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30323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创建实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阳峪镇平安创建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平安阿荣建设,结合起来我镇平安创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实施旗“十百千平安创建工程”着力创建一批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无事校园等基层平安创建单位。2010年内,实现18个村,1 个社区,114个小组达到平安建设标准,在夯实平安无事基导基础工作,综治平台规范化建设,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矛盾纠纷调处,维稳机制、信访稳定、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安全执法等方面,力求在典型上有创意经验上有创新,做法上有创造,实现真实意图下的创建,

2、真正意义上的平安。二、工作步骤我镇的平安无事创建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月4日31日)为宣传发动阶段。镇政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正副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广泛宣传发动,按照平安阿荣创建考核评比标准和创建任务要求,具体负责和指导本次活动的开展。第二阶段(6月1日10月31日)为创建阶段。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 “四个”到位:领导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创建措施到位、组织保障到位,确保取得实效第三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为考核评比阶段。按照考核评比标准和办法细化工作,认真对照检查,查漏补缺,确保本次活动收到位应有实效三、主要措施(一)实现四个到位

3、 一要抓领导,组织工作工作落实到位。抓领导,就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平安无事创建工作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创建平安工作就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平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抓领导就是指政府主要领导能够把创建“平安乡镇”这项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要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抓、其他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要抓氛围,舆论宣传落实到位。各村要充利用农闲、节假日和人口比较集中的时间、地点,开展有关创建活动的宣传;要充

4、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和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并通过层层动员会、报告会、座谈会、讲座、致村居民公开信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创建原则、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真正把上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位单位、落实到户,做到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村民居民知道怎样守法,不参与和自觉制止赌博、斗殴、打架等违法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建设:“平安阿荣”的浓厚氛围。三要抓制度,工作措施到位。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创建工作建章立制,进行责任分解。各村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平安阿荣”目标的实现。同时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平安村”、“平安社区

5、”、“平安单位”、“平安学校”的创建标准,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签定责任书,建立“纵向到位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责任网络。把平安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要抓示范,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认真抓好示范工作对工作中的典型和经验要加以认真总结,及时上报,并抓好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经验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各村要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明查暗访相结合起来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推动“平安阿荣”、“平安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二)突出两个重点.建立健全矛盾调解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特别多,各级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和化解,确保社会

6、安定稳定。要建立由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依托,其它部门协同参与的调解机构。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月排查、月治理、月上报工作制度,要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要求,对重点矛盾和纠纷实行领导包抓制度,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把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镇综治办负责协调整合辖区内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督办和检查,形成“党政挂帅,综治协调,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日常工作中,乡村干部在遇到纠纷时

7、,第一个接到报案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必须马上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力求矛盾纠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化解。要建立纠纷调处回访制,即镇综治办对乡村调处结案的矛盾纠纷,在每月例会上汇总登记,对突出的案例或可能反复的纠纷,镇综治办同村干部一起上门回访,进一步消除双方怨气,沟通思想。.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创建平安工作一定要在提高“三率”上下功夫、见成效。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平安乡镇”、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工作是平安创建工作的先行者,只有以浓厚氛围,加大力度,才能保证平安创建形成声势,健康发展;宣传工作是

8、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法宝,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平安建设的主体,也是平安建设的最终检验者,要把上级部署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一句话,平安创建工作需要宣传群众为前提,才能实现创建平安目标。三、加强三项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各村领导要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关键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要配齐配强人员,重点抓好综治委(办)建设,选好配强镇综治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创建活动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

9、,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大力加强村(居)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配齐人员落实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在办公区域、集镇、交通要道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和防范,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在学校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在企事业单位切实加强农村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由镇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指导,以村治保调解组织及治安巡逻队员为骨干,开展治安巡逻。充分发挥治安巡逻队员的职能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和考

10、核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治保主任要认真抓好责任区和所在村的平安创建活动,维护农村稳定。以专兼职治安巡逻队为联防主体,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建立各种形式的防范队伍,开展治安巡逻,消除治安死角。四、强化四条措施.强化打防措施。从去年检查的情况看,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是“斗殴和盗窃” 。要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增强打击整治实效。紧紧扭住针对我镇、农村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制假售假犯罪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违法犯罪,建立完善“领导包案”、“干部包村”等措施,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强化管理措施。要突出重点区域,把治安防范的立足点放在学校,

11、预防青少年犯罪。各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管理和教育;要严厉打击校园周边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治安防范水平。要突出重点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严密管控外来人员的思想状况和所作所为,严防其违法犯罪。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失学失爱等问题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和转化工作,逐个落实到具体组织、单位和责任人,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要探索“ 村居矫正”新路子,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信号与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减少重新犯罪。.强化奖惩措施。各村要切实加大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督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要

12、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奖惩措施,对达到“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标准的和在创建平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及时表彰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处罚;.强化保障措施。所谓的保障,关键是“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和经费到位。镇党委、政府将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的开展,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情况掌握、形势分析、工作部署、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就,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五、建立完善五个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建立完善预警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完善督促检查考评机制。.建立完善综治领导责任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