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安全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318283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气安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氯气安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氯气安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氯气安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氯气安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气安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气安全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气安全资料发表于 2006-3-9第 1 章:液氯基本性质和液氯钢瓶结构特点1、液氯的基本性质:1.1 、液氯的生产和质量要求:液氯在工业上的生产方法是以食盐为原料,把食盐(氯化钠)溶解为饱和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使氯化钠水溶液发生电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12H2O电解 2NaOH H2 Cl2电解得到的氯气温度高(约80OC)和含有大量的水份的湿氯气。再经过冷却和干燥得到干燥氯气 (含水量仅达万分之四左右) ,干氯气在氯气压缩机(纳氏泵) 加压至 0.2 0.3MPa 下经 -25OC-30OC 之间进行间接冷却,使氯气冷凝为液氯。液氯质量要求: 按 GB5138 5139

2、 标准,氯纯度 99.6 (体积);含水量 0.05 (重量比 )。1.2 、氯气的物理性质:1.2.1:化学式: Cl21.2.2:相对原子质量: 35.4531.2.3:相对分子质量: 70.9061.2.4:相对密度: (水 =1):1.47 (空气 =1): 2.481.2.5:沸点: 0.1MPa 下液氯沸点 -33.90C ,(也有记作 -34.050C或 -34.60C )1.2.6:熔点: 0.1Mpa 时固态氯熔点 -100.50C1.2.7:临界常数:温度 tc=1440C ,压力 Pc 7.61MPa,密度 Pc=0.573kg l1.2.8:气化热: 20.495KJ

3、mol( -34.10C )1.2.9:熔融热: 6.433KJ mol( -101.O0C )1.2.10:比热容:气体 CP( 0.483J/g0C Xll50C )CV 0.357KJ g0C液体 CP=( 0.957KJ g0C) -80 +30固体 CP=( 0.789KJ g0C1-1130C)1.2.11:导热系数:气体 =2.94X10-3KJ mh0C精选文库液体 0.0483 0.06056KJ mh0C:膨胀系数:平均为0.003836:压缩系数: 101 767KPa之间:溶解度: 0, 101KPa, 100 克水中能溶解1.462:熔解热: 22.185KJ mol

4、:扩散系数: O, 0.1MPa 下在空气中为0.108cm2 s, 20,在水中1.22X10-5:水合物:温度小于9.6 ,与水生成Cl28H2O 水合物,生成热77.143KJ mol:外观:气体为黄绿色,液体为黄色微橙的透明液体;:嗅味:具有窒息性刺激臭味。:液氯的蒸气压力见表11.3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属卤族元素,化学性非常活泼,除了对惰性气体、碳、氮等元素外,几乎可以与各种元素直接化合。氯也能和许多化合物起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氯是极少的,大多呈无机化合物存在。食盐(NaCl)即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氯气易与各种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如氯气与银反应生成

5、氯化银: 2Ag Cl 22AgCl,银氯气氯化银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在有水存在时,能生成盐酸,而促使其腐蚀,如:2Fe3 3C122FeC13, 铁氯气三氯化铁FeC13 3H2OFe(OH) 33HCl 三氯化铁水氢氧化铁盐酸完全干燥的氯气或液氯在常温下几乎不与金属作用,但也有例外,如钛(Ti )与湿氯不起反应,而与干燥氯生成氯化物:Ti十 Cl2TiCl2 , TiCl3 ,TiCl4 ,:和水反应:氯微溶于水,生成小量的盐酸和次氯酸。C12H2OHClO HCl次氯酸在光和热的影响下,次氯酸容易分解,析出初生态氧O和生成盐酸。HClOHCl O次氯酸还会离解:HClOH ClO_由于次氯

6、酸、次氯酸根离子和初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再加上盐酸的腐蚀作用,因此,湿氯气腐蚀性极强。-2精选文库表 2 列出了在干氯气、湿氯气及氯水中能够使用的耐腐蚀材料。:氯气与无机化合物的反应:如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2NaOHCl2NaClO NaCl H2O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2Ca( OH)22Cl2Ca( ClO) 2 CaCl2 2H2O:氯气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如:与苯起反应:C6H63Cl2C6H6Cl6(加成反应)C6H6Cl2C6H5Cl HCl(置换反应)与醋酸起反应:CH3COOHCl2CH2ClCOOH HCl:氯气与氨起反应:氯与氨即使在低温下,亦起剧烈

7、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8NH3 十 3Cl26NH4Cl 十 N2十 /456KJ当氯氨过量时,则生成易爆物质三氯化氮,当三氯化氮分解时,发生强烈爆炸。4NH33C123NH4Cl NC12 /489KJ三氯化氮分解:2NC13N2 3C121.4 :氯气对人体的毒害性能:氯气是有刺激氯味的有毒气体,并列为剧毒气体之一,氯气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和呼吸系统对人体发生毒害,氯气对人体的中毒程度与现场空气含氯浓度高低有关;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特别是对患哮喘病和慢性呼吸器官疾病的人容易受损害。皮肤接触高浓度氯气时,会使皮肤干裂、发红、发痛;接触液氯时,皮肤还会发生化学性冻伤。表 3 和表 4 列出人

8、体接触氯气后产生的不同症状。附表 1:液氯的蒸气压力温度 0C 蒸气压力 (MPa)( 绝对压力 )-500.0476-400.0783-350.0977-300.121-3精选文库-200.191-100.2600.364温度 0C 蒸气压力 (MPa)( 绝对压力 )+50.425+100.496+150.569+300.860+401.114+501.414+601.759+702.158表 3:氯气中毒症状轻度中毒时流泪、流涎、咳嗽并呕吐、流涕、喷嚏长时间接触氯气较浓时胸部压迫疼痛,咳粘痰,呼吸困难,眼睛失明,更进一步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出血接触更大量的氯气时不能呼吸,唇、指

9、甲的颜色发紫,脉博细微丧失知觉而死亡表 4:不同浓度的氯气对人体的影响浓度症状mg/L x10-4% (容量 )0.001 0.3长时间亦无作用0.003 0.006 1.0 2.0 在 6 小时内无明显感觉0.01 3.0感觉器官可以嗅到,在1 小时内不会引起直接或以后的不舒服0.04 0.06 13 20 立即感到刺激咽喉,呼吸0.5 1 小时以后,会明显感到不舒服0.08 26立即引起咳嗽0.1 0.15 30 45 呼吸 0.5 1 小时以后,有立即死亡的可能;或因而引起损害人身的严重后果。25 800呼吸几口即告死亡2:液氯钢瓶结构的特点:-4精选文库2.1 :液氯钢瓶的基本结构液氯

10、钢瓶是灌装液氯,贮放液氯,运输液氯的专用压力容器,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液氯钢瓶按灌装量有0.5 吨和 1 吨两种。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瓶体、导管、针型阀、保护罩和防震圈等部分组成。2.2 :液氯钢瓶结构特点:液氯钢瓶是一仲低压液化气体钢瓶,其结构具有下列特点:液氯钢瓶是一仲钢质焊接压力容器,因此,钢瓶瓶体(筒体、封头等元件)的材料必须是具有良好冲压和焊接性能的镇静钢。在我国,一般使用的材料是16MnR钢。:钢瓶瓶体由园柱形筒体和标准椭圆封头组成。筒体由整块钢板卷制而成,整个瓶体只允许由3 部分(筒体,两个封头)组成,即只允许有一条纵焊缝和两条环焊缝。第 2 章:液氯的运输、贮放、使用液氯运输、贮放、

11、使用和安全知识根据液氯的性质和液氯钢瓶的结构特点:在运输、贮放和使用中,稍有失误 便会导致钢瓶破裂甚至爆炸,造成人员中毒、伤亡的恶性灾难事故的发生。此类事故, 近年来时有报道,如:1984 年 5 月 19 日,辽宁 XX化工厂液氯钢瓶在运输途中易熔塞熔化泄漏,造成 5,000多人中毒;1985 年 3 月 22 日,山东 XX 化工厂液氯钢瓶粉碎性爆炸,当场死亡3 人、伤 2 人;1986 年 12 月 10 日贵州 XX厂,在液氯运输途中发生汽车相撞引起着火,钢瓶易熔塞熔化泄漏氯气,造成33 人中毒;1979 年 9 月 7 日,浙江XX化工厂因钢瓶倒灌液化石蜡,而发生化学性爆炸,造成 5

12、9 人死亡, 770 多人中毒。从上述恶性事故可知,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抓住液氯的安全灌装、安全使用、安全运输和贮存4 个环节,使有关的生产操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并正确地、精心地进行操作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钢瓶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为此,分别对其安全知识和要求介绍如下:1:液氯灌装和液氯使用的安全要求:1.1 :液氯灌装:液氯的灌装是在液氯生产单位进行。我厂在液氯的灌装操作中其安全操作规程如下:认真做好对钢瓶的检查工作,避免钢瓶发生化学性爆炸。-5精选文库1.1.1.1:核实回厂钢瓶是否是液氯钢瓶;1.1.1.2:检查钢瓶检验期,保证钢瓶的使用在检验期内;1.1.1.3:检查钢瓶内压力情况以及钢瓶内余留氯气纯度分析。为保证钢瓶的使用安全,若发现钢瓶负压和瓶内氯纯度低于95,该钢瓶停止使用,要进行清洗、检查。次充装首先校准地衡零点;指定专人专秤进行核重复秤工作。1.2 :液氯使用:液氯使用的工艺安全要求:为了避免和防止在液氯使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生产系统物料倒灌入液氯钢瓶和使液氯钢瓶内液氯完全用光造成钢瓶负压而使生产物料倒灌,造成钢瓶严重腐蚀或发生化学性爆炸事故。如:1977 年 10 月山东省XX化工厂 1 只新液氯钢瓶由于XX化肥厂使用液氯方法不当,把液氯直接通人高位水池而使水倒入瓶内把使用不到17 天的新液氯钢瓶被腐蚀穿孔喷氯,造成15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