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目标分类学摘要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
2、、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
3、以发展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4、。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评价阶段提供更加真实和客观的依据。二是目标有层次梯度。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二、教育目标的具体分类(Blooms Taxonomy)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主要领域,它们是:知识及知识运用的认知领域,对学习的情绪反应和价值倾向的情感领域,由心智活动控制肌体活动的心智肌体活动领域。1956年,布鲁姆等人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对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理智能力或理智技能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
5、。他们按照复杂程度来排列认知行为,并确定了由六个大类组成的主要类别,在每个大类中又分若千亚类和次亚类。如图1图1 1956年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示意图1964年,克拉斯沃尔、布鲁姆等人又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对有关兴趣、愿望、鉴赏和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进行了分类。他们把情感领域共分成五大类,每类里又分若干亚类亚类里还有若干例证性目标。如图2图2 1963年情感领域目标分类示意图2001年修订版安德森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一是知识维度,按从具体到抽象顺序依次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二是认知过程维度,按复杂程度不断加强顺序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经过细
6、化后,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精确地选择行为动词,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进而开展有效教学,如表1。表1 2001年(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记忆(识别、回忆)理解(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应用(执行、实施)分析(区别、组织、归因)评价(检查、评论)创造(产生、计划、生成)事实性知识(1、 术语知识(2、 具体细节知识(3、 要素知识)概念性知识(1、 分类和类别的知识(2、 原理和通则的知识(3、 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程序性知识(1、 具体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2、 具体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的知识(3、 确定何时使用适当程序的准则的知识)元认知知识(1、 策略性知识(2
7、、 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3、 关于自我的知识)三、具体学科中的应用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将布鲁姆请来中国进行讲座,此后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将教育目标与中国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提出了“目标教学法”,广泛用于中小学各个学科中,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教育的成绩的评价标准。正如分类学的作者所说“(分类学)可推广到其他领域,但也提出警告:必须慎重,不能作出错误的扩展。”(一) 、教育目标分类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最优搭配一直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主动者。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拉瑞迈克尔森(Lar
8、ry Michaelsen)提出,为应对大班教学对传统小班化学课的冲击和挑战,迈克尔森结合布鲁姆分类学的高层教学目标,不断思考、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提出了包含四大核心要素的“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简称为TBL)教学模式。与相比其他小组学习模式,TBL 更强调团队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库柏(Cooper)的研究表明,团队学习相比传统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尊心的确立、种族和民族间关系,以及积极的社会行为方面都更为有效。约翰逊和约翰逊(Johnson &Johnson)调查了193个有关团队/小组学习、竞争和个体学习效度的研究,其中超过50%的研究表明团队/小组学习有更积极的影响力,60%的研究证实团队/小组学习有效增进了人际间关系,而只有3%的研究证实竞争具有同样的效果。另一项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黑人学生在参与代数学课后团队讨论学习后,本来徘徊在及格边缘的学生分数相比那些没有参加团队讨论的黑人学生平均上升了一个字母等级(该校实施的是字母A到F的评分标准)。团队/小组学习不仅带给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这一积极影响还会持续到学生步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