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一、马铃薯选茬、整地及施肥技术 1、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 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主要是疏松,因为马铃薯根系耗氧量较其它作物大得多(块茎形成期耗氧量比一般作物大5-100倍),另外块茎膨大要求土壤疏松通气。马铃薯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严,PH5.0-8.0范围均可,它的抗盐碱能力很弱。因此马铃薯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壤土。 2、马铃薯对前茬的要求 马铃薯受病虫危害严重,轮作是减轻以土壤为传播媒界的病虫杂草的有效措施。因此马铃薯选茬是生产上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一般轮作周期三年以上,马铃薯与禾谷类作物的病虫害及伴生杂草不相同,吸收养分也有差异,因此马铃薯
2、一般选择谷子、麦类、玉米等茬较好,其次为高梁、大豆茬,而胡麻、芥麦等茬口相对较差。必须注意马铃薯不宜与烟草、茄子、西红柿等茄科作物轮作,因为这些作物吸收的养分种类大致与马铃薯相同,并相互传染病虫害。另外,马铃薯与甜菜、甘薯、胡萝卜等喜钾作物不宜轮作,否则钾素不足。 3、整地技术 马铃薯整地的最大要求是深耕,因此,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5-30厘米。马铃薯一般选择麦类作物茬口,前作物收获较早,争取伏耕晒垡,接纳秋雨,配合降雨多次耕翻耙磨,尽可能多地接纳雨水,并使土壤耕层疏松,入冬前土壤表层干燥时可以轻镇压。早春解冻时因冻融作用而表土疏松,土壤含水量高时易跑墒,应尽早覆膜保墒。土壤含水量低时,
3、亦可轻镇压使表土平整,减少表层大孔隙,起保墒作用。前作收获较晚的地块,应抢时深翻,并立即耙耱收墒,早春镇压保墒。 4、施肥技术 马铃薯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比例为2.5:1:4.5,以钾素的吸收量最多。钾素的供给主要依靠有机肥。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钾素成分,重施有机肥特别是厩肥及堆肥,对钾的补充作用大。另外,马铃薯栽培中有大量施用草木灰的传统,用以补钾。肥料施用方法上,深施较浅施好,秋施比春施好。有机肥一般要求全部秋施,磷肥也应与有机肥混合使用,亦可在播种前与氮肥一起施在膜下土壤中。从马铃薯的吸肥规律看,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约占全生育期的50%,苗期和淀粉积累期各占25%,追
4、肥宜早不宜迟,一般追肥时间为蕾期,早熟品种还要提前。地膜马铃薯的施肥量由土壤肥力、播种方法、品种特征综合确定。一般而言,亩产量2500公斤以上的高产地区,施有机肥料3000公斤以上,化肥纯氮4-7公斤,纯磷3-5公斤。低产地适当调低施肥量。山旱地有机肥应秋施,以便提早分解释放速效养分。同时有机肥能释放二氧化碳,以补充光合作用旺盛时期田间CO2含量。少施氮素为主,以防止地上茎叶徒长。在肥料种类上,有机肥以牛、羊、猪粪或秆秸堆肥为好,化肥以磷二铵,硝铵较为常用。 二、铺膜方法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一般采用平垄,覆膜方法简单易行,按60厘米膜面,40厘米膜间距划好行,再施入肥料,浅翻(锄)与土壤充分混
5、匀,化学肥料对种薯块有毒害作用,因此尽量将肥料与土壤混匀,然后覆膜。等播期到了再破膜播种。马铃薯种块较大,破膜播种不大方便,生产上常采用播后覆膜,出苗后放苗的做法,但这不利于春季保墒,也不利于等雨抢墒覆膜,除非降雨正合播期。因此在旱作农区应在早春覆膜(底墒较好)或等雨趁墒覆膜,再等到播期破膜下种。 马铃薯覆膜垄作栽培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膜覆在垄上,在垄上播种,这一类符合高寒阴湿区春季土壤低温高湿的情况。另一种是膜覆于垄上,沟中种植,有利于旱农地区集水抗旱。还有一种是不起垄,平覆地膜,播种穴做到“鸡蛋”状,以利于膜上雨水集中,形成一个微型雨面,浇灌薯苗。既有集雨抗时功能,又不降低地膜保温保墒效果。
6、 马铃薯穴栽法,其方法是前一年秋整地时,在地膜行内挖好直径35厘米左右,深35厘米穴坑,每穴播3-4株,穴距40厘米左右。穴内集中施有机肥及磷肥(过磷酸钙)一并施入,再回土壤。因施入有机肥,并挖松土壤,回填后余土高出地面,待来年马铃薯播种时,使穴位略低于地面4-5厘米,施入氮素化肥,再种下种薯块4-5块,注意化肥和种薯不宜接触,然后覆膜,待出苗时放苗。也可在早春将穴整好,施入肥料,覆好膜,待播期适合时再破膜播种。破膜播种后,一定要用土封好播种孔,以防大风撕裂地膜。 三、常见品种及选择 选用品种以生长期在60-75天的中早熟品种为主,可选用早大白、安薯56号、费乌瑞它等脱毒种薯,亩用种量 150
7、 -180公斤。 早大白属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辽宁省事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繁茂性中等,株高48厘米左右。叶片绿色,花白色。薯块扁圆,大而整齐,大薯率达90,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中等。生育期为60天以内。薯块含淀粉1113,结薯集中、整齐,薯块膨大快。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2000千克左右。栽培要点 适宜栽种密度为每亩4000株左右,在中等以上肥水条件下种植。要深栽浅盖,现蕾前完成2次中耕除草,注意防治晚疫病。安薯56号属中早热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陕西省安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特征特性 株型半直立,株高4265.5厘米,分枝较少。茎淡紫褐色,坚硬
8、不倒伏。叶色深绿,花紫虹色。块茎扁圆或圆形,黄皮白肉,芽眼较浅,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耐贮藏。块茎含淀粉1766。植株高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退化轻,耐旱,耐涝。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3000千克左右。栽培要点 适宜每亩种植35004000株。 费乌瑞它属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国家种子局引进。又名津引薯8号、鲁引l号,粤引8538和荷兰15。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叶绿色,长势强,花蓝紫色。块茎卵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拽面少。结薯集中,块茎膨大较快。休眠期短,耐贮藏。生育日数60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2.414,还原糖0.03。植株易感晚疫病。块
9、茎感环腐病。轻感青枯病、退化快。每667千方米(1亩)产1700千克,高产可达3000千克。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亩)裁40004500株,块茎对光敏感,应极早中耕培土,极早管理,喜水喜肥。 四、种薯切块和处理方法 切块播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切块太小,影响出苗和幼苗健壮生长。地膜覆盖培切块30-50克大小为宜,每个切块上带1-2个芽眼,切块时不可切成薄片、小块、挖芽眼。不可丢弃顶芽,顶芽生长势旺盛,也可以将种薯中部横切,顶芽作为播种材料、基部可做他用。切块时要严格淘汰病薯,切开后发现薯肉有病腐迹象或颜色不正常,或有环纹者,一律淘汰,并立即把切刀和垫片消毒,再切下一薯。消毒方法
10、是0.1%高锰酸钾、75%酒精或40%的甲醛溶液浸泡5分钟,切具消毒建议采用开水消毒,即切薯前备好刚烧开50%的盐开水,切过病毒后,用开水将切具和垫板冲洗几次,快速消毒效果较好,方便易行。 五、小整薯播种材料的优点及操作 小整薯作为播种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地膜覆盖技术的效益。小整薯播种有下列优点:小整薯块相对薯龄小,带病毒量相对较少,生命力旺盛,生长势强。小整薯不会因切具传病。小整薯保存完好外皮,播种后抗旱性及抗病性强,出苗整齐幼苗健壮。小整薯淀粉含量相对较少,作为播种材料较大薯经济。 小整薯作为播种材料的操作方法如下:收获马铃薯时,将50克(1两)左右的无病、无畸形幼嫩健壮小薯单独拣出另装,
11、运回摊开晒2-3日,单独储藏,来春播种时取出,日晒1-2日,挑选一次,直接播种。也可建立健壮薯晚播早收获的小薯种子田。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微型脱毒种薯,切实提高种薯质量,采用脱毒微型薯作种薯是极具潜力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措施。 六、适期播种 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播种过早出苗期长,易造成烂种缺苗,播种过晚出苗快,且苗弱,不利高产。因此,平坝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早播高效栽培播期为12月下旬至1月中旬,丘陵区为1月中旬至2月上旬,浅山区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 七、合理密植 马铃薯是稀植作物,地膜覆盖栽培因垄型和栽培方式、品种、土壤肥力不同,密度有较大的变化。地膜覆盖可略增加密
12、度。 一般平栽早熟品种4000-4500株/亩,平均行距50厘米(膜内40厘米,膜间60厘米,株距30-33厘米,中熟品种(如高寒阴湿区),每亩3500-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37厘米。晚熟品种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平均行距50厘米,株距38-44厘米。一穴双株栽培,亩密度6300-65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35厘米。穴播法4000-4500株/亩,行距1米,穴距65厘米,每穴4株,即亩1000穴。地膜马铃薯确定密度时,一般与地力有关,旱薄地单株生长量小,可增加密度,否则全田漏光严重,高肥力地种植晚熟品种,密度要略降低,以防地上部分徒长,消耗过多的水分养
13、分,块茎反而不易膨大。 八、提高播种质量的方法 无论何种垄型带型,都必须按密度计算好株行距,在地膜行内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为69厘米,先播后覆膜的最好在出苗位置略低于垄面,以便出苗后在膜下生长一段时间不致烧伤。先覆膜后播种最好在播种孔上覆细土,既防板结,又封膜保墒,利于出苗。播种时土壤墒情太差,耕层含水量在11%以下时,则要浇水播种。其法有二、一是覆膜前或播前在划好的膜下行内开15厘米的浅沟数条,将水浇在浅沟中,待水入渗后推平浅沟两边浮土,立即覆膜,过2-3天破膜下种,此法亩需水3吨左右。二是每一株浇水0.5公斤-1公斤,随种随浇,亩需水2-4吨。马铃薯是稀播作物,逐穴浇水可行。另外深播浅覆土的
14、找墒播种法和镇压提墒后再播种,及先播种等雨,雨后覆膜等方法。在干旱年份,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九、田间管理技术 1、放苗补苗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苗期要注意及时放苗,先播种后覆膜方式,要根据外界气温条件和膜下幼苗大小来确定放苗时间,放苗过早有晚霜冻害,放苗过晚膜面易烫伤幼苗。放苗前1天先在苗上方开膜放风练苗,第二天将苗放出膜外用细土封住苗孔周围。先覆膜后播种方式,正常情况下苗会自己长出,但要检查是否有板结或苗孔错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放苗过程中随时注意是否有地下害虫及病株,发现病苗要立即拔出,并连同种薯周围土壤一并取出,以免扩大感染,将病苗位置用土封住,补苗时不可在原位再补,必须离病株位置15
15、厘米以外补苗,发现缺苗现象,要查明原因,若薯块有病,处理方法同病株,若其他原因,种薯催芽后再种在缺苗位置。也可在田头种上一些苗备用,土壤干旱要坐水移栽。对于双苗栽培或4株栽培,缺苗不严重时不必补苗。 2、水肥管理 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在现蕾前,可以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随灌水施入肥料,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追肥枪直接施在根际土壤。追肥时应根据施肥总量计算,一般为总量的1/3。可一次追肥,也可分成两次,一次在苗期,一次在现蕾。开花后,还可以叶面喷肥,主要是磷酸二氢钾,以促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 马铃薯蕾期至开花期需水较多,有条件的地区应视土壤墒情灌水,各时期保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苗期65%,块茎形成和增长期75-80%,淀粉积累期60-65%。肥水管理目的是现蕾前促进地上生长,现蕾后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生长。 3、地膜马铃薯打顶 土壤肥力高,水分充足,密度过大的情况下,下部叶片受光不足,通风透气不良,CO2含量偏低,地上部茎叶不断徒长,茎细长,易倒伏,此时,要把顶芽及上部侧芽割掉,有时徒长严重要将顶部尚未展开的叶片一齐割去,以抑制徒长,增强中下部叶片的光照条件。生长正常的田块,开花初期或蕾期要将花穗墒去,花及浆果要耗费大量光合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