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30918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简答题目精选初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医学(简答题精选)无痕出品2010.12.5免责声明: 答案及批注仅供参考,无痕不对其准确性负责 知识点的选择具有局限性,08护理可供参考使用,无痕不做任何解释 版权所有,翻录必究!转载请标注“豆丁”字样! 最终解释权归雁过无痕所有。1预防医学的概念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针对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规律;以预防为主为主要指导思想,制定疾病的预防对策,对通过实施公共卫生措施,

2、达到预防,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预防医学的内容:环境与健康疾病预防和控制人群健康的研究方法35.预防医学的特点为: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要着眼于无症状和健康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所采取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总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将预防整合于治疗之中研究内容为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研究方法上,客观与微观相互结合;2健康的概念是什么?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4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是什么?(1)一级预防又称

3、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一级预防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善环境措施和增进健康措施两方面。一如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等(2)二级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其目的是控制或减缓疾病病程的进展,促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提高治愈率。对于传染病,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病人得到及早隔离、治疗和减少周围人群受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传染病除了要做好“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病人早隔离。(3)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已患病的病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

4、,防止病残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什么?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简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p14151.什么是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1)生产性污染 工业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所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即释放到环境中去,可造成环境

5、的污染,使空气、土壤或食物受到污染;农药污染:农药生产及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等)长期、广泛的应用,造成农产品、畜产品的农药残留;空气、水、土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生活性污染。未经处理的垃圾、粪便、污水,也是污染空气、土壤、水的主要来源。(3)交通性污染。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动力装置可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等,并产生噪声、振动等污染。(4)其他污染。如军用的原子能工厂和医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所排出的带有放射性的废弃物。战争引起的污染,如化学毒剂、细菌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的污染。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引起的大量烟尘等废气,均可污染环境危害健康。3.环境

6、污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p23241.简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危害。1.答:直接危害:急性中毒、慢性炎症、变态反应、致癌作用、非特异性疾病多发。间接危害:气候改变、形成酸雨、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 1.简述三个时期的空气污染特征。1.答:第一时期:煤烟型污染。特点: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主要由二氧化硫和烟尘所形成的还原型烟雾。气象条件为气温低、无风或微风、多雾、气温逆温,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地理条件方面易发生在河谷、盆地、高纬度地区。临床表现以呼吸道刺激症状出席最早,除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外,并有头痛、呕吐、发绀等症状。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心脏病等

7、。高危人群为老年人、婴幼儿、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第二时期:光化学烟雾型污染。特点: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生成的强氧化型烟雾。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地理条件为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下地区,特别是高楼林立、机动车辆拥挤的大城市。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皮肤潮红、心脏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高危人群为心肺疾病患者。第三时期:室内型污染。特点: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室内燃烧、加热,各种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等化工产品释放以及室内生物性污染。人群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化学

8、材料使用量、种类逐年增高室内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密闭室内污染临床表现为眼红、流泪、咽干发痒、咳嗽、神经衰弱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致癌。1.简述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所采取的措施。1.答:原因:1974年,美国的马里奥.莫利纳等三位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制造的氯氟烃才是破坏地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罪魁祸首。氯氟烃破坏高空臭氧层的具体过程是,它在高空强烈紫外线照射下,氯原子被光解释放出来。自由的氯原子从臭氧分子中夺取一个氧原子。臭氧分子失去一个氧原子后变成一个普通氧分子。而一氧化氯分子是很不稳定的,空中游离的氧原子可以从一氧化氯分子中夺取氧原子而变成普通氧分子。而同时氯原子又再次

9、游离出来,去重复上述过程,破坏第二个臭氧分子。这种过程可以重复上万次。后果: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主要是引起B段紫外线到达地面的强度增加。可以引起白内障、皮肤癌及免疫功能异常等人类健康效应以及水生生态系统幼体死亡、陆地生态系统动物白内障发生率增加、光化学烟雾事件频繁发生、影响聚合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质,减少聚合和生物材料(如木材、纸张、羊毛和棉制品、塑料等)的使用寿命。措施:蒙特利尔公约,限制氯氟烃类物质的使用。1.简述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后果。1.答:机理:由于地球发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所吸收,造成大气的气温升高。危害: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对死亡率的影响物理特性发

10、生改变,寿命缩短,脆性增加,导致溶血。这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之一。简述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物。2家用燃料燃烧;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环境烟草烟雾;其他,如家用电器和家庭化学物的使用。1.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危害及如何防治。1.答:水体富营养化是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原因:水体内氮、磷含量过高;危害:水的感官形状、水中溶解氧降低、水生生物(鱼类)生存受到影响、水的处理成本增加。防治:减少工业及生活废水排入,尤其是含氮、磷废水。简述自来水厂水的处理过程。1

11、.答:水的净化: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目的是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清除水中可能存在的原虫包囊以及大大降低水中微生物含量。.混凝沉淀:目的:天然水中悬浮的杂质有时颗粒甚小,难以自然下沉,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从而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部分病原体。原理: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常含有硅酸、腐殖质等胶体,因表面带负电荷相互排斥,不易集合自然沉淀。水中加入混凝剂,使之与水中重碳酸盐生成带正电荷的胶状物,则能与悬浮颗粒发生电性中和,吸附凝集形成絮状物。此絮状物表面积大,还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质、细菌及其他溶解物,相互黏结从而加速重力沉降过程,称为混凝沉淀。由于絮状物还能

12、吸附腐败的植物残粒,从而使水脱色,可改善水的物理性质。常用混凝剂:硫酸铝、明矾(硫酸铝钾)、三氯化铁、聚丙稀酰胺等。影响因素:(2分).过滤:原理:A.机械阻留作用:B.接触混凝及吸附作用过滤装置:集中式给水系统中使用各种形式的砂滤池;分散式给水的过滤装置可采用砂滤井、砂滤池等。(1分)水的消毒:目的是杀灭病原体,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氯化消毒:是指应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的一种方法。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称为有效氯,均具杀菌作用。原理:氯气或其他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在常温下即很快水解成次氯酸(HOCl)。次氯酸是电中性的小分子,易于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壁进入

13、菌体。它可影响细菌的多种酶体系,造成代谢障碍。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菌的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而致细菌死亡。消毒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水的pH值:降低pH可以加强消毒效果水温:水温高杀菌速度快水质浑浊,水中有机物等悬浮杂质多,会耗掉有效氯,细菌包裹在悬浮物内不易被杀灭加氯量和接触时间:适当增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可提高消毒效果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 流行病学安全:饮用水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 感觉性状良好:饮水应透明、无色、无臭,适口而无异味,且无任何肉眼可见物,为人们所乐于饮用 水量充足、取用方便,能满足居民用水的需求1什

14、么叫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新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可分为多少类?1职业性有害因素指的是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职业病名单包10大类共115种。(1)肺尘埃沉着病;(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铅、汞及其他有毒化学品);(4)物理因素职业病(高温、高或低气压、局部振动等);(5)职业性传染病(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6)职业性皮肤病(硫酸、沥青等);(7)职业性眼病(噪声、紫外线、激光等);(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铬及其化合物、氟化氢等);(9)职业性肿瘤(苯、砷、石棉等);(1

15、0)其他职业病(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棉尘等)。2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工伤?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有多少类、多少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潜在疾病显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工伤指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和防护措施而发生的突发性意外损伤。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职业病的特征 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的病因或限制了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 病因大多是可以定量测量,疾病和病因常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或剂量效应关系 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4如何诊断职业病?并以慢性汞中毒为例说明。(共7分) 根据职业史、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由职业诊断小组做出诊断。如:慢性汞中毒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