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随堂巩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29935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随堂巩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随堂巩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随堂巩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随堂巩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随堂巩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读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B地形以山地为主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解析:伊拉克在里海的西南方,结合中亚的区域知识可知E地所在国家应为土库曼斯坦;由图示可知其海拔高度与海平面基本持平,因此可排除B项;再由该地处于40N的亚洲西部可知D项错误。答案:C2下列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解析:F地为塔里木盆地。由塔里木盆地的资源状况及特征可排除A、B、D三

2、项,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答案:C(2012宁波十校联考)下面甲图中al表示非洲西海岸地带的城市。乙图中折线1、2表示这些城市1月与7月的降水量分布,M、N和O中的某一条直线表示赤道。据此回答34题。3甲图中的E、F、G、H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走过的路线,有关探险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道路E,通过广阔的沙漠之后,看见火山在喷发B道路F,快要通过沙漠时,在途中看到有外流河的湖泊C道路G,看到大裂谷,其附近高山山顶常年积雪D道路H,最初在海岸附近看到缓坡,然后是广阔的平原4乙图中7月的降水量和赤道组合正确的是 ()A1和MB2和NC2和O D1和N解析:第3题,道路E不经过东非裂谷带,没

3、有火山喷发;道路F通过撒哈拉沙漠,无外流河;道路G经过乞力马扎罗山和东非大裂谷;H经过南非高原,未经过平原。第4题,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以北的010N地区降水最多,结合甲图可确定答案。答案:3.C4.D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56题。5导致该区域7月12等温线在甲处发生弯曲的因素是 ()A地形 B暖流C寒流 D径流解析:通过图示轮廓及经纬度,可以确定该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地区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附近海域,甲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弯曲)。答案:B6关于乙处湖泊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A构造湖内流湖 B火山湖外流湖C海迹湖咸水湖 D冰蚀湖淡水湖解析:乙处由于长期受冰川侵蚀,

4、形成了许多冰蚀湖,从其地理位置上看,该处湖泊属于淡水湖。答案:D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2011年2月21日,中国海军第八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材料2: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图。(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抵达的护航目的地是图中的_海域(填字母)。(2)图中G山脉是由_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隆起而形成的。(3)长期以来,图示地区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争夺非常丰富的_资源和十分短缺的_资源。(4)试分析M地盛产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解析:本题考查了板块划分、区域资源特征等知识点,虽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难度都不大。第(1)题,由材料1信息可知护航目的地是亚丁湾,对应图中B海域。第(2)题,G山脉位于波斯湾东侧,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第(3)题,西亚和北非气候干旱但石油丰富,因水源之争和石油控制而导致矛盾、战争不断。第(4)题,充足的水源、优越的光热条件利于棉花生长。答案:(1)B(2)印度洋(3)石油淡水(4)降水少,光热条件优越;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沙性土壤,适宜长绒棉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