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31180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 4 修养的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坚强如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的苦难,却始终坚强乐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有人生的苦难都如同烈火淬钢般催熟他年轻博大的思想,个人的苦难比起大道之不行又算得了什么。可是,在那个功利霸道横行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君主能够施行他的主张,他就那样孤独而倔强地坚持着,“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毫不绝望、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大道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宽厚如他。在一个秩序混乱的泱泱大国里,他的思想维系了一种最起码的社会和人性的平衡。他历来主张政教分离,“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绝不把希望寄托在毫无根据的来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对生命本

2、身的敬重作为“为政”的起点和终点;“以直报怨”,以此张扬生命的尊严,绝不隐匿自己的不满和仇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他终生追求的理想。兼容博大如他。他从来就没有说过,信我者得富贵,不信我者入地狱的话。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就如同一个坦诚长者,把爱推己及人乃至整个世界,他的弟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今日,极端利己主义的膨胀带来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自私、焦虑、仇恨如同瘟疫威胁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一个呼唤安全、责任和道义的世纪里,孔子的思想便更加显得光辉灿烂,面对战争和恐怖,孔子所说的“和为贵”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第1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不使

3、胜食气(“气”同“饩”)(2)行有不慊于心(“慊”同“惬”,满足,畅快)(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闵”同“愍”,忧愁)(4)诐辞知其所蔽(“诐”同“颇”,偏颇)第2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子钓而不纲(名词作动词,捕鱼之法,用大绳横断水流,上系许多钓钩捕鱼)(2)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以为外)第3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于是日哭古义:在这(天)。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第4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问人于他邦(状语后置)译文:托人给在别的诸侯国的朋友问好送礼。(2)敢问夫子恶乎长(宾语前置)译文: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

4、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话,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5、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然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本板块是讲在平凡的生活中磨炼砥砺自己的品格,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获得道德的自我完善。第1017章记载了孔子言谈举止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这些是日常生活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对自己品格的严格要求和修炼,启发我们如何在道德上努力追求。第18章是孟子论应当如何养气。1在第1017章中,分别从哪八个不同方面记载了孔子言谈举止的某些

6、规矩?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各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品格?_答案第1017章,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对自己品格的严格修炼,启发我们在道德上努力追求。第一,孔子因吊死问疾而哭泣过,当日不再歌唱。这体现了孔子不喜怒无常,绝不放纵自己的感情,注意理性节制。第二,孔子只钓鱼,不网鱼;只打飞鸟,不打巢中歇宿的鸟。这源自孔子的仁德之心。第三,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时,发现别人歌声悠扬悦耳的唱段,一定请人家再来一遍,自己也跟着应和。说明孔子乐于从善,勤于学习,尤其反复研习音乐,借以陶冶情操。第四,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7、说明孔子善于把握分寸,举手投足无不吻合“中庸”原则。第五,记述孔子对待三种人的礼节礼貌。对于家有丧事者、尊贵者、盲者,所见者尽管年轻,孔子一定以礼相待。说明孔子极其尊崇礼制,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第六,孔子讲究饮食。孔子善于养生,热爱生活,对饮食十分精心,并以此来磨砺道德,提高修养。第七,孔子尊敬别人。培育良好的生活秩序,敬老尊贤,尊重民情风俗,对友人富有人情味,理性待人、直道待人。体现了孔子尊敬别人最核心的两点:敬,诚。第八,孔子重人不重财。孔子听到家里马棚失火被烧掉的消息,首先想到的是是否伤了人,对财产置之度外,表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2孟子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怎样理解“浩然之气”?_答案“浩然之气”,“至大”,无可限;“至刚”,不可屈挠。所以“浩然之气”是一种极其宏大,极其刚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气。3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_【答案】文本用此寓言故事作比,认为培养浩然之气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阅读课文18,完成下面的问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助语,的;代词,它。B项,均为介词,在。C项,代词,他;代词,它。D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然

9、而。答案B“于”的用法分类用法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等“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对”“对于”“由于”得复见将军于此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胜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词与它相应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复音虚词“于是”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古今义不同,可译为“在这”“从这”于是秦王不怿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10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论语述而第七11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巢

10、中的鸟。论语述而第七12孔子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应和他。论语述而第七13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论语述而第七14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着礼帽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的时候,他们虽然年轻,孔子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快走几步。论语子罕第九15饭不嫌做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腐败变味,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切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走,但不多

11、吃。论语乡党第十16坐席摆得方向不合礼制,不坐。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本地方的人迎神驱鬼,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托人给在别的诸侯国的朋友问好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季康子给孔子送药,孔子拜而接受,却说道:“我对这药性不很了解,不敢试服。”论语乡党第十17孔子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伤了人吗?”不问马。论语乡党第十18(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就难以说得明白了。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不要有所伤害,就会充

12、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一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长期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也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一个担心禾苗不长而去把它拔高些的人,十分疲倦地回去,对家里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其实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培养工作没有益处而放弃不干的,就是种庄稼不锄草的懒汉;违背规律地去帮助它生长的就是拔苗的人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伤害它。”(公孙丑问:)“怎么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呢?”孟子答道:“不全面的言辞我知道它片面性之所在,过分的言辞我知道它失足之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我知道它与正道分歧之所在,躲闪的言辞我知道它理屈之所在。这四种言辞,从思想中产生出来,必然会在政治上产生危害;如果把它体现于政治设施,一定会危及国家的各种具体工作。如果圣人再出现,也一定会承认我的话是对的。”孟子公孙丑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