天然淡水通过_、_、_等人工净化方法可以转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其中_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2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A B C D其中A表示的是 ,B表示的是 ,C表示的是

5、,D表示的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5填写下列符号:(1)氯元素_;(2)2个氮原子_;(3)2个氢(气)分子_;(4)n个水分子_;(5)2个镁离子_。2 8 6+m 6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m表示 ,m的值为 ,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 电子。7下列物质中:空气 氧气 氧化镁 铁 纯水 二氧化碳 盐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纯净物的是_,单质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8(2分)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其

6、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9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水的变化中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理由是 。三、实验与探究1(6分)海英同学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海英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

7、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右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蓝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酒精粉笔实验前实验后(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_ (填序号);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3)你还知道混合物分离的其它方法吗?请简要回答(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8分)某同学将浑浊的黄泥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实验中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

8、端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有_。(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制得了纯水!对此你认为对吗?判断_,理由是 _ 。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3(7分)如图所示,在烧杯A、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C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C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1)B烧杯的作用是_;(2)对上述现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假设。请你仔细阅读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作出假设实验探究示例烧杯A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C无关用洁净的烧杯D装入20mL蒸馏水和23滴酚酞试液,静置,观察现象;将其用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看不见的粒子,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