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第8讲.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29807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单元第8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单元第8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单元第8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单元第8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单元第8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单元第8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单元第8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第八讲一、单项选择题(2014杭州西湖高二月考)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该岛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气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在10。苔原是冰岛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回答13题。1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A玄武岩B大理岩C页岩D石灰岩2冰岛的活火山带东西两侧的板块分别是()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3该岛冬季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A地热资源丰富B纬度位置较低C受极地东风影响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答案:1.A2.C3.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第

2、1题,结合材料反映冰岛主要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故其主要的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第2题,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张裂边界。第3题,由于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故该岛冬季较温和。(2014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先后访问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出席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仪式,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据此回答45题。4在梅德韦杰夫访问期间,莫斯科和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相同的现象是()A. 正午物体影子逐渐变短B. 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C. 盛行西北风D. 昼渐短,夜渐长5在俄罗斯国家馆中,可能看到的

3、景观是()ABCD答案:4.D5.C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理现象分析。第4题,访问时间为9月2628日,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四城市均位于北半球,故都出现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D项正确。第5题,四图反映的景观依次为:A: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B表示印度泰姬陵;C表示俄罗斯红场;D表示美国白宫。(2014安徽高三联考)读图,回答下列67题。6有关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B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D多港湾,主要由古冰川侵蚀形成7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A流域面积西大东小B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C河床坡度西

4、陡东缓D西侧为外流河,东侧为内流河答案:6.D7.C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地理环境的特点。根据图中的经纬度6E10E和50N62N和该地的海陆轮廓判断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主要是由于冰川侵蚀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7题,图中B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侧陆地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不能发育成长河,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但是地势落差,水能资源丰富。西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均匀,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东侧河流注入波罗的海,属于外流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014长春市十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89题。8

5、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A. 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中间低四周高D北高南低9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A地B地C地 D. 地答案:8.B9.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第8题,根据图示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故判断图示北部地区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B项正确。第9题,该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2014山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而年际变化大C全流域航运价值大D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至河段径流

6、量不断增大B蒸发旺盛导致处径流量小C至河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D至河段的结冰期最长答案:10.D11.C解析:第10题,读图,可以看到,乌拉尔河注入里海,里海是内陆湖泊,所以乌拉尔河是内流河,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A错。乌拉尔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对。径流量受气温影响,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B错。河流纬度高,封冻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航运价值不大,C错。第11题,读图,根据图例可知,至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河段流量减少,A错。处位于上游,融水量少,支流少,所以径流量小,不是蒸发旺盛的原因,B错。至河段支流汇入少,降水少,下渗量大,所以径流量减少,C对。处以

7、上河段的结冰期最长,不是至河段,D错。(2014黑龙江大庆)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14题。12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1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壤盐碱化D洪涝灾害14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欧亚大陆桥西端 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ABCD答案:12.B13.C14.C解析:第12题,根据经纬度和周边事物,可确定甲为西欧的荷兰,乙为中亚地区。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制约因素是光照不足,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

8、水不足是制约因素。第13题,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第14题,甲国有世界上最大港口鹿特丹,位于莱茵河河口,腹地覆盖大半个欧洲,其它三个表述是正确的。(2014黑龙江大庆)读图,回答1516题。15有关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区域内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16图所示湖泊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明显萎缩。下列关于湖泊萎缩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湖泊水面减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趋升高B湖泊数量减小、面积减小,容易引发旱灾

9、C湖泊水面减小,使得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温差加大D湖泊萎缩,汛期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答案:15.C16.A解析:第15题,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处于鲁尔区,该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的,但区内没有铁矿石资源;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第16题,洞庭湖的萎缩使附近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明显加大,A选项的表述错在气温的变化趋势上。二、综合题17(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

10、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少。(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

11、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解析:第(1)题,沼泽是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形成的关键为土壤水分多、地势低平。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有鄂毕河等河流流经,水量丰沛,且有结冰期、凌汛,河水泛滥、排水不畅时容易导致两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西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中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且有冻土分布,阻滞了水分的下渗,导致水分积聚在地表。第(2)题,河流中泥沙含量的多少与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地表性质、流速等因素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落差较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能力较强,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强,因而含沙量较多;鄂毕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河水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弱,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沿河沉积,河水中含沙量较少。第(3)题,决定鱼类资源种类是否丰富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环境、饵料等。鄂毕河位于中高纬地区,冬季漫长,气温低,水温低,适合生存的鱼类较少,且鱼类生长缓慢;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使得浮游生物较少,鱼类的饵料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